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书良缘

注意锦书良缘目前的最新章节为分节阅读280,锦书良缘主要描写了前世太苦,执念太深。重活一世,只求幸福。却谁知险些成了阴谋的炮灰。圣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于是各种“非正常人类”来袭。重生和重生各种撕斗,外加穿越女时不时插科打诨,生活要不...

作家 和一合 分類 现代言情 | 143萬字 | 280章
分章完结2
    是李朗中诊出双胎之脉,不一定有六姑娘刘雪雁和五公子刘元康。kanshuchi.com七姑娘刘巧倩现年才两岁,据说长得玉雪可人。上一世几年后府里依然有子嗣诞生,说来也怪竟都是嫡枝嫡子,再无一个庶子女诞生。

    刘府满门淸贵世代书香,规矩严明,且个个女子明慧大方知书达理,因此刘府女子向来慕名者甚多,嫡女尤其地位高。不过因为清贵之家向来规矩重,大部分疼爱女儿的却并不把刘府作为姻亲首选。

    故刘家女的娇贵是府内外出了名的。刘清素是嫡女中的长女,幼年失母,继母一味放纵,使得自己缺乏束缚教养,性子偏激,最后上一世因遭算计而落得个孤苦无依众叛亲离的下场。这一世在自己醒来一切一如往常一样,继母余氏也已入门。

    因着与刘安贞再次相见,対上一世恩怨的害怕纠结突然随之坦然起来。骨子里的倔强变成了安然,没娘的孩子又如何,别忘了还有个向来重嫡庶的老夫人呢。

    只要自己不像上一世只听了府里下人些许的闲话,就自卑自负而错信他人任性妄为,这一世仅凭自己刘府的嫡女定少不了好前程。只是仅仅是个好前程就够了吗?上一世的凄苦,这一世必将奉还。谁让自己是个没娘的孩子呢?

    “留红,把紫竹青枝蓝月都叫进来。我有事吩咐。”

    留红是娘亲陪房季大娘子的女儿小雨,季大娘子深受母亲器重,在娘亲面前颇有面子,自小和刘清素一块长大,八岁后改名留红与刘清素感情颇深。

    上一世也是为刘清素而被杖毙。这一世醒来多是留红陪侍左右。紫竹手巧,有一手梳妆打扮的巧活,针线功夫也不错,是娘亲留给她的。蓝月有一手好厨艺,上一世继母黄氏怀孕被借用后再没还回来。算起来身边最得力的应算得是青枝,聪明细致。

    留红挑开帘子:“姑娘,她们都来了。”

    刘清素走到外间坐下:“你们四个都算是近身侍候的,你们也都是的用的,日后少不了你们。但按例咱们府上老夫人跟前四个一等丫鬟,太太们跟前是两个一等丫鬟,小姐们金贵也是两个一等丫鬟。你们四个留红和紫竹原是一等,紫竹是娘亲给的,既是长着赐便还做一等。留香和蓝月便委屈你们做了二等。”

    说完停顿了一下“青枝也提做一等。”

    留红听见刘清素的话蓦地抬起了头:“姑娘!”刘清素一抬眼留红又低下头绞着衣角。青枝悄悄地抬了头望望留红又看了眼刘清素张了张口又低下头。紫竹和蓝月没变倒没多大反应。

    “好了你们都下去吧。好好办你们的差事。留红留下。”

    “是不是觉得委屈了?”

    留红依然咬着唇不吭声。“瞧你那点出息,不就是个一等丫鬟。”刘清素还未说完留红的眼泪就下来了。

    刘清素不免叹了口气放软了语气“你是跟我一起长大的,我能不看重你。一个一等丫鬟固然比二等地位高例银多,但是这些都比不得打小的情分。我让你做二等不是不看重你,恰恰相反,你对我衷心我都知道。这一个月来我也只靠着你,旁人并未多让亲近。不瞒你说,最近不知是否是母亲的祭日将近我做了很多梦。咱们府人丁兴旺个个也都不简单,而你心性简单我总怕你吃了亏。青枝就不同了,她本是府内的家生子且聪明细致,一般算计不到她头上。你呢,虽是二等,我会依然给你按一等例算,所有的就从我月银上算。”

    “算了,说的奴婢好像就为了例银一样。姑娘的月银拢共才十五两银子,府内姐妹众多少不得应酬,给奴婢加甚例银。你总是奴婢的姑娘,奴婢也用不到那么多钱。打小奴婢的娘就说这辈子奴婢就姑娘一个主子,姑娘好了奴婢就好。”

    刘清素湿了眼眶“傻丫头,把你降为二等丫鬟还有别的原因,一方面青竹是个得用的,另一方面我需要一个人时时刻刻帮我盯着咱们房间提防小人作祟。”

    留红听到刘清素这样说顿时笑开了露出两个可爱的小虎牙“姑娘你就放心吧,奴婢比不得庆祝的聪明细致,把咱们房盯紧还是不成问题的。姑娘你就瞧好吧。”

    留红高兴地出去了。刘清素笑着说“这丫头”殊不知自己也还是个十二岁的姑娘。

    刘清素又起身去书房练字去了。这一次她抄的是《地藏菩萨本愿经》。

    转瞬间夜幕便落下来了,蓝月和留红服侍刘清素用膳。这次胃口倒是好多了,只是晚上不易进食过多,吃了一会儿便放下。

    “留红,你将前日抄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寻出来。”

    此时青枝恰好入房“姑娘明天是要去给老夫人请安吗?”

