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卫霍对两人的处罚,李潇有些奇怪。 如果说东门英是因为有父亲和大哥的关系,所以逃过了一劫。 那邓偏将呢? 难道对方也有什么关系? 所以,卫霍才放了对方一马? 确实有这个可能性,但可能性似乎并不大? 没等李潇想明白,就听卫霍又和在场的几人寒暄了一下,就开始下逐客令。 毕竟,卫霍可是刑部的尚书,可没有时间和一群普通人闲聊。 李潇也默默地跟在老师身后离开。 不过他刚抬脚,卫霍却突然开口 。 “你是叫李潇对吗?” ??? 还有自己的事情? 李潇有些疑惑,不过还是转头恭敬地应道: “是的,卫尚书有事吗?” 卫霍点了点头,他转头望向孔子开口问道: “不知道能不能,和你的这位小门徒私下聊两句?” 孔子脸上露出迟疑的神色,不过他并没有拒绝。 卫霍这样问只是给他个面子,他一个刑部尚书要留人下来聊天谁敢拒绝? 孔子看了李潇一眼,语气严肃地叮嘱道: “尚书大人问你的问题,好好的回答,入门这么多年了,性子还是那么鲁莽,回来之后就给我闭门思过,懂了吗?” ??? 入门那么多年? 自己什么时候入门很多年了? 等等! 李潇突然回过神来,这是夫子提醒自己,千万别把自己才刚入门的事情透露出去。 虽然不知道原因,不过李潇还是点了点头: “知道了,师父。” 等众人离开卫霍招了招手,指着自己身边的座位。 “来,过来这边坐。” “人都走光了,还坐那么远干嘛?莫不是怕老夫吃了你?” 说着,便哈哈大笑起来。 李潇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眼前这位尚书为什么对自己如此友善。 他也不是什么不识抬举的人,并没有拒绝对方的好意,乖乖地坐了过去。 自己可是炼体境四重的高手,难道还怕一个老头子? 李潇刚坐下,一杯茶就递到了他的手上。 “来,喝茶。” 李潇接过,冒着热气的茶水,不过并没有第一时间喝下去,而是直接开口问道: “卫尚书,是找我有什么事吗” 对方的态度实在太热情。 有道是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李潇觉得不问个清楚,心中还是七上八下的。 听到他的问题,卫霍也没有隐瞒他,轻轻点了点头。 “没错,我留下小兄弟,确实有事想询问你。” “根据那叫漕伯渝的三人描述,小兄弟仅凭一人一剑就杀退了300多个战绩斐然的山匪,不知道这件事情可有吹嘘的成分?” 李潇迟疑的片刻摇了摇头。 “并没有。” 听到这回答,卫霍眼前一亮,满意地点了点头。 “我知道悬赏中,有一项是奖赏是一个亭长,你为何将它卖给漕伯渝??” “莫非小兄弟是其他国家的人,不愿意为鲁国效力吗?” 李潇摇头: “我乃鲁国人,并非其他国家的人。” “只是目前我还想在老师门下专心学习,暂时没有出仕的打算。” “而且我认为以我的能力,学业有成之后,必然能获得更好的去处,而不是一个区区的亭长。” 其实李萧想说的是自己和老师,还有师兄,很快就要被大军围杀。 小命能不能保得住都是一个问题。 谁还在乎那么一个亭长的职位? 他现在只想早点搞点钱,然后用模拟器改变现状。 但这事情说出去,实在太匪夷所思。 于是,他换了一个大部分人人接受的说法。 果然卫霍也没有怀疑。 虽然李潇长得人高马大,武力值爆表。 但却不能抹灭,他是一个拜在孔子门下的读书人的事实。 自古以来文人多多少少都有些傲气。 特别像李潇这样年纪轻轻,既有文采,也有武力的天才,就更是如此。 卫霍拍掌赞道: “好,不愧是孔子的门徒,果然名师出高徒!” “看不上亭长也是对的,毕竟那种最底层的小官,工作繁琐,能学到的东西也不多。” “对于普通人确实不错,但对于你确实是浪费时间了。” “既然你是鲁国国人又愿意为国效力,那我这里有一份工作,正好适合你!” ??!! 等等,怎么就适合我了? 