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传奇

天接水,水连天,古老的运河牵挂着多少的情缘,诉不尽古今传奇,道不完娓娓佳话,有一个故事要讲给你听……

作家 花尾龙 分類 历史 | 23萬字 | 95章
第七十五章 新故事(二)
    话说杭州五年前来了一对新婚夫妇,他们从北方而来,定居于此,五年的时间,赤手空拳的打下了若大的基业,成为知名的船家巨贾。他们家的船队行船,不走海路,只走运河漕运,五年来,所行船队从未出过事故,安全性远近闻名。只不过这对夫妇,妇人身姿窈窕,堪称是一等佳人,美中不足的是,一张精巧可人的脸上居然留有一道疤痕,破坏了整体的美感,妇人常已面纱示人,给人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朦胧美感。

    这男人的脸上从眉头到下颚,一道伤疤划过了半张脸,见者无不触目惊心。有人还听说,这男人的背后还有两道鲜血一般的红艳胎记。

    这对夫妇是谁呢?当然是李秋明夫妇了。

    现在的李秋明可谓是富甲一方,凭借着对运河的了解以及天生对水的敏锐,干起了漕运这一行,五年的积累,买卖越做越大。从一个不知名的小子,成为现在人人都得称呼一声的李老爷……

    在这如诗如画的杭州小镇里安居乐业,过着咫尺往来,皆须舟楫的自在生活。日子过好了,可是李秋明的心中依然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总感觉有什么事情没有完成一样。

    从京城南下以后,李秋明耗费了两年时光将运河水

    系图绘制完成,并且在原有基础之上,更加的完善。此图完成之后,李秋明将其送给了潘季驯大人,因为他始终相信,潘季驯大人早晚还会东山再起。

    不过石沉大海,长达五年之久的时间里,丝毫没有听到过潘季驯被启用的消息。李秋明那一颗报效国家的热忱之心渐渐冷却……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小人物自有他的行善方式,李秋明将每年多赚的银子拿出来广济穷人,布善施粥,也成为杭州当地人见人夸的李大善人。

    李秋明过起了优哉游哉的安生日子,可是这个好日子如今去被朝廷来的一道命令所打破,当朝首辅张居正大人点名道姓的要他去京城,另有重要事务交给他来办。

    要是这道命令是高拱高大人发过来的话,李秋明二话不说便会只身赴京城。但是这张大人嘛……

    说实话,李秋明对他还是比较抵触的,毕竟自己与大奔入狱,便是拜这位张首辅与高拱斗法所赐。

    高拱在李秋明的心中一直都是一个正面角色,被张居正所斗败,张居正大权独揽,却颇有一番作为,不像是坏人所为,因此,张居正在李秋明的心中是一个亦正亦邪的角色,李秋明对他从来都是敬而远之。

    如今却接到

    了要他去京城的命令,说实话,李秋明的心中一直都是忐忑不安,吃不准他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夜深人静,临栏听雨,淅淅沥沥的雨声击打在房顶的瓦片上,却难以打消李秋明心中的忧虑。

    托着腮,一个人坐在花园中的小亭子里,聆听着滴答的雨声,在他的身旁,放着一盏灯笼,冷风吹过,灯火忽明忽暗。

    潘莲莲哄睡了孩子,打着油纸伞,带着一件袍子来到了院子中,瞧见了正在犯愁的李秋明,走过去,将袍子披在他的身上。

    “天冷了,当心着凉。还在为京城之事犯愁吗?”

    李秋明叹气点头。

    潘莲莲嫣然轻笑:“庸人自扰之,你能不去吗?”

    潘莲莲此话一出,李秋明登时一愣,是啊,糊涂了,自己有资格说一声不去吗?或者说,李秋明敢拒绝张居正吗?

    天下人谁不知道张居正是一个雷厉风行之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若是令他不爽的话,自己能得到好果子吃吗?

    本来自己是不冷的,分析完之后,李秋明不禁打了个寒噤……

    “看来,这京城我是非去不可了,事不宜迟,我明早就动身走了,家中的事务,一切就要有劳娘子了。”

    这一次进京是福是祸都不知晓,李秋明不敢轻易带家眷

    进京,还是留在杭州比较放心。

    潘莲莲点头。“夫君尽管放心,家里一切有妾身,一个人在外,一定要多多注意安全。”

    相比李秋明提心吊胆,潘莲莲倒是不觉得李秋明此番会有危险,反而觉得,应该是一件好事,而非坏事。

    堂堂的首辅大人,并不像是一个报私仇的伪君子,更何况,也犯不上跟李秋明这个无名鼠辈计较,所以,直觉告诉潘莲莲,此番进京,定是安然无恙,即便不是飞黄腾达,定然也是全身而退……

    这小雨越下越大,直到天明,依然没有停下的感觉,踩着晨风,牛皮鞋浸泡在船舱的积水中,下人打着伞,李秋明登上了进京的船舶,都是他自家的船队,自己人用起来放心。

    每年都要进京一次,但是每年在京城的时间都不会超过五天,京城给他留下了过于惨痛的回忆。

    一个人坐在船舱中,最忠心的奴仆小六子为他添茶倒酒,欣赏着沿途的运河风光。

    小六子是李秋明刚到杭州时候捡到的一个落难孤儿,一个人孤苦伶仃,心生恻隐之心的李秋明便收下了他,正好那个时候李秋明想自己做买卖,正是缺人手的时候,这小子别看年纪不大,可是做起事情来,颇有一股子机灵劲儿,灵气

    十足。

    李秋明从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活脱儿的一条“小鲤鱼”,从一个八九岁的毛头小子,五年的时光历练,现在成了李秋明的得力心腹。

    给老爷倒完酒之后,看着老爷怔怔的看着河水水面出神,心思活泛的小六子便明白了李秋明心中所想。便又拿过来一个酒杯,倒满酒水。

    “老爷,想必您又是在想大奔爷和二爷了吧?”

    小六子没有随着李秋明经历京城的那一切,也不知道李大奔和李秋生是何人,可是经常听李秋明回忆往事的时候说起过这段经历。

    在为老爷沐浴的时候,看着老爷健壮的身材上那一道又一道的恐怖伤疤,小六子心惊胆战,直觉告诉他,老爷绝对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这段故事的经历恐怕比老爷描述的还要惨烈。

    老爷还说过,二爷和大奔爷的骨灰并没有入土为安,而是洒进了这运河之中。若是葬在京城的话,每年祭拜都需要去京城,而撒在这运河之中,烟远水长,从京城到杭州都是水,睹河思人,李秋明就等于是时时的能够看到他们两个。

    李秋明没说话,端起小六子倒好的那杯酒,倒进了运河之中,随着酒水进入到运河的,还有李秋明眼眶中留下的思念泪水……

    (本章完)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