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管家静静地听着,接过杜鹃手里的包袱。kanshupu.com 杜鹃又压低嗓门,见下人都忙着,轻声道:“走的时候,汪叔公送我们到巷口,总不敢离开,瞧着我和小姐都哭了一场……” 汪管家抱着包袱,埋怨道:“这原是小姐给他的衣料,你就不该带回来。” “我也不想带,可要是不给你带来,汪叔公就要急,他直说汪二叔在他跟前,他关照得上,就是你这儿他是关照不上的,让你和大婶子都好好当差,还说大宝年纪也不小了,该跟着候爷学学本事。” 汪管家微微皱眉,“他怎能这么说?” 主子要用什么人,如何用,这都是主家的事。 杜鹃道:“他老人家还不是心疼孙子,怕孙子学坏了么。”她微微一笑,“大宝年纪也不小了,我瞧着忍冬就不错,回头我跟小姐求求情。” 忍冬,是宫里出来的,办事沉稳,模样又好,会读书识字,而今还学会了算账。 “怕是宫娥姑娘看不上我们家大宝。” 杜鹃道:“试试呗。” 杜鹃又陪汪管家说了许多家里的事。 温彩在安然阁用了两碗羹汤,换了身衣裳才到桂堂见徐氏。 她出一趟,温青天天念叨着,生怕温彩受了半分委屈似的。 温彩吃汤时,杜七婶找不着杜鹃,就把茉莉给叫回去问话。 茉莉就如实地说族里那些妇人在背后说闲话的事。 温青恼道:“一个个的白眼狼,年年吃我家粮,用我家的银钱,到头来,竟骂我妹妹,从明年开始,一粒粮、一文钱也不给了,老子就是打发了乞丐,还能得句谢……” 正骂着,就听丫头禀道:“候爷、夫人,小姐来了。” 温彩进了屋,徐氏忙道:“快到嫂嫂身边来,出去一趟,好似都黑了。” “嫂嫂,没呢,还是老样子。” 寒喧了几句,温彩道:“祖田收的粮食,一半存到粮库,又有二成交到族里,还有三成接济族里的贫困户。哥哥名下庄子的粮食倒有许多,粮库里都快装不下了,我吩咐了庄头,让他把往年的存粮送到粮油店里卖掉。 西山县的几家店铺这半年赚了二千多两银子,账簿也带回来了,我的意思这部分银钱就搁到府中账房上,再从京城几家铺子里挑几家出来充到府中的公中账房上,往后这些店铺的收益就直接充到公中账房上,也不用太多,只要这几处够使就行。 至于其他的店铺,要是盈利的,家中或置田庄、或再置店铺都成。 将来侄儿、侄女们大了,也得有他们自己的家业、嫁妆。” 徐氏有些舍不得,可这些东西原就不是她的,都是温青的,换句话说,是温青的祖母、母亲留给温青的。 “妹妹觉得应该怎么办好?” “西山县的店铺,原是祖父、祖母留给哥哥的,是祖上留下来的,还有我和离时退回来的那些店铺全都是明面上有的、大家都知道的东西,也把这些店铺的收益交到公中账上。只要是大家知道的都交到公中账上,大家不知道的就当是哥哥、嫂嫂自己置的,留大头就是。” 在护国寺时,温彩就曾给过徐氏五家店铺,这五家都是盈利最多的。后来,温青给妹妹添补嫁妆,又置了三个田庄,如今这部分也算是他们夫妻自己置下的。 温青道:“我还想妹妹他日出阁,要给妹妹置嫁妆呢,除了交到公中账房的,其他的就是妹妹的东西……” “哥哥又说甚话?初嫁从父,再嫁由己,我这么大的人了,能给自己挣嫁妆,哥哥和嫂嫂把你们的日子过好了,我也就好了。” 徐氏道:“这怎么能行?” 温彩对他们的帮衬已经很大了。 温彩道:“要不是有长辈留下的遗产晚辈得承的习俗,我连太平镇祖母给我的四百亩田庄都不想要呢。”她笑了一下,“嫂嫂,要不这样可好,我把那四百亩田庄卖给你,你手头也有四百亩,这样一来呢正好与早前的四百亩成一片。” “不行!”温青脱口而出。 温彩早前的陪嫁店铺,除了给温子群的,剩下的都在他们夫妻这儿,除了这些,温彩在打理家业时,自己挣下的五家店铺也都给了徐氏。 他是当大哥的,怎能再占自家妹妹的便宜。 徐氏道:“就是,这怎么能行呢。” “既如此,那嫂嫂帮我把这田庄打理着,我也没心思张罗那边。” 