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娘归录

注意念娘归录目前的最新章节为分节阅读244,念娘归录主要描写了西北战事起,突厥凶残,烧杀掠夺,伊州城内人心惶惶,百姓纷纷携家眷逃难而去。孤苦无依的余念娘淡定自若,丝毫不惧。幸好太原府来人。丫环双手合什:还是舅老爷心善,来接姑娘前去团聚!余念娘淡淡一笑:...

作家 果无 分類 古代言情 | 130萬字 | 244章
分章完结22
    付锦业的脸。kanshuqun.com也不能让付锦雪在各府姑娘小姐面前失礼。

    想要得那些贵府太太的看重就得有付出!

    心中说服自己,康氏迈着沉稳的步子,像那些高府阔府的太太一般,端庄沉稳,缓缓走向掌柜站的柜台。

    付锦雪跟着康氏高兴的选着布匹。

    余念娘则每个柜台前看了看,她发现除了一般的锦缎外,还有苏绣,蜀锦,织锦,罗绸,连银霓红细去锦广绫合欢也有!

    掌柜很有眼色的向康氏推荐了稍次一点的一批锦缎,有碧色织暗花竹叶锦缎,方格朵花蜀锦,鸟衔瑞花锦,石榴红联珠对孔雀纹锦等等。

    东西漂亮,可是买一整匹回家要不少银子,且一匹布只能做一衣服,不可能整匹布都拿来做衣服,剩下的自然只有先放进库房。

    一人买两匹布,单是几匹布下来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康氏有些疼。

    一阵犹豫挑选,掌柜的又是察颜观色,又是揣摸,最后向康氏推荐不如直接买成衣吧!

    样式做得都是太原府时下最新的样子,颜色布料还可随意挑!

    最后,付锦雪选了一件石榴红联珠对孔雀纹锦的衣服,一件雨花锦的衣服;而余念娘则选了一件碧色织暗花竹锦缎的衣服,一件月华锦的衣服。

    付锦雪笑她:“表妹是女子,选织暗花竹的锦缎不太合适。”

    “无防!”余念娘喜欢的风格是素雅,清淡。

    选了衣服又去了首饰店,余念娘不喜欢穿金戴银,只看了看,康氏乐得,专心替付锦雪选了几样漂亮的首饰。

    一行人刚要出来的时候正巧遇见范氏带着梅风玉两姐妹也进去看首饰。

    梅风雪今年十四,坦率活泼,看见余念娘在立刻高兴的朝她招手:“余姑娘!”

    “梅姑娘!”余念娘微笑道。

    梅府人口简单,总共就两位公子两位姑娘,梅风玉排行三,梅府人称三姑娘,梅风雪乃四姑娘。

    余念娘即没唤名也没道明招呼是哪位,只喊梅姑娘,可梅风玉和梅风雪仿佛都知道她叫的是自己。

    两姐妹走过来和余念娘说话,另一边,康氏主动招呼起范氏,范氏因那次大庙会的事对康氏心中仍然耿耿于怀。

    康氏仿佛从来就不知道似的,主动和范起说起话来,本来要走的,也不走了。陪着范氏在店里看首饰。

    长辈在说话,小辈们自然自己待在一块,梅风玉两姐妹也是来看首饰的,便邀余念娘一起。

    余念娘是个现代人,对这些古代的钗啊,簪啊最没研究。她很坦诚的对两人道:“不懂。”

    两人不免有些失望,可付锦雪着实喜欢余念娘这话。

    主动跟两位梅姑娘探讨起如今流行的首饰样式。

    梅风玉两人将在李府的不快抛之脑后,一阵闲谈后,两人各选了几样首饰,范氏爽快的让人付了钱。

    也不知道康氏和范氏说了什么,临走的时候,范氏竟然一改来时的冷淡,和康氏说话脸上偶尔竟有笑意。

    康氏目的达到,出了首饰店便和范氏分道扬彪,带着付锦雪和余念娘回了府。

    到了贺老太太八十大寿那,付府主子下人早早起来,康氏一番隆重打扮。

    康氏三十有六,五官端正,薄唇,算不上美人,但其胜在皮肤很好,几乎没有皱纹,所以,看上去只有三十出头。

    长相不美,便只能用华衣美服来衬托。

    康氏上面穿了一件暗红缕金提花缎面的锦衣,下面是姜黄色的综裙,头上插一只赤金如意钗,一只金九凤钿儿。耳朵上戴着一对红玛瑙耳坠。手腕上一对绿意镯子。

    整个人显得端庄美丽!

