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风流,秦冥只觉得腰酸背痛。 忍不住惊叹,昨夜凌贵妃那碗药可真是厉害。 不仅让他失去了意识,还能像个种马一样传宗接代。 而且,就连他都发现不了药物当中的害人成分。 难道这药真的只有催情作用? 秦冥不解,却也一刻都不敢放松。 暗自打定主意,等找到机会还是要再去一次温泉宫。 不过,也因为这药,秦冥更加看出了慕容雪的贤良淑德。 他露出幸福的笑容,心中将慕容雪夸赞了一番,随后抬脚往御书房走去。 这几日,秦冥通过看书,大概了解到大魏兵力人数将近达到二十万。 而自己,除了金鹰卫,还有慕家军,大部分兵力都控制在韩王和丞相手里。 他们一旦联手谋逆的话,自己岂不是岌岌可危? 秦冥背脊一凉。 焦头烂额之际,忽然想起。 “朕还有御林军!” “御林军一直都是先帝亲自管理的,先帝去世以后,御林军群龙无首。” “这可是将近三万人的金甲御林军啊,不就相当于自己的一把王炸?” 想到这里,他立马就有了对策。 “乱世出英雄,寒门出举人!” 对! 绕开朝中各方势力,培养自己的势力,就得从身世清明的寒门 子弟中选举。 当机立断,秦冥立马一拍大腿,对着门口唤道:“拓海,去请慕容秋前来觐见!” 不多时。 慕容秋疾速赶来。 秦冥借故称要带他去花园赏花。 慕容秋气不打一出来,这么火急火燎的将自己喊来,就为了赏花? 谁知道到了御花园,甩开身后的一堆人,秦冥直接开门见山,将心中所想和盘托出。 慕容秋闻言,只觉得不可思议。 这被人唾骂的废物昏君居然想出了这样的好点子? 带着狐疑,他开口问道:“陛下,您……当真要举行武举考试?” 秦冥见他眼神错愕,猜出他心中所想,广袖一挥,豁然起身,侃侃而谈。 将自己心中的雄才大略一并道出。 这一下,慕容秋彻底震惊了。 他背脊发凉,逐渐张大嘴巴,满眼震恐。 这…… 还是以前那个沉迷于酒池玉林的昏君吗? “如何?慕容将军觉得朕所言可行吗?” 秦冥自信满满的颔首,伟岸身姿宛如天神,帝王之气震慑全场。 慕容秋听完,猛的跪地,双手重重抱拳:“陛下!英武圣明,雄才伟略,微臣敬服!” “好!既然如此,那此事全权交由你去负责,你可有信心?” 慕容秋目光一炬:“微 臣定不辱使命!” 翌日。 秦冥刚上早朝。 武举之事就已掀起轩然大波。 礼部尚书曹安首先站了出来,义愤填膺道:“陛下,推崇武举违背祖制,还要任命御林军重要职位,微臣甚觉不妥。” “陛下,世袭制才是大魏祖制,御林军虽群龙无首,陛下也应当在皇室子弟中选拔才是!” “开国以来,大魏就没有从寒门选举要职的做法,还请陛下三思。” “陛下,您若一意孤行,怕要伤了京城数万贵族子弟的心啦!” “……” 陛下见二连三的怪异举动,已然威胁到了他们的荣华富贵,甚至是乌纱官爵,他们如何能不着急。 秦冥头疼,面对文臣武将的口诛笔伐,他听都懒得听。 直接怒吼一声:“闭嘴!” “朕怎么做事,还需要你们在这里指手画脚?” 这时,丞相老辣的眼睛一眯,赶紧站了出来。 “陛下,谏言乃文臣本分,各位同僚所言皆是替陛下着想,还望陛下息怒!” “陛下若一意孤行,怕是要背负千古骂名啦!” 秦冥捂着额头,冷眼一睁:“丞相这是在谴责朕?” 话毕。 全场寂静。 阴冷凛冽的帝王气息扑面而来,文武百官噤若寒蝉。 丞相却毫不 畏惧,他微低着头,老眼一眯,拱手道:“陛下,微臣不敢!” “只是,大魏开国以来,贵族功不可没,而寒门之中皆是三教九流。” “陛下重用寒门而轻视贵族,实属不公,怕世人诟病,说陛下忘本寡恩。” 一席话,说的秦冥忍不住蹙眉。 他虽然怒不可竭,却也无力反驳。 丞相这次算是抓住了机会。 大魏开国以来,贵族势力太过强大,与寒门又水火不容。 这个时候直接翻脸,就相当于和整个朝廷作对! 此时。 秦冥还没有那个实力。 但是,他心有不甘! 不能就这么算了。 于是他稍作缓和道:“丞相,朕才是大魏的帝王!” “朕如何做事,还轮不到你指手画脚!” “既然群臣皆觉得贵族子弟气拔山河,那好!朕便与你们打个赌!” 赌? 全场骚动。 陛下这是唱的哪一出? 只见丞相听闻,嘴角一勾,似乎松了口气。 陛下这顽劣的性子果然还是没变,朝廷之事,居然用赌约来决定,当真是可笑。 想到这里,他眉宇一松,直接拱手:“陛下圣明,臣等洗耳恭听。” 丞相松口,文武百官一致性的附和起来:“陛下圣明,臣等洗耳恭听。” 秦冥狡黠 一笑:“如此,一月之后,贵族子弟与寒门子弟各选二十人,宣德门比武,胜出者即胜任御林军统领。” “陛下……这如何使得?” 礼部尚书刚才松了口气,听到陛下出了这样的馊主意,直接又站了出来。 其他大臣更是步伐出奇的一致,齐刷刷的跪地。 “陛下,万万不可啊,贵族子弟与寒门子弟同台比武,更古未闻啊。” “陛下,这样做简直有失体面,有辱贵族门风!” “陛下……” 你一言我一语,吵得秦冥火气噌噌噌直冲。 这特么分明就是联合施压。 这还得了! 一群老东西,劳资都退让了,你们居然给脸不要脸,看朕怎么治你们! 他猛地站了起来,广袖一挥,直接推翻前面的茶盏,咆哮道:“放肆!” “一群废物,口口声声说贵族子弟对大魏功绩卓著,人才济济,现在却找各种理由推脱。” “你们莫不是怕了?” “还是说,你们先前的言辞凿凿都是欺君?贵族子弟都是酒囊饭袋?” “五部尚书你们胆敢欺君?” 秦冥语调激昂,宛如山洪。 “欺君”一词,更是压得他们大气都不敢出。 朝堂氛围一度降到了冰点,冷的群臣瑟瑟发抖。 就在这个时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