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狂热的浪潮 事实证明,成功者的经验指导,还真的是挺有效果的。 时至今日,以民众对修行的痴迷和狂热,能挺过第一关痛苦考验的人,已经越来越多,说白了这其实就是一个意志力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有足够坚定的目标,足够坚定的意志,要克服这身体上的痛苦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而真正将这些人刷下来的,往往都是第二关的心性考验和第三关的知识问答。 尤其是第三关,被坑的人是越来越多,因为在此之前,谁也想不到这修仙的传承考验,还会考这些理科系的题目,而且出题往往还是因人而异,绝不会出现那些你完全没学过,根本不可能了解的题目,但也正因为如此,这失败的滋味,也才越发的让人难以接受。 当然,随着考试进行到现在,这些考试的内容其实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就算普通人也能在网上查到,但是,知道了考题范围,并不等于你就能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别的不说,光是这知识的复兴,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就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不是说笑,虽然表面上看,修行考核只会考你那些曾经学过的知识,但以现在国人的文化水平,加上这参考人平均的年龄而言,参考者绝大多数都是有着高中,甚至是大学以上的学历的,他们所学的知识,那可都是经过了日以继夜十几年的苦读才完成的,但除了极少数的学霸,有谁敢说自己已经把这些学过的知识都已经真正掌握了的? 说得更直白些,高考考的也是所有学子都学过的知识,可是,全国这么多考生,你见过有谁能科科考满分,所有题都会做的? 如果真是高考倒好了,因为高考的出题是没有针对性的,就算你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全面,但只要运气够好,说不定考的那些题目,就全都是你会做的,这同样也能考出个高分来,但偏偏,胡迭在出题的设置中,是设计了一个小窍门的,那就是它会自动检测考试者的潜意识,看看他最害怕出现的题目是哪个方面的,然后考题就会在这个方面挑选。 所以,除了那极少数的全面型学霸,普通考生在通过这项考核时,最关键的便是心态:绝不能心虚,必须是心里有着足够的自信,才能规避这弱点的检测,让考题的出题范围扩大到自己擅长的那些领域。 不能保证你一定能够过关,但若是能够做到这点,至少,你通过的机率就要比别人大很多。 而如何保持这充足的自信,就是一个很玄妙的问题,除了充分的复习,以实力充实自己的底气,很多时候,一些看似与考试无关的事物,事实上也是能够极大的影响到考生的心态,就比如他对指导自己的老师有着多大的信任,可能考生自己都不会意识到这其中的作用,但一个经由名师指导出来的学子,在底气上,是肯定会比一个没有师承,全凭自学的野路子自考生更有优越感的。 我的老师是曾经通过了这些考核的超凡者,我的家庭,为了能让我接受他这些专业的指导和经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且,我平常所忽视的那些知识,也都已经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恶补,就算没有绝对的把握可以通过,但怎么着也不会比其他那些人差吧? 在这种心态下建立起来的自信,当然是经不起考验的,但它同样也是自信,有了这样的心态,再加上强化的学习,只要不是原来底子太烂的人,通过考核的机率往往就会极大的提升。 这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尤其是对于这些出得起钱的有钱人而言,他们很多本身就是商界的大亨,当然会懂得数据统计的作用,而根据他们所统计出的最新结果显示,在接受过这些修行者学徒的正式指导的学生里,通过考核的成功率,竟然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七,虽然看起来依然很低,但相比起外界那不到万分之一的成功率,这已经堪称是一个奇迹了。 坦率的说,这其实也未必就全是老师的功劳。 要知道,出得起如此高昴学费的学生,本身都是出身于豪富之家,以他们的家庭条件,本身就是可以享受到最优制的教学资源的,只要自己不是烂泥,在学习上,或许达不到学霸的标准,但通常,也是很少会有什么明显的偏科。 