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相信,便只能半真半假的抬出了自己的家乡严格说来,余梓说的也没错。 “你家乡?” “是啊,在很远的地方。”余梓点头,反正杨婶也不清楚她是啥时候被牙婆买卖的。 “这样啊。”杨婶也不会怀疑,只当外边地方肯定有些东西跟这村里镇里不同,“那到底是什么东西,真能吃?” “当然能吃!” 余梓很肯定的点点头,又让程朔去把那些地瓜拿过来。 程朔提了一篮子过来,放到杨婶跟前。 “这……”杨婶看了一眼,半晌才反应过来,“这不是那个野猪草的根么?这个不是不能吃?” 杨婶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能吃,但是老一辈没人吃这个,他们这些后辈自然就觉得不能吃了。 “可以吃的,在我们家乡,这个还可以当成粮食呢!” 余梓说的信誓旦旦,又担心杨婶不相信,拿了刀来顺手就开始削地瓜皮。 比起烤地瓜,生的地瓜的口味自然是差一些,不过还是有甜味的,有些人也会很喜欢吃这种地瓜。 “还能当粮食吃?”杨婶都活了大半辈子的人了,这还是第一次听说野猪草的根也能当粮食? 正文 第51章 这叫地瓜 “婶子,我也怕吃出事来,不确定的事哪里能告诉你?喏,削了皮可以吃了,不过还是烤着才更好吃……” 余梓拿了一个比较嫩比较小的地瓜迅速的削了皮,递给杨婶。 杨婶将信将疑,但又觉得余梓说的没错。 这吃出了事情来,害得可是她自己。 于是,迟疑了几秒就接过那个地瓜咬了一口。 “怎么样?味道还不错吧?”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余梓觉着这里的地瓜比她以前吃过的要甜上不少。 “没想到真的能吃!”杨婶又吃了好几口,才确定余梓说的都是真的。 余梓又挑了一些地瓜的优点说了说,还告诉杨婶这地瓜可以怎么吃。 “这野猪草,叫地瓜?” “啊…是的,在我们家乡是这么叫的。”余梓一兴奋,就直接把地瓜这个称呼给说了出来。 “那这东西能种?”杨婶已经相信了余梓所说的话。 她说的话未必有多少信誉度,但是这吃进自己嘴里的东西,哪能不信? “能!”余梓回答的很肯定,“但是现在我也不知道该怎么从山上移植下来,而且连种子也没有……” 杨婶想了想,又笑了起来,“我或许可以帮你,别的我不懂,这种菜的事我倒是能试试。” 她的话一出口,余梓顿时就高兴了起来。 她没想到,杨婶竟然能帮她这么大的忙。 无论是树木还是其他植物,移栽和大量培植都是需要一定的技术的,余梓又不是什么农业专业的学生,也不是正正经经的农民,这种事对她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 “刚才东子把村里人的闲聊告诉我,我还很奇怪呢,你哪里是那么糊涂的人,能吃的和不能吃的还是可以分清楚的。” 余梓也没问杨婶村里人都说了什么,反正她也能猜出十之八九。 这些流言倒也没什么,只是被人觉得自己的脑子有问题罢了。 到时候地瓜一流传出去,他们也就知道到底是谁比较愚蠢了。 “这地瓜的事我相信,但是村里其他人可不一定会信,要不,我帮你去说说?” 余梓能把这事坦诚的告诉杨婶,她自然也得帮着余梓。 不过余梓可没有那心思,只摇了摇头,“婶子不用去说了,这事说了也没多少人相信,不说的话说不定过几天村里人就忘记这事了。” “那好,只要你不介意就行了。” 余梓点头,又向程朔要了一些之前在家烧好的木炭过来,放进了刚才那个陶缸里边,木炭都是刚从灶台那里拿来的,红彤彤的看着就很烫。 这个时候的陶缸或许应该被称作简易的烤炉了,因为从里到外余梓都将它“改造”了,外面还用木头围了一圈,只留了中间比之前的缸口小上一些的出入口。 “这是要做啥子?咋把这些木炭放缸里?”杨婶满脸不解,只觉得余梓懂得可真多。 “要烤地瓜,把地瓜烤熟才好吃。” 杨婶仔细看着,不再多问。 刚才余梓就跟她说过了,地瓜可以煮着吃也可以做菜,这烤熟自然也简单的说过了。 程朔搬了一把凳子过来让杨婶坐下,余梓放好了地瓜,就从屋里拿了布料还有针线过来。 正文 第52章 准备卖烤地瓜 之所以拿来针线,当然是请杨婶教她针线活。 反正烤炉那边有程朔看着,余梓也不用太担心,之前试验了好几次,程朔可都在场,他记忆力很不错,余梓教他的他当然也会。 眼看着冬天就要来了,做衣服这事可是刻不容缓,余梓总不能请别家去给自家两人去做衣服吧? 学徒要学做什么,师傅就必须知道徒弟会些什么。 余梓拿了针线出来,杨婶就了然的让她先试试。 “你这样不行,做衣服哪里能跟缝缝补补一样这么马虎?这里你得这么走针。” 杨婶着实是看不下去了,直接将余梓手里布料抢了过去,一边教她怎么走针,一边让她自己继续练习。 农家穿的衣服本就粗糙,这针线活也不像绣花那么精细,所以余梓也不需要夸张的苦练上几个月,就已经学的差不多了。 “小心点别扎着手了,这做衣服光是会针线还不够,还得会裁剪布料。”杨婶不停的碎碎念,说的倒都是余梓需要注意的地方。 又过了好一会儿,烤地瓜那香味就传了出来,就连认认真真一门心思在那教余梓女红的杨婶都停了下来。 “这地瓜真是香,没想到这东西还真能吃!”都到这时候了,杨婶可是百分百信了余梓的话。 “婶子,不瞒你说,我不仅想在地里种点地瓜,还想拿烤地瓜去镇上卖,婶子觉得这想法行得通不?” 做生意还得考察市场呢,余梓在这边人生地不熟的,说要做生意就去做,指不定亏成啥样。 要她说,还是得有个当地人指点指点,起码让余梓心里有点数。 “拿去镇上卖?”杨婶也没想过这个,闻言就觉得余梓心思活络,虽说她也是妇道人家,可这么大年纪了,知道的还真不少。 “要是好吃肯定有人买,可这地瓜也没人吃过,能有人买?” 谁家银钱是轻轻松松就赚来的?想要从别人那里赚银钱,可没那么容易。 “只要能拿去卖,我就有办法把这个卖出去。”余梓听杨婶说这话的口气,心里也明白了,拿东西去卖估计没多大问题,杨婶也只是担心卖不卖的出去。 现代开店做生意就怕没创意,不能用新奇的产品吸引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