兵?为父担心粮饷的供给,这些士兵要长期的养下去啊!”周遇吉不是一个莽夫,作为军中宿将,他知道自己带来的物资虽然雄厚,可这些物资毕竟是有限的,这根本就不是长久之计。至于朝廷,自己还自顾不暇呢,根本不能指望。 “招募人数不能低于两万之数,人数太少无法成建制啊!我们有一万六千士兵,就是招募两万人,加在一起才三万六千人,这并不算多,但这已经是极限,至于粮饷…虽暂时无忧,可武器贺装备才是重中之重,还要想办法操持武器与各种装备,还要训练士兵,还要筹集粮饷为以后的长期养兵打算…这太难,太繁琐了!” 周遇吉静静地看着周虎臣,眼中充满着希望,因为他知道,儿子会有办法,周虎臣这段时间的表现说明,这个儿子总会给他带来惊喜,现在,他坚信,一切对于周虎臣来说都不应该是问题,周虎臣很聪明,是周遇吉接触到的最聪明的人之一,这是自己的儿子,当然要为自己着想,周虎臣会有办法的,会让他满意。 周虎臣站起身,他来回踱步…… 留给周虎臣的时间已经不多,还有一年多的时间,李自成就会拥兵几十万借道山西攻击燕京,那就是有名的宁武大战,也是周遇吉全家殉难之战! 这一切当然会不一样,作为一个历史的先知者,周虎臣怎么会让自己一家人毫无价值的死在宁武,死而后己只是一种傻子才会做的事,他还没有为大明王朝舍身取义的打算。 那曾经的历史必须经自己的手改变,周虎臣会尽力保存自己的实力。他需要强大起来,现在需要的是蛰伏,当那个时候来临,周虎臣会让这种蛰伏的力量爆发,周虎臣相信,他会让这个历史截然不同。 很久之后,周虎臣仿佛找到了那丝脉络,他开口了:“父亲,暂时开始募兵吧!粮饷还能支持很长时间,办法总会有的!” 第51章大明雇佣兵 由于近年的普遍灾荒,大明北地到处都是饥民,也因此不断产生民乱,这也是山西的现状,也是大明许多省份的现状。 募兵很简单,但想要招募到好的士兵并不容易,壮年男子是每个家庭的支柱,不是实在无法生活,谁也不会投身军伍,不但地位低下,而且这个职业充满着危险。 山西有边墙存在,民风彪悍,素来就盗匪横行。所以,山西人从不畏惧去博一把,尤其是在这个生活艰难的时期。 周虎臣的募兵告示被贴的到处都是,也很煽情,待遇优厚的让人无法拒绝,同时也充满着人情味,只要报名,就是没有被招募,周大帅照样负责给你回家的路费。当这份让人眼馋的告示贴出去,仅仅几天时间,大同府招募敢战之士的消息就像决堤的洪水开始向四周蔓延,不…是向三周蔓延,大同府的北方不算,那里是边墙,蒙古人现在不允许过来。 比周虎臣在保定进行的那次募兵还要热闹,贴出告示后仅几天,可以清楚看到,只要有道路,就会有人不停的奔向大同,这些人的目的无非是混口饭吃,再就是为了那十两安家银子,而那份按月发放的军饷无疑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对募兵已经有了经验,这次,周虎臣准备的很充分,可谓有组织有纪律。 那名疑似陈守业陈所正兄弟的保定府童生陈子业担起了统筹全局的重任,在周遇吉的大营之外,几十张桌子被一字排开,桌子后面是一名聘请来的书办,每一名书办后面是三名士兵,这些士兵除了负责维持秩序,还要跑前跑后的为那些应募者提供帮助。 募兵非常成功,比预想的还要成功,因为,条件一点也不苛刻,只要身体健康,年龄合适,没有残疾基本就没有问题。 这样的条件的确很有吸引力,周虎臣有些骇然的发现,竟然有军户来投军。这些人虽然穿着与百姓一样的衣服,尽管他们在极力掩饰,但军人与普通百姓的区别太大了,他们彪悍的气质在那儿,这些人身上那股军人的气息怎么能够瞒过同样是军人的这些招募者。 这些军户当然不是来自山西,经过询问,他们是来自顺天府的西北边墙,是来自怀安、万全、宣府、保安、龙门一代。 周虎臣开始犹豫了,本省的军户是不敢来凑热闹,这些外省的军户是不是会带来麻烦,或者…周虎臣担心他们是否可靠。 就在周虎臣犹豫是不是要拒绝这些来自外省的应募者时,他的表叔参将王德用背着双手,迈着着八字步来到了招募点。 “叔,您来了!有些事很棘手,正好指点小侄一下,我都给忙晕了!” 王德用是恰巧今天无事,他是跑来看热闹的。 在这些军将中,王德用与周虎臣几乎是最亲近的,既然开口,王德用就必然要帮忙,虽然…他认为周虎臣处理事务的能力比他要强的多。 “什么事能难倒你这个小霸王?说吧,叔给你参详一下!” 周虎臣来到王德用近前,他压低声音:“这些来应募的人中有些外省人,外省人其实没关系,一样的用,可是,这些人应该是军户出身,看那架势应该也上过沙场。招募这些人是不是会带来麻烦,这些人可靠吗?” “哦”王德用并没有什么惊讶,他平静无波的开口了:“小虎知道什么是冒替者吗?” “就是利用别人身份办事的人,这我懂。” “这些人都是冒替者,是军中的士兵,他们利用别人的身份来应募,而他们的那份军役被长官吃了空额。” 周虎臣还是不太理解,赶紧追问:“这些人…可靠吗?” “这些人都是战士,接受佣金的战士!这要看你给的佣金是不是足以让他们卖命…” 与王德用几句对话,这算解决了周虎的担忧。 周虎臣全明白了,这些人是正经的大明军人,但他们的名额已经被人顶替或者吃了空额,至于原因是,无外乎是这些人不满足卫所的待遇,那点粮饷养不起他们的家人。说白了,这些人就是“雇佣兵”,只要谁给的佣金足够,他们就会为谁卖命,这些人就是为生活而战的战士,他们的即战力不用你担心,没有强悍的能力,做不起大明的“雇佣兵” 这是送上门的精锐之士,没有什么可犹豫的,照单全收吧! 周虎臣喜欢这样的士兵,士兵的即战力可不是那么好培养的,这些大明“雇佣兵”说不定将来帮谁呢?现在,归周虎臣了。 粮饷不是问题,只要合格就编入新兵营,将来表现出色,还要提拔他们。周虎臣相信,你只要信任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属于这个团队,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彻底成为“自己人”。 至于骑兵,周虎臣更是举双手双脚欢迎,待遇和自己的骑兵一样,不会有任何区别,周虎臣会给他们提供更好的物资装备。 举措没有错误,而实际上,周虎臣还是小看了这些大明“职业雇佣兵”,在后来的战斗中,周虎臣亲眼见识到了大明“职业雇佣兵”的信誉与强悍,他们的作战纪律性和勇敢性与周遇吉的家丁、亲兵没有任何区别,这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