一家三口又说了一阵话,西山县的店铺、田庄往后出了息,就充公中账房,京城这边又拨了几家店铺算在里头,只是温彩给徐氏的五家铺子,又有温彩退回来的嫁妆铺子并不在其列,都由徐氏先打理着。 这样一来,镇远候府公中的家业也有不少。 只是,大头还捏在徐氏手里。 随后温青把二管家请了来。 说了哪些田庄、店铺拨到公中的事。 温彩勾唇微微笑了一下,道:“汪大叔,往这些田庄、店铺你就要上心了,到了月初就要去收入息银子。夫人有了身孕,不能太操劳。” 汪管家应了声“是”。 温青道:“明儿一早,我派人销了老管家的奴籍,你看大宝他们这辈哪个子侄脱奴籍?” 汪管家有两女一子,两个女儿嫁的都是温家的年轻管事,是在西山县看铺子生意,只得一个儿子,唤作大宝。 但他弟弟却得了三个儿子,此刻听温青这么一说,心头好一阵感动。 汪管家想培养汪大宝做小管家,自是不能离开镇远候府的,只想着他弟弟的三个儿子,思来想去一番,道:“我二弟的大小子大平如何?” “汪大平么?” 汪管家道:“他的性子最敦厚,我父亲又最疼他。” 温青道:“那就这么办了,让汪老管家和汪大平脱奴籍,我再另赏长桥镇庄子的二十亩良田,赏五十两银子给老管家建农宅,这事儿你寻个可靠的人办,得把老管家和汪大平安顿好了,也让老管家在乡下颐养天年。” 徐氏又笑问:“汪大叔觉得六小姐身边的忍冬如何?” 汪管家凝了一下。 门外,汪管家的女人一直在侧耳听着,早前杜鹃与汪管家说了一阵话,她就直乐,她只得这一个儿子,也有二十岁了,按理早该成亲的,可早前一直没合适的,再则他们夫妻的眼光也高,想寻个知书达理又能干的,且模样不能太差。 汪管家的女人见汪管家不答,站在门口道:“回夫人话,这忍冬姑娘极好。” 徐氏笑:“那我做主,把忍冬配给你家汪大宝,挑个日子就把他们的婚事办了。” 汪管家两夫妻谢了恩。 不多会儿,消息就传到安然阁了。 忍冬歪头想着汪大宝,倒是见过几次的,人长得精神,显得很敦厚可靠,只是没想这么快她就要嫁人了。以前在宫里时,她就想着要是出宫了,寻个普通男人嫁了,生儿育女,踏踏实实地过日子,没想却又送到了镇远候府来。 温彩正要告退,便听丫头禀道:“夫人,绣房的管事娘子到了,是特意过来谢夫人恩赏的。” 徐氏歪头想了许久,也不记得近来赏过她什么。 温彩笑道:“莫不是缝衣机的事。” 吴管事行了礼,道:“夫人恩厚,把那么稀罕的东西送到我们绣房来,可是帮上大忙了,那东西缝东西抵五六个人呢,摇得快便缝得快。我的个天,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等稀罕物,这半个时辰的工夫,便抵三四个人缝一天了。” 徐氏微愣,天下还有这种好东西。 温彩是从老姚那儿弄了一台缝衣机,不过是两个人用,一个人摇,一个人把着布走,与卖给云衣绣庄的比却又好一些,云衣绣庄的缝衣机不好控制针脚密度,但这一台可以调,可细密可宽疏,密度调好了。 温彩轻声道:“这是夫人怜惜你们绣房,好好办差,虽有缝衣机,但也得把手头接的活做好了,你快去忙吧。” 吴管事笑呵可地告退。 徐氏意味深长地看着温彩,她静坐一侧,不紧不慢地喝着茶,“既是稀罕物,定是花了不少钱?” 温彩勾唇一笑,“这是我随道买的。”她不以为然,“有了缝衣机,其他各处的丫头想去绣房帮忙赚些零嘴钱就不成了。” 杜七婶却有些坐不住,嘴里喃喃道:“不知道是什么稀罕物呢?” 徐氏道:“杜七婶想瞧,且去瞧去。” 她应了一声,领了两个好奇的丫头去绣房。 此刻,整个绣房都沸腾了,缝衣机的周围聚着无数看热闹的人,一个有经验的绣娘正双手把握着布料,将两层叠到一处,说了声“好了”那边摇轱辘的人就开始摇动,那布吱吱就开始走,跟撕布一样的快。 “瞧瞧,这才多长时间,好几套衣服都缝好了,只需要人再修修线头、绣个花儿什么的,我就会缝补,这样一来可没我什么事了……” “这是鲁班造出来的吧?也只有鲁班才有这等技艺。” “我前些日子就听人说了,京城里有这样的缝衣机,一台得二百两银子呢,你瞧瞧,夫人一赏还给绣房赏了两台,这得四百两银子。” 