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爷爷他们又哪里不知道, 于瑞金和于瑞银而今确确实实不同了? 在他们的认知里,但凡能去读书识字的,都是金贵的少爷。别说他们老于家了, 就是整个桂花村,都没这个条件。 说到底,他们老于家这次是真真正正飞出了两只金凤凰, 村里那些人不知道多羡慕呢! 只不过,于爷爷是正儿八经的高兴,于大哥就又是另外一种感觉了。 要是他自己的儿子能去镇上的私塾读书识字,于大哥不知道多高兴。可换了于二河的两个儿子, 于大哥就很是羡慕了, 更夹杂着说不出口的嫉妒。 可偏偏,这般好福气不管是谁的原因、又沾了谁的光, 都跟他毫无关系。他倒是想要说上几句, 却也一点用都没有。 天知道正月里刚分家的时候,于大哥是多么的得意,又是多么的得瑟。但是如今, 他什么都被比下去了,甚至过的还不如当初还没分家的时候。 早知道如此,他当初非要折腾分家gān什么?还不如gān脆就混在一起过日子。这样一来,二房两个侄子能去私塾读书识字的风光, 他这个亲大伯不也能沾着点? 于大哥心里的不舒服,他不会说出口, 也没人在意。不过,还有跟他一模一样感觉的人, 那就是于大嫂:“娘真的是越来越偏心了。之前还是背着咱们往镇上送东西, 如今直接就明着来了, 完全不把咱们大房放在眼里。这样跟没分家有什么区别?娘明明就是故意扒拉咱们大房的东西去贴补二房,实在是欺人太甚。” “谁让二房两个侄子都争气,还能去私塾呢!”于大哥在这一点上其实并不那么生气。 他虽然一贯很爱计较,但在自己没有亲生儿子的前提下,多多帮衬帮衬二房两个侄子这种事儿,他没有那般的容不下。 要不然他先前也不会始终闷不吭声,放任二房过了好几年清闲好日子。直到于大嫂肚子里怀了儿子,他才发难,可不就是为了给自己的亲儿子争一争? 然而很可惜的是,于大嫂的肚子不争气,没能成功保住他的儿子。自然,也就没有其他好闹腾的了。 “哪里是他们两个争气,明明是他们二舅花银钱给送的。”在于大嫂的眼里,可不认为于瑞金和于瑞银多么聪明。 她始终认定于瑞金和于瑞银被钱月儿娇惯的不行,日后就算长大也不可能大有出息。哪里像她家小草和小花,虽说是姑娘,但却极其懂事,远比于瑞金和于瑞银更加的能gān。 于大嫂都已经想好了,哪怕她暂时没有儿子,也丝毫不输给钱月儿。就算钱月儿将两个儿子都送去私塾,也改变不了既定的事实。 不是说钱二哥就只给这两个孩子jiāo了一年的束脩?于大嫂丝毫不怀疑,等到来年这个时候,于瑞金和于瑞银就别想读书识字了,注定还是回来乡下种地的命。 “那也是好事儿。你娘家怎么没有这般本事的兄长可以帮衬你的?看看二弟妹娘家,再看看你娘家,你怎么好意思在这里yīn阳怪气的?”于大哥倒不是故意找于大嫂不痛快,他单纯就是不高兴。 有些事情真不能比较。以前还没成亲的时候,于大哥一直觉得他比于二河聪明,也比于二河有本事,日后肯定能当这个家,过的比于二河更加的好。 可事实上呢?他娶的媳妇比不上于二河的媳妇,连生孩子也比不过于二河。光是想着他和于二河越发增大的差距,于大哥就着实感到憋屈。 “你这是在怪我?”于大嫂万万没有想到,于大哥居然会这般说她,不由就红了眼圈,“我娘家没人能帮我,能怪我吗?谁让我命不好呢……” 于大哥本意也不是责怪,就只是下意识的埋怨两句。看于大嫂哭的可怜,于大哥抿抿嘴,到底还是长叹一声:“我不是这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你是不是觉得二房搬去镇上了,咱们大房却只能窝在桂花村,心下不舒服?我也不舒服啊!但凡我能有个能gān又厉害的娘家二哥,我铁定立马带着你和两个女儿也搬去镇上!”好听话谁不会说?于大嫂也会。 只不过,她没有这么厉害的娘家二哥帮忙,也就只能在心下想想了。 听着于大嫂的话,于大哥挺高兴的。最起码于大嫂有这么一个心,也不错了。 至于更多的,于大哥倒是想,但却委实没这个本事。显然于大嫂也没这个能耐,于大哥哪怕再有想法,也只是空想。 桂花村的事情,钱月儿不理睬,也不上心。不过今天于奶奶和于小草来家里吃饭这事儿,钱二哥还是多问了两句的。 “他们这是想要重新跟你和好?”于家人,钱二哥肯定是不喜欢的。既然已经分了家,钱二哥就没想过再让于家人欺负他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