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敬畏之心,更重要是你要明白,这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人和事。” “所以,师父你是说即便是孙武写的兵法,我也不可全信,对不对。” 王翦满意地点了点头,“兵法,诡道也。这是孙武编写出整本书唯一要传达的思想,你能理解这句话,就意味着对于战争,你已经领悟了五成。” 面对如此褒奖,胡亥大为震惊,“师父,我才听您讲半柱香的时间啊,我对于战争的领悟就有五成了么?” “老夫还能骗你不成。” “师父,就算我是世间少有的聪慧,可这样的教学进度也……太快了吧……” 与嬴政粗暴的批判式教育方法不同,王翦这种鼓励方式胡亥虽然很喜欢,但是上来就说已经学会一半的话,还是太过夸张。 “看你还不信,那老夫问你,一场战争的结果是不是非赢即输?” “当然。” “你理解刚刚这句话,就应该理解自己战败的原因,这不是五成是什么。” 胡亥万万没想到王翦的教育方式,竟然这么的…… 顽皮? 虽然对方一本正经地解释, 可胡亥总觉得对方在忽悠自己。 “那为什么不是胜?” 王翦笑道:“战败的话,一句不敌对方将领诡道,便是最好的理由;但如果战胜对方,你自然要大吹特吹,事无巨细地将对方的行兵布阵,战术意图甚至心里预想都要说出来,然后再用蔑视的神情讲述自己如何一一看破对方的雕虫小技的……” 胡亥瞬间明白过来,感叹道:“有道理啊,不愧是师父,如果战胜对方,确实需要事无巨细地吹一吹。” “这堂课的前半柱香让你理解战争的五成,未来你将会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学习剩下的五成。” 王翦喝一口茶,润润喉, 继续说道:“还有一件事情要格外注意,这也是无数年轻将领都会犯的错误。” “那是什么?” 王翦放下茶杯,沉声道:“战场根本不存在什么以弱胜强,根本不存在!” 看着胡亥诧异的目光,王翦继续说道:“你是不是认为春秋战国有多位知名将帅打出过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 “是啊,远的不说,我记得武安君这辈子打的所有战役,在兵力上都是少于对方的啊。” “你混淆了一个概念,我说的是没有以弱胜强,而不是以少胜多,二者是有本质的区别。”听胡亥总是提起白起,王翦便直接拿白起作为例子。 “武安君之所以能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就是因为他最擅长切割战场。在混乱战场上,局部形成以多打少、强打弱,用最简单的两个字概括,地利;然后通过局部连续多打少,不断消耗敌军的同时,继续刺激己方士卒的搏杀之气,当杀意逐渐扩散到整个军队,那么便凝聚成另外两个字,人和。” “在一场战争中,除非天降萤火等不可预测事件,天时对于双方影响差距不大,而武安君可以通过策略,在战场中逐渐占据后两者,那么结果也就不言而喻。” “师父,您也是四大名将啊,您的作战风格是怎么样的?”胡亥好奇道。 王翦笑道:“灭楚之战的前因后果你应该知晓,我向陛下开口索要六十万大军的目的,就是牢牢占据人和,面对项燕的不断挑衅,老夫更是用坚守一年来回应,痴儿被辱骂尚且知道反击,我堂堂大秦六十万军卒被人指着鼻子痛骂一年,全家老小在敌人口中死了无数遍,你想想当战斗的时候,他们会爆发出怎样的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