    刘清素望向青枝。“奴婢听得姑娘让留红找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而府里都知道老夫人信佛,近年对佛又颇为敬重,一时多言还望姑娘恕罪。”说着便又要屈身。

    “我既提你做一等便是在抬举你,那些礼数只要你谨守本分就不用太过见外。我病了月余,这一个月来关门修养本就任性了,如今身体大好往后日日请安是少不了的。何况今个我又外出去了了忘亭,保不齐被哪些人知道了以此做筏子到时就是我的不是了。”

    青枝道:“姑娘所想不差,只是明儿个请安必是要随大夫人一块去的,今个上午大夫人传饭姑娘未去,明个又像老夫人献佛经,大夫人只怕面上不好。毕竟咱们是一房的。”

    刘清素满意的点点头:“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青枝看了看刘清素身上的荷包低下头“姑娘恕奴婢愚笨。”

    “紫竹将日前绣的竹报平安荷包也收拾出来。”刘清素吩咐完后对着青枝说:“明个请安你随我去。”

    青竹望向留红留红低着头看不见表情。“是,姑娘。”

    “留红,随我出去走走,其余收拾收拾便歇着吧。”

    是夜刘清素入睡,竟不似中午,一觉到天明。

    ☆、第三章 请安(一)

    第三章请安(一)

    翌日清晨,留红紫竹伺候梳洗。紫竹选了件缕金挑线纱裙。刘清素看了眼:“换了吧,我记得有件紫绡翠纹裙还未穿过。”

    整理完毕刘清素便带着青枝往上房去了。一路上望着熟悉的景致,五味杂陈。十二岁的身体承载着三十岁的灵魂,可是依然很是想念娘亲。

    远处芳华苑外跳出的桃花像穿了装的春天,美丽而又灿烂。脑海里似乎又浮现娘亲带着自己在桃花树下嬉戏的场景,越往跟前越不敢前进。一阵风来片片桃花纷繁飘落,刘清素不仅叹口气“走吧。”似对自己又似对青枝。

    刚跨入院门就听洪亮的嗓音传来“太太,太太,姑娘来了!”话音未落就见一个壮实的婆子迎面走来。“姑娘慢点,姑娘今儿气色真好。”

    “呦,瞧你老中气十足的样,身体不错嘛?顾婆子你今儿又得了蜂蜜槐花糕了?”青枝看着满脸堆笑的顾婆子说道。

    “青枝姑娘就别取笑奴婢了,奴婢哪来的蜂蜜槐花糕,奴婢就是看着姑娘心里高兴。”

    刘清素望着青枝和顾婆子一眼“好了青枝,别闹了,该走了。”

    青枝摸向腰间的荷包,刘清素摇了摇头。

    顾婆子只是个看门的粗使婆子,即使是先夫人在世时用的,像青枝这样的一等丫鬟在她面前无需太客气,这样的玩笑也无伤大雅。青枝一句玩笑还能促进关系,不过守门的婆子有时也不可忽视。只是顾婆子毕竟是个粗使婆子冒然打赏未免太打眼了,毕竟这是在上房。

    正房门口春香挑开了帘子“姑娘快些进屋,外面风凉。”

    “有劳春香姐姐了”刘清素跟随进去。

    只见面前端坐着的余氏身着大朵牡丹翠绿烟纱碧霞罗,身披金丝薄烟翠绿纱,低垂鬓发斜插镶嵌珍珠碧玉步摇,姿容清秀。“王嬷嬷,给姑娘看茶暖暖身子。”

    “多谢母亲。”刘清素不自然道。事实上刘清素对这个母亲并不陌生,但两世为人的年龄比余氏这个继母大了十几岁,而规矩礼法不可违,所以叫起来总有一种别扭感。

    继母余氏是从五品是鸿胪寺卿钱大人行七的庶女,只因生母还算得宠便嫁给了从一品吏部尚书的父亲,三年前入门现在才堪堪20岁,若是向上一世般便不会有如此的尴尬,这一世自己骨子里毕竟是三十岁的妇人,母亲二字出来总觉得怪异。

    余氏看了看刘清素沉默了半晌。作为继母最难与之相处的是姑娘,少爷基本上十岁就去了外院,府内依据男女七岁不同席府里的少爷们早早的都搬出外院了,后来老夫人仁慈又总是挂念孙儿便定了九岁搬出内院。