拜托,我上面说的全是推脱,难道你听不出来吗? 李潇都有些懵了,原来留自己下来是要给自己安排工作? 不过卫霍并没有直接说出这份工作,而是话锋一转说起了刚才的事情: “知道为什么刚才东门英和姓邓的百夫长,我都没有狠狠的处罚吗?” 李潇迟疑着开口: “额,这尚书大人的心思我怎么敢揣测。” 卫霍也没有打哑谜,直接说道: “是因为鲁国最近十分的不安稳。” “虽然两人都是小小的百夫长,但是后面牵涉的,却不仅仅只是两个小小的百夫长那么简单。” “东门英的大哥是一个掌管了3000兵马的下都尉,而姓邓那小子,虽然没有太多背景。” “但是当年他们立了大功,和他一起的许多兄弟或是成了百夫长,或是成了千夫长。” “要是我重罚了他们两个,弄不好就会在这些人的心中生出什么嫌隙。” 原来如此。 这是怕动了小的,来了老的。 不过即使如此,堂堂一国的尚书居然如此谨慎,似乎也有些不正常吧? 似乎看出了李潇的疑惑,卫霍脸上露出苦涩的笑容。 “你别看鲁国现在看着风平浪静,其实因为诸国年年征战,其实国内和国外早已危如累卵。” “一些诸侯,早已听调不听宣甚至早早地和其他国家暗通款曲。” “许多偏远的郡县,连连灾祸,不是冰雹,就是干旱,不是干旱就是蝗虫肆虐,水患连连。” “朝廷从郡县里收上来的税收,是一年比一年少,支出的钱财却一年比一年多。” “国库日益空虚,地方势力却日益壮大” “流民四起,盗匪横行。” “难道你就不觉得在都城周围出现王武这样的盗匪,是一种奇怪的事情吗?” “因为根本没办法管!” “整个国家已经危如累卵,已经到了调动一两千兵卒都可能影响大局的情况了。” 听到卫霍的话,李潇才露出恍然的表情。 这一切都说得通了,难怪王武那群人敢那么嚣张。 芒种山距离曲阜加起来也不过两天路程。 但却迟迟没有人去围剿,原来不是没人去围剿,而是根本没办法围剿。 另外,两个人犯了那么严重的错误,板子高高举起却几乎没有落下。 并非眼前这位卫霍上书心慈手软。 而是不想给已经非常紧张的局势,再增添不稳定因素。 不过眼前这位大佬和自己掏心掏肺地说,这些国家大事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 说完了,这些卫霍表情变得严肃。 他朝李萧拱了拱手,这一举动,吓得李潇连忙起身。 就听卫霍开口说道: “国君已经察觉到情况不对,所以秘密安排了我解决危机。” “ 我奉国君的命令,组建一支强大的部队。” “这支部队将拥有最好的装备,最妥善的后勤供给,同时挑选最精湛的兵卒,每日都需要高强度的训练,以确保士兵的体魄强健,军容整肃。” ??? 听到这条件和要求,李潇心中一懵。 这要求怎么这么像古代一只特殊军队? 魏武卒的名字立刻出现在他的脑海。 不过随后又被他否决了。 这里是鲁国,而不是魏国,哪来的什么魏武卒? 等等! 李潇暗暗倒吸了一口凉气。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魏国和鲁国所在的位置几乎是相同的,有绝大部分的疆域是重合在一起。 只是鲁国在前,而魏国是后面才出现的。 莫非所谓吴起的魏武卒的训练手法,其实在鲁国时期就已经有了。 只是鲁国因为各种各样并没有训练出什么名头,所以才没有在历史上流传下来。 不过这也正常,毕竟鲁国国土虽然不小。 但是,由于尴尬的地理位置。 国境边缘与几个国家相连,战事频发消耗了大量的国力。 在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 以至于鲁国的国力一直就不强。 也就只有在孔子在的时期,比较强盛而已。 在孔子去世之后,鲁国就迅速衰落了,后面战国七雄的7个国家甚至没有鲁国的一席之地。 【抡语:“有教无类”----“我教你做人的时候,不管你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