最乐的还是绣房上下,这样他们干的活多,得了赏钱也就多了。 一件件缝出来的衣裳放在一边,又由其他绣娘从头到尾的检查一遍,在衣襟、袖口上绣上花,再把线头拾掇好,这制衣服的速度比以前快了不少。 正瞧着,就听到一声惊叫,只吓得众人心跳漏跳两拍。 吴管事快奔几步,“怎了,怎了?” 那绣娘讷讷地看着上头的针头,已经被折断了。 吴管事厉斥道:“这么精贵的东西,你怎就把针头弄断了,哎哟,这针头断了可怎么用。” 她一叫嚷,另一台缝衣机上的绣娘就更紧张了。 绣娘一想到这缝衣机得二百两银子,吓得顿时就哭了起来。 于是乎弄断针头的事立时就传出去了。 温彩正要歇下,却见徐氏遣了丫头来问缝衣机上针头的事。 杜鹃回过神来,“小姐,我去吧。”从包袱里寻出一只小盒子就去了绣房。 这东西好,可也太精贵了,照这样下去,谁还敢用,快是快,针头没了可怎么用,这又不是绣花针,两文钱就能买一包十根,一包绣花针得用多久哇。 杜鹃进来,轻声道:“不就是一根针么,瞧把你吓的,又不是买不着,这里可有五十根呢,丑话说前头,弄断一根得赔十五文钱。另配了十个线器,又十束丝线,得了空让人把线绕到线器上。” 吴管事紧张得跟什么似的,一听说那针头不值什么,弄坏了赔二个文钱就成,这才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杜鹃道:“这机子上头需要换的东西,一早就备好的,什么线器呀、丝线呀,还有针头呀,也都是有的。吴管事,这里没什么事我就先告辞了,但这线器、丝线和针头到时候是拍钱从你们的赚头里扣下来的。” 吴管事笑着应“是”。 早前吓得哭的绣娘此刻才缓过气儿来。 一根针头十五文钱,她倒还赔得起。 夜,深了。 温彩睡得迷糊,只听有人轻叹一声:“瞧你睡得这么香,要不要叫醒你?”声音很低,仿若蚊鸣,但那人眼时充满了无尽的关切。 ☆、第121章 配合默契 温彩一个惊觉,张眼就看到榻前站着一人,一袭蓝黑色的袍子,打扮干练,倒像是个夜行客。 “你怎来了?” “没吵着你吧?岑” “已经吵醒了。”她坐起身来,“你找我有事。” “缝衣机卖出去了,统共卖了三十万两银子,不过田耀祖要缝衣机的制作图,我过来找你取的。” 温彩掀开被子,他忙道:“你搁哪儿了,我自己来取。” 这是她的屋子好不好,他说得好似跟他家一样。 温彩指了指床下,他弯腰拖了箱子出来,轻手熟路的就抱出那只蓝匣子来,双手递给了温彩。 温彩一抬手递给了他欢。 慕容恒微蹙着眉头,“总不能连这簿子一起给他,我重新绘一幅吧。” “堂堂郡王爷,何需你劳人,让底下人去做。” “这等珍贵物,岂是他人能知晓的,要是旁人绘了,也就会了。” 他将簿子搁到案上,又挑好了素笔,摆好了纸,猛地忆起得把银票给温彩,在怀里掏出一叠来。 温彩数了又数,“上次借了你十万两,我原是想卖二十万两的,可你却卖了三十五万两,这样可好,还你十万两,我再给十五万两。那十五万两原是你多卖出来的。” “不是你这样算的。”他声音平和。 就知道他不肯吃半点亏,温彩无语,她已经照多里给他算,他不会全想要吧,又觉得不是,如果他想要,不给她就成了。 不知何时起,与她说话时没了那种生硬和冰冷,“三十五两,照我们的约定,我得三成,便是十万又五千两,加上你还我的,应是二十万五千两,你给我二十万两。” 温彩笑了一下,“田耀祖的钱是不是很好赚?” “此人乃江南第一首富又是皇商,自是有钱的。但也有人说,他其实是天下首富。” “木头,首富的钱既然这么好赚,不如我们继续合作,改日再狠狠地赚他一笔,如果我告诉他,我手头还有第三代缝衣机的图纸,你说他愿意出多高的价?” 慕容恒一声惊呼,扭过头来,“第三代……” 便是第一代就已经让他吃惊,还有第二代,现在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