    余氏进府的时候大少爷刘元毅便早都不在内院走动了。本府姑娘金贵大多十六七才出嫁。据说之前的敏姑太太硬是被老夫人留到18。

    刘清素见气氛有点低沉,尽管她在没话可说也不能什么都不做,“母亲昨个遣人叫清素吃饭,哪只清素贪玩在凉亭多吹了会风身子不适,到辜负了母亲的一番好意。清素心里过意不去,今儿特地给母亲请安,万望母亲身体康健。”

    余氏听到刘清素这样一番话有点茶饮,往常并未有如此贴心之语。余氏心里熨帖不少,刚刚的尴尬仿佛不存在一样。“你这孩子真是多礼,我没有孩子,又比你大不了多少,母女也好,姐妹也好咱俩都是个伴。”

    刘清素无语地垂着头不让于是看见自己的异样,小门小户的庶女就是缺乏礼教。母女怎能和姐妹相提并论,有违纲常。说开吧又怕余氏面子过不去。于是只得再次垂头。

    于是对一切混不自知,王嬷嬷看着低垂着头的刘清素又看了眼余氏“太太待姑娘的热忱之心姑娘也是明白的,太太是姑娘的母亲,姑娘也素来敬重太太的。”

    “是呀母亲。前几日抽空绣的荷包还望母亲指点。”

    青竹连忙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荷包。

    “哦,我看看。”

    “太太,咱姑娘绣的这荷包真好,绣的竹跟画出来的一样。”

    余氏也满意地点点头。

    “母亲您别听王嬷嬷胡夸,再浑说下去我估计母亲您就再见不到我了。”

    余氏和王嬷嬷听得刘清素此言具都愣住了,余氏说“这是何意?”

    刘清素扑哧一声:“我都被你们夸得飘飘然上天了,你们哪能再见。”

    听完余氏和王嬷嬷都忍不住笑了起来。余氏笑着指着刘清素道“你啊就是个促狭鬼。”

    “能博母亲一笑再促狭也当得。母亲既觉得清素荷包绣得不错就再让女儿表个孝心就将荷包送予母亲如何?”

    余氏道:“那敢情好,你既如此我少不得表示一番,王嬷嬷去吩咐夏荷准备二姑娘爱吃的青梅羹和玫瑰酥。”

    “劳母亲惦记。”刘清素站起来向余氏福乐福。

    “说别客气你还是那么多礼数。得亏老夫人仁慈要各房用了早膳才去请安。不然就光你这么多礼数还不得累晕了。”

    “母亲说的是。”

    饭毕,余氏与刘清素一道上主院给老夫人请安。老夫人黄氏祖上曾以一篇《劝征》使得皇帝大为感慨:“得黄卿朕之幸,百姓之幸!”后来上一世刘清素嫁给威远候世子向绍辉后有次闲谈向绍辉提起满是激动才知道那是劝谏书。

    老夫人在闺阁便素有贤明,据说老太爷慕名求取七次上门,老夫人和老太爷感情也一直很好,几十年只得一个庶子,还是为了顾忌彼此的名声纳了老夫人身边的一个样貌平常的三等丫鬟。几个子女甚为敬重老夫人。

    老夫人对嫡子嫡女向来看重些,又因老太爷去世后越发的信佛,故而心肠软和不少。府里但凡不出大错,到了老夫人这里也是得过且过。再加上似乎自己外公与老太爷交好,自己生母亡故,老夫人对身为嫡女的自己也向来疼爱些,也因此常引得二房母女的不满。

    门口刘婆子见了母女二人:“大太太安好,姑娘安好。”刘婆子不似王婆子壮实中气十足,刘婆子现年六十有余了,之所以还留在府里据说是刘婆子是府里的老人,儿子媳妇都不在了,就一个孙女也早都嫁人了。

    老夫人自老太爷去世后好静,加上老夫人体恤便留在府里守门。别看是守门,若不是有上一世刘清素也不知道老夫人时不时的私底下招刘婆子闲话。

    “二婶和三婶到了吗?”刘清素问道。

    “来了有一刻钟了,老奴替二位通报一声。”

    “不劳烦您了。”说着便向院内走去。

    厅堂内,二太太薛氏和三太太柳氏望着四姑娘刘挽香正和五姑娘刘安贞时不时的说笑逗趣。墨玉正替老夫人捏肩捶背,佩兰正拿着老夫人的手炉从内堂出来,三姑娘刘灵芝正在一边安静安静地站着抬头恰好见到余氏和刘清素便福身到:请大伯母安,二姐姐好。”刘清素忙挒开身回“三妹妹好。”

    厅堂内立马安静了。余氏上前福身给老夫人请安:“请老夫人安,媳妇来迟还望老夫人恕罪。”

    “坐吧。”

    余氏望着下首左右第一位皆被薛氏和柳氏占了,遂黑了脸。刘清素早已将这些看入眼中,老夫人并未发话。于是刘清素上前:“给老夫人请安,清素来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