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擦,宁不语的两首诗是抄袭的?” “啥情况?” “你去看网上,有人拿出证据了,一幅裱起来的画框里,看着有些年头,说是他爷爷的作品。” “我就说嘛,二十来岁年轻人,怎么能写出这么牛的诗。” “丢人啊,居然抄袭。” 诗歌圈属于小众,哪怕全国范围,能超过三百万票,基本能拿下第一名。 可当有人拿出“证据”时,事件出现到了热搜里。 不少媒体记者,公众号纷纷进行了报道。 有些直接战队,直接判定宁不语是抄袭,不是因为他有证据,而是这么写,能吸引人眼球。 而绝大多数还是保持中立。 原因很简单,所谓的证据,在他们看来有些弱。 一条有些晃动的短视频。 背景在家中,墙上挂着一幅字。 上头俨然是《月下独酌一,二》,并且带有落款,某某某,时间则是在三十年前,被视为传家宝。 为啥还有如此多媒体保持中立,喊抄袭的只有网友呢。 这个人在视频里义愤填膺,大骂宁不语不要脸,抄袭,居然拿爷爷的作品出来参赛。 看着不奇怪对吧,可稍微深究,便能发现问题。 第一,他没有公布任何自己的相关信息,从ip上看,在中州。 第二,老爷子的落款是真名,网络上查无此人。 第三,只是骂而已,并没有后续,说要追究责任什么的。 因为《月下独酌》爆火,宁不语的资料被翻了出来,传媒大学毕业,目前在电台实习。 相当简单,所以才被人怀疑,没有能力写出这样的诗来。 反过来,正因为简单,还能证明另外一件事。 静海在南,中州在中部,两地相隔了一万多公里,飞机都得好几个小时。 宁不语根本没去过那。 退一步说,哪怕他去过,你家老爷子目前看来,只是个普通人,两人如何能见着面? 再退一步。 老爷子写了这么久,为啥不见发表? 难道是宁不语最近去了你家,知道马上要进行月夕会,偷偷抄下,然后拿出来? 不现实! 于是,网络上出现了两个派别。 一方面很理智,觉得有蹊跷,虽然不能确定《月下独酌》是否为宁不语所做,但忽然冒出来的原作者问题同样不小。 另一方面根本不考虑这些,他觉得你是抄袭,那就是,不管说什么,都是狡辩。 “赶紧联系上宁不语,问清楚!” 台长得到了市里的命令。 他怎么也想不到,事情会闹的这么大,一线媒体都在关注,或者说,想看静海卫视的笑话。 如果到最后证明宁不语真是抄袭,整个电视台,乃至整个静海市,都会成为全国人民的笑柄。 连忙着急了公关团队,以及《老于夜谈》的所有人员开会,隔壁电视台,都派来了专业人士协助。 “目前什么情况?”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平时是不给抽烟的,这会台长自己都点了起来。 “我先说吧,”其中一位站起身:“我负责对于宁不语大学情况的调查。 走访,电联了一些同学,老师。 首先能确定,大学四年,宁不语肯定没有去过中州。 平时学习还不错,专业扎实,人际关系嘛,和咱们差不多,有好有坏。 从来没做过类似抄袭的事。 不过,对于他会写诗,多数人都表示很意外。 我这里有个视频,大家可以看看。” 屏幕上播放出了宁不语在毕业晚会上的表演。 “这首歌,是他的原创曲目,有个消息不知道真假,已经被某个电视剧看中并且买走。 我这里的意见只能作为参考。 宁不语与对方相识的几率很小,但是,也不能保证不能从其他渠道获得。 他有才华,但够不够写出这样的诗,同样的不能确定。” 调查,自然得站在事实层面,老于虽然心里不爽,但不能否认对方分析的没问题。 “我这里主要是查询所谓爆料者的情况。 是个小号,刚申请的,只有一个作品,目前点击数已经破了千万。 许多记者都在想方设法联系,不过,对方都没有任何回应。 下方的留言五花八门,说什么的都有,就不一一阐述。 我分析着,大概有三种情况。 第一,属于事实,那么接下来如果宁不语和我方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律师函就要来了。 第二,受人怂恿,纸张做旧不要太简单, 也许只是给咱们添堵而已。 第三,个人行为,只是为了沽名钓誉。 网络上质疑的声音不少,有些人动了歪心思,我就试试看,万一你是假的呢。 就算是真的,也没啥损失。” “目前,我们最被动的一点,是找不到宁不语。” 这话一说,所有人看向老于。 整整一天了,宁不语没有出现在电台,甚至电话都关机了。 哪怕老于一再解释,可不见人,总觉得有什么。 喝醉了? 理由太牵强了吧,哪怕是自己人,心里都有些打鼓,多长时间了还没醒酒么? 难不成,真的是抄袭,发现被揭露之后,年轻人发现后果严重,因为害怕躲了起来。 要真是... 当然,这句话没人敢说出口。 没见着台长一脸铁青,在事实没有清楚之前,一切都是未知。 “还是关机中...” 老于拿起电话示意。 “我给他父母打一个看看,可能回家了。” 没有好消息。 “这样,大家继续多查查情况,遇到记者什么的,都不要接受采访,说话也都注意点。” 哪怕汇总了信息,台长依然头疼,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而到了晚上十二点,《老于夜谈》的电话被打爆了。 “请问,《月下独酌》真的是抄袭么?” 接进来的电话,都是经过导播初步筛选的。 可听众们多聪明,和你聊的是一个事,真正接进去了,马上变了。 这可是现场直播,上了热搜之后,全国各地都知道了有这么个节目,于是纷纷致电。 原来三个电话,有两个是摆设,今晚上基本没停。 老于不敢直接挂断,只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努力解释。 “请问,木以柳都站出来支持宁不语了,你们电台好像还没有发布声明?” “对方已经拿出了证据,你们为什么不进行反证?” “是不是抄袭,给句痛快话...” 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老宁没想到自己节目会以这种特别的方式火了。 “宁不语人呢?为什么一天都看不见他,是不是心虚?” 该来的还是来了,其他老于还能周旋,这个问题老于最为头疼。 人观众问的也没错啊。 遇到这么大的事,你作为当事人,一天都没见踪影,还说没问题,谁信呢? 可是咋说? 自己联系不上?他还醉着? “请于老师回答。” 十几秒的安静,让许多正在关注的听众和记者们觉得找到了真实的答案。 彭! 正当他准备开口之际,导播冲进了直播间。 “宁不语打来电话,要求连线...” 本站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