    付锦雪打扮也是费了一番心血。

    上是那买的石榴红联珠对孔雀纹锦衣,下面是刺绣百褶裙,头上戴了一对金雀珠花,耳朵上是一对金厢猫眼睛耳坠,手上戴了一串金镶珍珠手串。

    低调中带着华丽,美丽中带着俏皮。

    一向以清淡为主的余念娘此次也不例外。

    上是碧色织暗花竹锦缎衣,下面是暗花细丝褶缎裙,梳了单螺,上面插了一支点翠蝴蝶钗,耳朵上是一对丁香米珠耳坠,手上戴了一串琥珀连青金石手串。

    素色低调中带着让人不容忽视的沉静,还有一丝小姑娘的活泼之气。

    康氏很高兴,她觉得这样很好。

    余念娘打扮得清清淡淡,不管是扮沉稳还是装文静,只要没有惊艳靓丽,那就遮盖不了付锦雪的美丽。

    纵然余念娘因为和于太夫人同路,得了贺府人的眼缘,余念娘和付锦雪站在一起,也会第一时间让人注意到付锦雪。

    而且,余念娘现在得贺府眼缘,谁知道哪天于太夫人走了,贺府就不记得余念娘是谁了,所以,她们要趁这个大好机会,让付锦雪在各府太太心中留下一个印象才行。

    第44章 祝寿

    贺府在柳巷。

    巷子幽静宽阔,道路干净平坦,高高的围墙,雕花的屋檐无不显示着住在这里的人家非富即贵。

    随着队伍缓缓前进,很快到了贺府门外。

    正红朱漆大门顶端悬着黑色金丝楠木匾额,上面苍劲有力题着两个字“贺府”。一看便让人心生肃目之感,大门外的两座石獅子更是虎虎生威,张着兽嘴露出獠牙,凶悍无比,让那些鬼秽敬而远之!

    跟着车队,余念娘等人从侧门进了贺府。

    从外看只觉得贺府幽静雅致,进到里面才真实感觉到除了雅致,还别有一番书香古朴之气。

    不论是花园景致,还是院中的亭台楼阁,处处透着书香世家的大气,不似李府花团锦簇,奢侈华丽,也不似付府的局促狭小,真真让人见识到什么才是书香世家。不仅各院院名取得十分富有内涵,连院内乘凉歇坐的凉亭名字也雅致有趣。

    贺府不愧是百年书香世家,不得不让人心生佩服敬意。

    康氏羡慕的看了一路,心中最后决定等付府渡过窘境之后,一定也要将付府如此这般重新整修一番。

    进了贺府后,付天谐和付锦业由贺府下人带着去了外院。康氏,付锦雪和余念娘则由一个小丫头带着进了二门,绕过长长的游廊,经过一花团锦族的美景,过了扶廊,三人这才到了花厅。

    此次贺老太太八十大寿,前来祝寿的定然不少,知府夫人于正英特意选了这个分了东西两面的大厅接待各府夫人太太。

    各府太太在东面花厅陪着贺老太太等有份的老太太说话,西面花厅里坐着的是各府姑娘。

    余念娘和付锦雪跟着康氏进了东面的花厅。

    贺老太太长得慈眉目善,坐在厅中正中的位置,正眉眼含笑的和一个穿着褐色褙子,四十多岁的仆妇说话,那仆妇穿着一般却整齐,恭敬的站在贺老太太面前,也不知道在说什么,惹得贺老太太眉眼都笑开了。

    而桌子另一边坐着一位七十左右,穿青色锦缎褙子的老太太。那老太太衣着不算华丽,但通气质厅内几乎无人能比。

    康氏心中暗暗猜测那老太太的份,再看周围人的态度,断定那老太太也不是一般人,于是悄声对旁的付锦雪道:“见机行事。”

    付锦雪暗暗点头。

    康氏不知道那人来头,余念娘却明白,那老太太正是同她从肃州一路到太原的于太夫人。

    康氏领着两人恭敬的走到贺老太太面前。

    见有人上前,仆妇收住话,笑着对贺老太太道:“奴婢一定将老太太的话一字不漏的转达给太太。”然后退到一旁。

    厅内大多目光移向康氏三人。

    被这么多人看着,而且这里面不乏太原府有势人家的夫人,太太,像付府这种人家平根本不被人瞧得上。

    康氏略有紧张,绷直的脊背得更直,脸上笑意盈盈,恭敬的道:“恭贺老太太大福如东海!”接过付锦雪捧着的礼盒,恭敬的递上。

    祝寿的人太多,认得贺老太太,不被她放在心上的人也太多。

    贺老太太根本不认识康氏,旁边的管事妈妈接下康氏手中的礼盒,贺老太太礼节的点点头:“你们有心了。”见康氏后余念娘两人与其它姑娘惊艳打扮不同,淡雅中透着精致,特别是余念娘沉静中不卑不亢,随口问了句:“这两位姑娘是?”

