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急,不一定是冲咱们来的,你护好小兰,大不了咱们把东西全给他们,保命就行。” 他们带回来的东西,也就布匹和铁锅武器值钱,都是靠卖镜子挣来的,横财丢了也不可惜。 四人本来就是合衣躺下的,这会儿都爬起来,手里拿起了武器。 而喧闹声更响亮了。 听着动静,少说有百来号人,冲进了破庙里,还有呼喝声。 “去搜查看看!” “动作还不快点……要是……要你们的小命!” 听见刀兵声响,司娓娓低声对王大军说,“不像是流寇,应该是官兵。” 不是流寇固然好一点,但碰上了官兵,也不是什么好事。 这要是放在现代,碰上子弟兵,那司娓娓他们就可以放心地睡大觉,说不准还能蹭点吃喝啥的,可这是在古代啊! 就算是传说里最纪律严明的兵马,也难免会出几个害群之马,又没有录像和录音的,老百姓吃了亏上哪儿说理去? “大人,那边有火光!” 一名身着甲胄的军官跟着手下来到了后院,果然就看到了那低矮的厢房内,燃着火光,透过火光,能看到里头停放着马车,隐隐有几个人影。 “什么人?” “我们是过路的客商!” 发声的是个汉子,听着很是紧张,话音未落,便见门口走出来两个男子。 王大军跟古人打jiāo道的次数不少了,但他还是头一次跟官兵打jiāo道,还是在这种夜深荒凉的地方,再大胆也是忐忑不安的。 司娓娓也跟着出来了,她出城的时候就换回了男装,一路上从无破绽,因此也跟着出来,就是怕王大军应对不及,她能补救一二。 至于孔金顺和周小兰,他们俩不拖后腿就很好,还是别让他们出来了。 “见过将军大人,小人是本省客商,因回乡路过,在庙里借宿一夜。” 王大军和司娓娓两个人在古代世界呆了一个多月,礼仪啥的也学会了,这个时代平民见官,行鞠躬礼即可,用不着跪地行礼,不然两人得郁闷死。 那位将官目光如电,上上下下打量着二人,“可有路引?” “有的有的。” 王大军赶紧拿出他们伪造的路引,十分镇定坦然。 开阳县衙都被流民攻破,据说县衙的大小官员都被杀得没剩几个了,他们伪造个路引,又有谁能认得出来是假的? 将官就着火光看了看手里的路引,脸上的神情这才略松了松。 “你们是开阳县人氏?这是要回乡?” 王大军赶紧把在省城编的那一套拿出来,“听说皇爷开恩,下圣旨让三殿下领兵平乱,我们家乡的父老乡亲总算能脱离水火,盼来安宁日子,小人贩货到省城,赚了几个银子,就想着赶紧回去,看看还能不能寻到家乡亲人。” 那将官的脸色又好看了些。 原因无它,他便是三殿下帐下的将官,跟随三皇子出征平定东安省南之乱。 开阳县城就是南五县之一,虽不是大乱之源临河县,但也被流民劫掠一空,平民流离失所,不是加入贼寇,就是变成流民四散奔逃。 这会儿虽然还没到南五县,就听到南五县乡民对三殿下的感恩怀德,自然是心里滋润的。 “你等且放心,我大泰军不日即到南五县,匪乱自然就平了……” 这两个不过是小小客商,他当然没必要说在前殿歇息的正是三殿下。 “多谢将军和各位军爷不辞辛苦,解民于倒悬,小人不知大军将到,就冒然在此歇脚……还容小人等收拾腾空屋子出来。” 将官目光一斜,就看向了说话的另一人,这人说话文绉绉的,大概肚子也有点墨水。 说起来这个破庙既然被三殿下占了,周边自然是要清场的。 这几个商贩倒也知情识趣。 “哦,你们临来时,可路过青羊村?” “大人说的,可是顺着山势的官道上路过的一个小村子?村口有巨石,像头山羊的?小人今次为了赶路抄近道,就没走官道,而走的山背的小道。” 说到这儿,司娓娓有点明白了。 这官兵的大批人马为啥要夜间急行了。 因为青羊村出事了呗! 之前司娓娓不是放出无人机,临高远望么。 她这一望可不要紧,就发现在青羊村上空,盘旋着大片的乌鸦。 这可不是什么好预兆。 只能说明青羊村遭遇了什么可怕的事,死了很多人。 司娓娓只是个小村长,探路小队加上外来媳妇也才四个人,当然不会专门走青羊村来个特别研究倒底发生了什么,所以宁愿走崎岖得多的小路,也要绕过青羊村。 这支军队深更半夜的赶路,一定是本来打算宿在青羊村,结果到了青羊村才发现不对,又急急忙忙地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