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朱高煜处折腾了半天,最终得到这么一个结论。 哪怕是朱元璋,此刻也不免有些颓废。 他拍了拍身上刚刚蹭到的灰尘,长长叹了口气,而后看着老朱家这横空出世的麒麟儿,轻声问道。 “小友,那咱现在问你一句。” “若是将来,你那父王真就起事成功了,你父王也荣登大宝了,这些火炮、火枪你真舍得送出去嘛?” 朱高煜闻言眉头一挑,朗声一笑道。 “这有什么舍不得的?” “最好的永远是下一款,此话,在火器一途上,显得尤为正确。” “这燧发枪、弗朗机炮,固然是为了我父王今后的事准备的。” “可我这里对火器的研究可一直不会停止!” 说到这里,朱高煜仿若想到了今后他爹,现在的燕王、将来的永乐大帝登基之后的场景,胸中也多了几分豪情。 难得的在外人面前,说起了自己将来的安排,或者说畅想。 “等到我爹登基了,国内也安稳了,那我们父子俩就可以出征了!” “我爹不是一直看北元不顺眼,想当个封狼居胥的大将军嘛。” “把火枪给他,火炮也给他配上,一步步推进,慢慢推进、缓缓占领,不信他北元残部能挡住我大明兵峰。” “而我嘛,哈哈,我会出海!” “届时,我的船队应该也改装完毕了,我就带上人马、枪炮,直接冲着东瀛老家而去!” “到时候,我们父子俩一南一北,一个打北元一个揍东瀛,父子俩同时开疆拓土,这事儿多好!” 朱棣听到这话,差点没直接当场叫了声好! 这法子好啊! 对,就这么干! 咱爷俩,一个打北元一个揍东瀛,同时开疆拓土,这是青史留名的大好事! 必须就这么干! 朱棣兴奋,其实朱元璋也心潮澎湃啊。 咱大孙子说的好,有了这燧发枪,给东南沿海的官兵全都备上,人手一杆。 如此一来,倭寇哪怕再来去如风,也抵不过一枪。 最重要的是,有了弗朗机炮,大明就可以直接进攻东瀛本土,也就是倭寇的老巢了。 到时候将他们的根基断绝,那些漂泊在外的倭寇也就成了无根的浮萍,总有一日会被尽数消灭。 一想到这里,朱元璋就感到无比兴奋,仿若自己马上就要见证此等伟业了一般。 可转头朱元璋就想到了一个问题,看着朱高煜问道。 “小友,你这番志向固然不错,可你想过没有。” “大明的国力,可承受不起两路大军同时出征。” “你若是因为此事,在国内横征暴敛,弄得民怨沸腾,岂不是辜负了你皇爷爷当年好不容易安稳下来的民心?” “况且,你跟你父王都走了,这国内又当如何?” 朱元璋这话问的就有些巧妙了。 一句句都让朱高煜站在皇帝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这或许是他的测试,又或许是他的考量,或者还有什么其他意思在。 但具体如何,只有朱元璋自己心里清楚。 此刻的朱棣,听到这番话,一句话都不敢说了,只得偷偷地看向自己大儿子,希望他能谨慎作答。 不曾想,朱高煜呵呵一笑,压根不用思考一般的直接答道。 “老爷子,你想岔了,压根不用横征暴敛的,此事我早有计较!” “首先是国内,听说我那弟弟朱高炽,在政务一途颇为拿手,那便让他监国。” “也不用干其他的,安抚民心、抚慰朝臣、做好后勤便足矣。” “至于朱高燧、朱高煦两兄弟,都是好兵事、弓马娴熟的,那便跟着我爹去打北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