不仅如此,这高昴的学费,就算是对他们的家庭而言,也是笔不小的开支了,所以,若不是本身有着一定的把握,他们的家庭也未必会狠得下心给他们进行这样的投资,这样一来,无形中又等于是筛选了一遍,能来的多半都是精英……事实上,以这些学子的条件,就算不参加学习班,通过考核的机率也是要远比一般人高的。 但即便如此,数据就是数据,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有成功者的指导,效果是多么的明显,而且,敏感的人还注意到:在这百分之七的统计数据中,其实也是包含着大量超凡者本身的亲朋好友的,但事实上,他们的这些亲朋,几乎就没有一个是通过了考核的。 换句话说,如果把这些关系户排除掉,只统计他们这些交了学费的学生,那这个成功率就更高了,甚至可以达到近五分之一的比率。 原本,是要跟上万人去挤一座独木桥,现在,却只需要战胜其他四个对手,这差别该有多大?而这份数据一出来,就更是让无数人为之狂热了。 不过,这对胡迭他们这些人而言,却未必是什么好事。 此时此刻,胡迭的家中,便是一片愁云惨淡。 二老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沉默了半天,终于,老妈忍不住开口说道:“怎么办?这总得想个办法吧?要这么下去,我都不敢出门了。” 父亲也是满脸的无奈,叹道:“我能有什么办法?你没见我现在连班都不敢上了吗?不然的话,一到单位,个个都来说情,推了谁也不是,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母亲皱眉说道:“你那工作,也赚不了几个钱,大不了辞职就是,可我们也不能这么老不出门啊,何况就算躲在家里,也未必就能清静得了。” 父亲说道:“躲得了一天就算一天吧,说不定拖一拖,他们知道咱们的意思后,也就不会再纠缠了。” 母亲欲言又止,虽觉得这办法很不靠谱,但想想,也确实没有更好的主意了。 想了想,叹道:“说真的,这一个个都是怎么了?就跟疯了似的……昨天出去,张大爷在门口就把我给堵住了,非求着咱儿子收他的孙子当学生,还说愿意出三百万的学费,就差给我跪下了。” 听这话,父亲不禁愕然:“张大爷?就原来咱家附近卖早点的那张大爷?我记得他家的条件也就一般啊?他哪来这么多钱?” 母亲叹道:“他是把房子给卖了,才凑出的这三百万。” 父亲听着,差点跳起来,骇然道:“他疯了吧?他就那么一套房子,儿子又在外面打工,卖了房子,他将来住哪去?这钱你也敢收?” 母亲苦笑道:“我当然不敢收,好说歹说,才把他给哄了回去,可我看他那架势,恐怕是铁了心的,就算咱们不收他,指不定他就去了别人那,我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几十年的老街坊,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一家子往火坑里跳吧?” 父亲皱眉道:“你就没劝劝他?” 母亲叹道:“怎么没劝,我嘴都快说干了,道理讲了一堆,可人家根本不信,也不知他在哪听的小道消息,就信死了上这学习班,能给开后门……你是不知道,现在外面都传疯了,都说这学习班就是什么仙家的外院,能进学习班的人,都是内定的仙家门徒。” 迟疑了一下,父亲说道:“要实在不行,就跟儿子说说,帮他一把吧,也别收什么钱了,几十年的街坊,这张大爷为人咱们都知道,挺热心肠的一个人,总不能见他到老了没个着落吧?” 母亲为难的说道:“说是这么说,可帮了他一个,别人又怎么办?你忘了,这些天有多少亲戚找上门来,要开了这个口子,其他人怎么回?” 父亲无言以对,因为这确实是一个无解的难题,要说关系,这些远亲近邻的,也未必就能分出个高低,若真的一视同仁,倒还好办,又或者昧着良心真把张大爷那三百万的学费收下,多少也能劝退一些有理智的人,可真要不收钱就把人给收下,开了这口子,到时个个都跑到家里来哭穷扮可怜,怎么办? 不开玩笑,这不是有可能,而是绝对会发生的事情,到时这家里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关键是,像这种借由所谓的补习教学来圈钱的行为,虽然仙家没有明令禁止,但以二老这般年纪的人生阅历,却总是感觉有些不妥,适可而止也许问题不大,但像有些人,完全就是在圈钱骗钱,这些行为难道仙家的师门就真的会毫不介意? 想了半天,也是没个主意,父亲叹道:“还是等孩子回来,听听他的意思吧……或者让他出面,去劝劝张大爷,我们的话,张大爷不信,这胡迭说出的话,总不会不信吧?” 母亲问道:“难说,张大爷这人别看平时好说话,但性子其实也挺固执的,尤其是对他这孙子,宝贝得不得了。” 父亲叹道:“尽人事,听天命吧,咱们作为外人,也只能好言相劝了,要能劝回来最好,实在劝不听……那也是没办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