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发现,王策与苏寐大师有往来。问过苏寐大师才知,王策身具炼师天赋,已经拜入苏寐大师门下,极受重视!” 皇帝吃惊动容,惊喜不已:“那孩子,竟然有炼师天赋?好,太好了。”一顿,又惋惜不已:“早知如此,该让他拜入梅大师门下才是。有地炼师庇佑……” 皇帝喜悦半天,沉吟:“朕明白你的意思了。” 老太监显然明白,暗向谈季如竖指加以赞赏。 …… …… 鬼界入口外。 人山人海的百姓,兴高采烈的看着一片偌大的光幕。光幕宛如一张竖起来的超大地图,代表着少年的数字光点一个又一个的闪烁移动。 不一样的数字,代表不同的少年。当两个光点重叠在一起,人们很快就能发现对方是互相战斗还是别的。这让许多百姓看得很高兴。 在一侧的权贵席位上,来自各宗各家的人马默默的流露满意之色,时不时跟朝廷的官员对视一眼,明显有傲然之色。 从数字光点来看,朝廷派出的几十名少年,显然表现普遍有所不如。 当王策杀死两名少年的时候,两个光点顿时黯淡下来。百姓们不知道是惊讶,还是别的,发出排山倒海的惊呼声,对照数字和名字,很快就知道死者和杀人者了。 顿时议论纷纷:“原来是狗爪子的人,我就知道,狗爪子的人就是无恶不作的家伙,没一个好东西。” 显然,南衙的名声很糟。盛世华这一位代表南衙过来的同知,在无数的责骂声中,坐立不安,很是尴尬。 当又两个光点,跟王策发生接触,然后黯淡……顿时迎来百姓们的愤怒大骂:“南衙的狗爪子果然不是好人,到处杀人的混蛋!” 倒是北衙的袁百渊击败了几名少年后,迎得百姓的欢呼声:“北衙的果然才是好样的。”有南衙的衬托,北衙简直纯洁得像婴儿一样。 王策泪流满面!这就叫偏见啊,太先入为主了。 然而,权贵席位上,已经为其中一个少年的死,无不呆若木鸡。数字和名字对应,顿时头皮发麻:“死的那个,好像是皇室子弟!” “不会吧!今年这个南衙的少年,恁地心狠手辣,居然杀了四个人,连皇室子弟都敢杀!” 在无数权贵的注视下,盛世华毛骨悚然,果然有一个皇室子弟被王策给杀了。他忽然恼恨不已,那小子太狠毒了。 渐渐的,关注王策的人多了起来。当看见代表王策的光点,逐渐往光幕边缘靠近,甚至于快要超过范围的时候,又是一阵此起彼伏的哗然。 当真正消失在光幕边缘的时候,所有人爆发出轰天一般的惊呼声。 光幕,就意味着比较安全的地带。一旦超出光幕,那就意味已经深入鬼界了,随时碰到鬼界强者。这份胆色,委实令人惊讶。 信王神色一紧:“那孩子,怎么如此冒险!难道是因为忠王下的命令?避得他如此?” “如果我是你,我会希望他就此死在鬼界,哪怕是离开北唐,也好。”解世铣的声音淡淡响起。 信王冷声:“解世铣,我告诉你,他就是我们北唐的人,哪里都不会去。你最好不要打任何主意,我不明白,你既然忠于陛下,为何……” 解世铣凝视光幕:“他一定要死!” “因为,王策不死,陛下的雄图霸业,注定就是镜花水月一场空!” 解世铣冷酷的站起来,看着天边,一字一句! “信王,你莫要忘了。当年,是你们发起的逼宫兵变!” 最后一句,像雷霆之音,震入信王的心里,令他痛苦的蜷缩身子! 正文 第六十五章 剑神山,诸子学宫 大力的疯狂的,渴望票票。 ***** 皇帝为王策焦急不安,震怒咆哮。然则,皇权在铁了心的小忠王面前,却不是总能奏效。 谈季如不动声色,然,隐有几分说不出来的滋味。 皇宫里,皇宫外,一些人,很多人,某些人,被一个看似无名的小辈命运,搅得七荤八素。像是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拨弄一切,微妙的把许多人卷入。 像是一只无辜的蝴蝶,轻轻地飞,然后飞在一张微妙的网中,被人观察注意,竟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态势。 每一个知情者,都在默默的关注王策的命运。有人关心王策,譬如皇帝。有人恨不得王策立刻粉身碎骨,譬如小忠王。 小忠王玩了极为漂亮的一手,无人猜到,他和某一些人竟然会如此扯破脸皮,如此公然的对王策下杀手。要知道,在这之前的,小忠王和某一些人,就因为不想激怒皇帝,所以总在暗中下手。 小忠王是暴躁的,是粗暴的,是愤怒的。唯独不是狡诈的聪慧的,很多人都知道,这漂亮的推手,绝非小忠王的手笔。 鬼界,对于某些人来说,作为王策的葬身地,绝对是再恰好不过。里边发生什么,外边的人哪怕知道,亦难以追究。如此,就不会太过刺激皇帝。 鬼界,绝对是一个绝佳之地。 最要命的是,没有人猜到这一神来之笔。因为……七天之前,预定的演武之地,并不是鬼界。 要命的是,临时提出更改场地的,乃是内阁辅政之一,有充分的理由更改。 恰恰因为是辅政的提议,皇帝和谈季如完全没有意识到,这鬼界竟然会成为王策的葬身之地。 强如谈季如都没有一丝一毫的预料,王策这一回是绝对无法冀望老顾了,因为老顾绝对没有谈季如那样犀利的洞察力。 …… …… 这次北唐的立秋节,委实从许多方面,都泄露着许多不寻常的气息。 今次,剑神山来人,乃是八大剑宗之一的宋悠言所率领的一票人马,来意至今仍然被北唐朝野猜测不停。 诸**一样派了一票人马过来,派遣来的首席一样是一个不得了的大学者,练就宗师心相。 剑神山和诸**两大圣地一道派遣人过来,着实诡异。相比之下,大世国派了趾高气扬的使节团来,无非是想打打北唐的气焰,那反而是题中应有之意。 身为内阁四大辅政之一,程故林焦头烂额的招待三路人马,暗自愤然不已。这三路人马,那路都是北唐招惹不起的。 剑神山和诸**姑且不提,大世国乃是上等之国,头顶有武帝坐镇,脚底下有二百万大军虎视眈眈,可谓文昌武盛,乃是这一地区公认的老大。 若不是当年联袂东宁各国,只怕早就被大世国陆续吞并了。 好在有国子监的人招待诸**,有大内营的人招待剑神山。程故林只需要耐心的招待大世国这票人就成了。 作为千年之国,大世国虽然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到底底蕴深厚,自我感觉良好,凭其趾高气扬的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