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序同尘

晋江2022-03-21完结简介:【上卷·青木染雪】染蘅是一名自蘅草化形而生的灵子,也是青阳新上任的第四代国主。她自小便崇拜给了她第二次生命的亲尊。走上同亲尊一样的人生道路之后,她也想效仿她的亲尊终身不嫁也不娶。然而她那往日从不拘泥于人间私情的亲尊却不知吃错...

作家 壶粥 分類 百合 | 40萬字 | 216章
第37章
    正想着,雪黛竟眉头一展,凑上前来:“快告诉我吧,曲…曲指挥使。”

    曲照夜看见雪黛从她身侧冒出来莞尔而笑时愣了一愣,但她及时揪住了自己大腿,bī着自己移开了视线:“万象楼里有一本叫作《太乙凶shòu录》的藏书,夫人把它读完便能知晓原因。”不是她亲口告诉夫人的总不会受罚吧…

    第18章 凶讯

    箕州翳凤郡位于青阳国西北方,乘着金雕前往约莫一日,调查详情亦要花费时间。无法立马收到新的消息,染蘅便沉下心来,有条不紊地处理政务、起居生活。

    所幸在等待期间,发生了一件令染蘅感到欣慰的事——雪黛去了一趟万象楼后,学会自主行动了。

    染蘅不清楚雪黛用她便服的佩章从万象楼里借回来了什么书,雪黛也没有主动告诉她。横竖有曲照夜陪同,总不会太过离谱,而她又不想表现得有多么在意雪黛,便没有一一过问,只知道雪黛对自己借回来的那本书爱不释手,宁愿独留梅衰厢就寝,也要熬夜阅览。

    命人准备的护门草派不上用场,染蘅倒也落得自在,看雪黛如此勤奋好学,她便叫侍从把枯荣庐二层的观景花房花千树重新拾掇,布置成了一个雅致书室,供雪黛阅书学习,观景小憩。

    平素无国主会朝,四位国主便要于各自宫中正殿会见本国重臣,五日卯时,染蘅如常听完汇报,做好部署,便宣布退朝,离开了韶节殿,准备返回后院与雪黛一同食用早膳,但踏上通往后院的长廊时,她的戒玺却突然作响了。

    “主上,臣等探到消息了。”是宋远寄。

    染蘅心头一跳,摆手让侍从回避:“速速报来。”

    “前日翳凤郡郡长传音告诉微臣,漫花县疑似发生失踪事件,微臣收到主上旨令后,便与五名金雕将军连夜赶往了漫花县查探。查探得知有一名郑姓的十岁女童于三日清晨独自前往漫花山采花后失去音讯,担心女童遇害,微臣命翳凤郡郡长速派人手支援后,便与漫花县县民一起在漫花山上进行了搜索。”

    “或许是声势过大,走漏了风声,臣等连夜搜索仍未有进展,直到今晨微臣让辛苦了整夜的县民都下山休息,与其余将军隐蔽气息,逐一排查时,才在山顶窥见了出来觅食的疑犯真容……”

    说到疑犯二字时,一直平静叙述的宋远寄声音竟开始颤抖,染蘅听出异样,忙追问道:“女童是否遇害?疑犯又长什么样?”

    “女童无事,是她领着疑犯到山顶觅食的,因为整座花山唯有山顶长着一株果树…而疑犯…疑犯不似人样……”似乎见到疑犯时受到了莫大的冲击,宋远寄已不再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

    染蘅嗅到了一股不安气息,qiáng稳心神,直问道:“它是恶shòu…还是凶shòu?”

    恶shòu、凶shòu亦或奇shòu、珍shòu,都不过是世人为方便区分而擅自决定的叫法,它们本质上都是拥有了灵智的飞禽走shòu,区别只在于是否常见和益害程度的高低。

    而若是杀伤力不足的恶shòu,身为靛龙卫指挥使的宋远寄又何至如此慌张,答案早已不言而喻。

    “…是凶shòu。”

    终是听见了最不愿听见的答案,染蘅大喘一口,阖眼冷静道:“……什么样的凶shòu?”

    “赤首…鼠目…láng身……豚音……”

    “——此话当真?!”

    然而宋远寄磕磕巴巴的描述,还是令染蘅惊骇得瞪开了双眼。

    只因此种凶shòu,染蘅早有所闻:这是獦狚?!

    可獦狚不是在十年前就被烧死了吗?!

    *

    雪黛近两日过得异常充实,万象楼最高层的风檐厅,助她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厅中珍贵书文,浩如烟海,她置身其中,就好比在书海拾珠,在文山探宝,获益匪浅。

    尽管这两日她一直呆在枯荣庐反复研读《太乙凶shòu录》,尝试感受染蘅的心情,但熟记凶shòu录全部内容的她已决定今日过后便要浸泡在万象楼的书海当中,汲取更多必要知识,好让染蘅早日对她刮目相看。

    为了不让染蘅发现自己在读什么书,雪黛已经连续两日躲着染蘅行事,眼见快要解放,重新回到兰栖筑赖着染蘅同寝,她竟兴奋得一夜未眠,今晨更是早早便坐到花千树窗边,远望染蘅上朝归来。

    痴望了半个时辰,终于望到了染蘅身影,但今日染蘅身后却还跟着一众侍卫,身上穿着的也并非她离开时换上的公服,极不寻常。

    那不是曲姐姐身上穿的吗?

    感觉染蘅更换的服饰颇为眼熟,雪黛定睛再看,便发现了蹊跷,而带领染蘅身后那一众侍卫的也不是别人,正是换上自己便服,护送着染蘅公服回枯荣庐的曲照夜。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