    “这是妇人唯一的闺女,我那小子跟着他爹去了外院。”康氏指着旁的付锦雪忙道,同时暗示付锦雪赶快行礼,接着又指着另一旁的余念娘道:“这是妇人的侄女。”

    付锦雪和余念娘纷纷向贺老太太行礼,同时有婆子对贺老太太耳语。

    贺老太太当即眼前一亮,看向余念娘两人脸上多了几分笑意。

    “原来是付府的姑娘和表姑娘!”说着从头上取下一只金钗看向付锦雪:“一会儿让人带你们到园子里到处逛逛。”

    满屋子夫人太太难掩惊讶。

    付府在太原府不过是个不被人注意的小商贾,像这种宴府连出席的资格都没有。也不知道走了什么门道竟然得了贺府的请贴。

    现在付锦雪竟然还得到贺老太太的另眼相看,不少人心里惊讶,疑惑。

    也有不少人鄙夷,虽然贺知府的儿子才八岁,不到说亲的原因。贺连杰的父亲是贺知府的庶弟,但他好歹是贺二爷的嫡子,付府格调再上升一层,贺连杰也不可能娶付锦雪的。

    康氏没想到付锦雪竟然能得贺老太太眼缘,心里大喜,勉强还能维持面上的平静。

    而付锦雪早已心喜若狂,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能得到贺老太太的青睐她就能勉强跟其它府的姑娘说上话了,只要她再努力,让贺老太太成为她的靠山,她便不会再怕被人看低。付府也不会再会是以前的付府。

    付锦雪激动得手都有些发抖,深吸了好几口气才控制住自己,拿着金钗恭敬的向贺老太太道了谢。

    贺老太太点点头,这才看向余念娘,淡淡的脸上露出几分真挚的笑容,又带着几分深意。

    “这位就是付府的表姑娘,姓什么?”

    “余念娘。”余念娘道。

    贺老太太脸上笑意更深了,将手腕上绿汪汪的玉镯子退下,亲自给余念娘戴上,还拉着她的手轻轻拍了拍,笑道:“余姑娘长得讨人喜。”

    “老太太过奖。”余念娘一双大眼睛明亮如月,闪烁着灼灼光华,也带着一丝异于常人的平静。

    贺老太太意外,马上又释然,笑着对坐在另一边的于太夫人道:“果然是个不一样的孩子。”

    整个花厅的人莫明其妙。

    难不成这贺老太太之前就认识余念娘?可是,凭付府这种小商贾哪能入贺老太太的眼?

    在众人惊讶的眼光中余念娘已经转向于太夫行礼:“太夫人安。”

    于太夫人笑着道:“余姑娘我们又见面了。”

    哦,原来是于太夫人与这位付府的表姑娘认识。

    “是。”余念娘亦笑着道。

    只要有点眼色的早打听清于太夫人的份。

    于太夫人不仅是于正英的母亲,她的儿子于正天,亦是于正英嫡亲的哥哥便是当朝少傅,官居从一品,自新帝即位后便一直被重用。

    这才是真正的高官!

    而且于正天向来公正不阿,又是出了名的孝顺。得到于太夫人的看重,便是同于少傅樊上了。

    贺老太太虽然两人都给了赏了东西,不过,明显付锦雪是沾了余念娘的光,瞧贺老太太对余念娘的样子,以前定也是不认识,现在就这样给面子,还亲自拉了余念娘夸奖,这还不是因为于太夫人的缘故。

    就算以后于太夫人回了京城,只要有贺老太太,余念娘在太原府的子便不会太难过。

    不少人羡慕妒忌啊!

    第45章 来人祝寿

    也不知道这余姑娘家族出自哪里,怎么就和于太夫人相识了?

    当下有人打听起余家来。

    当然打探出来的结果也出人意料。

    余家不过是伊州城内一小户人家。以前余家当家人还在的时候还尚可,家里经商,余父还是个占卜师,余家在伊州有几分脸面。后来余父去逝,余家当家人不在了,余家便开始败落,也完全沦落成为普通小户人家。

    余念娘之前在伊州的住处恐怕还没有贺府待客的花厅大。她边统共也就两个下人,生活也过得十分拮据。

    在来太原府的路上,余念娘偶然遇上从肃州离开的于太夫人一行人,后来又同行一段路程。

    这样的人有什么本事让于太夫人另眼相看!

    众人不敢说于老太夫人瞎了眼,只得骂余念娘走了****运。

    当然,有了两位老太太的态度,众人对康氏的态度稍微好了一些,不再是冷眼冷语。借着机会,康氏对于老太夫人的份打听一番。当得知于太夫人竟是当朝一品少傅的娘时,康氏惊得半天没合拢嘴,最后心中是抑不住的狂喜。

    寻了机会悄悄嘱咐付锦雪一定得跟余念娘待在一起,并且必须将余念娘当成自己嫡亲的妹妹对待。

    付锦雪又不傻,自是知道自己刚才是沾了余念娘的光。微笑的站在余念娘边。

    于正英的招呼余念娘:“……各府的姑娘们都在西面花厅,让人领了你们过去。”

    余念娘认真行了一礼。

    然后有贺府的丫头笑意盈盈的走了过来向两人行礼,看着余念娘道:“各位姑娘已经去了花园,两位姑娘要去吗?”

    “好。”余念娘道。

    两人随后跟着丫头出了花厅,上了抄手游廊。

    游廊另一头一个丫头领着两个年轻玄衣男子正朝这边走过来。

    前面的丫头脚下步子加快,领着余念娘两人立刻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