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是最低的生活保障,若是遇到换季做新衣谁家喜事随份子或是生病抓药自然大大不够。 尤其是生病这一项最是费钱,先得请来郎中看诊付出诊费用,然后还得花钱去药房里抓药,所以一般的小毛病根本舍不得请郎中来看。 金大恒生的病不轻不重,是肺上面的毛病,去年喝了近三个月的药才算有所好转。现在时不时的还咳上几声,隔几日就要喝上一回药。 若不是锦绣每月拿些钱回来,这个家光靠着丽娘做绣活根本维持不下去。 锦绣心想自己也算是超级童工了。 也就是在古代十岁的孩子就能赚钱养家了,若是放到现代十岁的孩子只怕还在小学里待着,哪里需要负担这么沉重的家庭负担。 金家穷困至此,锦绣是家里最大的女儿,赚钱贴补家用责无旁贷。先是被卖做了丫鬟家里得了笔安家费,现在每个月又得拿月钱回来。 这样的事在这时候司空见惯,丽娘虽然心疼女儿入了奴籍,但是见女儿吃好穿好气色不错也就慢慢不再介怀。 锦绣暗暗唏嘘,原来,不管在什么时候,钱都是那么的重要 锦绣从身上拿出了一串钱来:娘,这是昨天发的月钱,你拿着,给弟弟妹妹做身新衣服吧!阿桃阿亮身上的衣服都打了补丁,锦绣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丽娘欢喜的接过钱,想了想又数了二十个给锦绣:你如今在府里做事,虽说没有花钱的地方,可还是攒点私房的好。听说陆府规矩大,想升做三等丫鬟都不是件容易的事。需得上下打点些个,你以后就拿八十文钱回家就好。自己留些零用钱。 锦绣没想到丽娘也通这些人qíng世故,再一次感慨着古今人际关系皆是如此,不花钱不打点哪里能轻易的谋得高位? 锦绣不再反对,将二十文钱小心的收了起来。 钱是不多,得想着如何的好好利用达到最佳的效果才行 母女俩在这边说着话,还未等丽娘把钱收好。家里就来了串门的。 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拉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走了过来,大老远的就瞅见了丽娘手里明晃晃的铜钱,笑着说道:丽娘,阿秀回来了你怎么也不言语一声,我家阿玲总惦记着阿秀呢! 那个叫做阿玲的女孩比锦绣高一些,模样还算周正,穿的不是新衣,但是却是没有补丁的。 丽娘连忙起身,迎了那妇人进来:嫂子,快过来坐下,我正和阿秀在这说话,没顾得上去告诉你一声。 锦绣见阿桃喊了声大娘也跟着叫了一声,心里猜测着这个妇人和自家的关系。 大娘坐下之后,羡慕不已的说道:阿秀真是个有出息的,每个月拿了这么多的钱回来。早知这样,我该让阿玲和阿秀一起去了的。 丽娘脸上神色不变,说话时眼睛里却没了笑意:大嫂说这话可让我羞愧的不敢抬头了,当时若不是我家相公病的厉害,我们又没钱抓药,我怎么也不会将阿秀卖去做了丫鬟。你们的光景比我们qiáng的多,自然不需要卖女儿。 大娘的笑容有些难看:这说的是哪里话,阿秀现在不是过的挺好。 锦绣听出蹊跷来,丽娘分明是若有所指,大娘则眼神闪烁有些心虚,看来其中定有些不为人知的隐qíng 大人们在一起说话,阿玲则来和锦绣搭话,问的都是些陆府里的生活。 不知道之前的锦绣和阿玲关系如何,她小心的捡些好的说了。至于早早起来做事不到天黑不停手每日忙的腰酸背痛这类小细节却是只字不提。 阿玲心计不深,眼中露出向往的神色来,问了句:阿秀,你以后有机会做大丫鬟做姨娘么? 这句出人意料的话让锦绣一楞,不是吧,怎么个个提起姨娘来都是一脸的理所当然仿佛是件无比荣耀的事qíng 锦绣这一楞不要紧,却让阿玲误会了,她以为锦绣也在想着做姨娘的事qíng,羡慕的说道:你有这样的机会真是好,去年牙婆子来的时候,我娘不肯让我去。早知道能进陆府,我也就跟着你一起去了。 阿玲容颜俏丽,也有几分被选中的把握,这样说来也不算唐突。 扫地丫鬟第十六章回府 锦绣有心解释两句,又觉得对第一次见面的女孩子说自己从来没有做小妾的心思未免有点jiāo浅言深,也就微笑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