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九门

徽班传人王长青,以弱冠之龄子承父业,联合扬州各戏曲班主沿京杭大运河北上,自正阳门开始演出,连转京师九门,名扬天下,成为一代戏曲宗师。

作家 东一方 分類 历史 | 24萬字 | 81章
第67章 白身变举人
    对于乾隆的愉悦,王长青能感受出来。毕竟他刚才所说的一番话,就是单独针对乾隆的。这样的话语,只能在乾隆的面前说。

    如果在王长青知道乾隆身份的情况下,都无法让乾隆龙颜大悦,那就太失败了。

    王长青收敛心神,整理好心中思路,继续道:“第五个好处,在于开科取士,为国抡才。正常的科考取士,流程长,且不容易,堪称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金榜题名的人,是少之又少。”

    “偏偏江浙一带不同,这里文风荟萃,有太多太多的名士,也有太多太多满腹经纶的人。”

    “通过科考,未必能让这些人一展才华。”

    “皇上南巡,沿途接见士人,接受他们的诗文,接受他们的策论。通过这些方士,挑选江浙一带的有才之士,能为国家挑选无数的人才。”

    “皇上了解到江浙士人的情况后,增加生员录取的名额,让无数没能金榜题名的士人,得以一展才华,可谓功在社稷。”

    王长青侃侃而谈,言谈中,似乎是流露出对乾隆高瞻远瞩的敬仰。

    恰是如此,乾隆更是欢喜。

    在他身份没有表露的情况下,听着人夸赞的话语,心里面真是太舒服了。

    乾隆迫不及待的问道:“第六呢?”

    王长青说道:“加恩士绅!”

    “但凡有功于社稷的士绅,为国出力的士绅,皇上南巡途中,尽皆封赏。如此加圣恩雨有功之人,有德之人,天下士绅,尽皆颂扬皇上的恩德。”

    “如此,天下士绅归心。”

    王长青表情笃定,一副认真的神态,道:“皇上此举,可谓有大功。”

    乾隆捋须道:“有理,有理!”

    纪晓岚站在一旁,嘴角轻微的抽了抽,但他的表情瞬间就恢复了平静。他忽然发现,王长青这小子,虽然是年轻,但论及拍马屁的功力,比他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恐怕就和砷能比一比。

    不过论及了解乾隆,普天之下,真正能摸透乾隆的人,也就是和砷一人了。

    乾隆继续道:“第七呢?”

    王长青继续道:“第七个好处,彰显国威,尽显大国气度。皇上每一次南巡,都会前往南京,祭拜前明的帝陵。此举在小子看来,一方面是公开祭奠,彰显大清的浩大气度;另一方面,则是昭告天下,大清远超前明。”

    这话说出来,王长青自己,都有些尴尬了。

    实在是牵强。

    “好,好,说得好。”

    乾隆连连抚掌称赞,尽是赞许。

    “呼!”

    王长青看到了乾隆的神情后,松了一口气。他心头暗想,总算是把第七点蒙混过关,他对于自己的提法,怎么都觉得牵强,没想到,偏偏这话倒是有效果。

    只剩下一条了。

    王长青顺势继续道:“第八条好处,皇上南巡,是萧规曹随,遵循圣祖

    康熙爷的先例。康熙爷在世的时候,也曾经数次南巡,以稳定大清的天下。咱们乾隆爷南下,理所应当。”

    “哈哈……”

    乾隆终于是忍不住了,放声大笑起来。

    笑声中,尽是赞赏。

    这一次南巡,从北京到扬州来,王长青的话,是最让他暖心的,也是最合他心意的。想到朝中的一个个大臣,都是开口谏言,都反对他南巡,没有一个人理解他的良苦用心。

    想到这里,乾隆便很喜欢王长青。

    这小子,很是有才。

    乾隆笑罢后,道:“王长青,听老纪说,你虽然是唱戏,但才学和学识都不差。既然有才华,为什么不参加科考,而是一心扑在唱戏上呢?”

    纪晓岚一听,暗道王长青的机会来了。

    只要王长青说好了,得了乾隆的青睐,参加科举的事情,便会非常的轻松。

    王长青微微一笑,说道:“黄大人,家父王景兴,一辈子都在唱戏,都想要振兴庆余班。去年家父过逝的时候,临终之际,曾给长青提了两个请求。”

    “第一,振兴庆余班。”

    “第二,参加科举。”

    “在父亲病逝后,长青便想着,先完成家父的遗愿,所以全力以赴的振兴庆余班。索性得了诸多前辈的提携,庆余班很受欢迎。”

    王长青道:“到如今看来,家父临终的第一个愿望,已经是达成了。接下来,长青也会着手温习书籍,参加朝廷的抡才**。”

    乾隆颔首道:“有孝心,是好事!”

    乾隆本身,就一直以孝顺自居,这是他很得意的事情。对孝顺的人,很是赞赏。听到王长青的话,乾隆愈发认为王长青这小子,是一个值得提携的人。

    王长青道:“黄大人谬赞了。”

    乾隆道:“你有小心,也有进取心,有心参加科举,朕成全你。”

    “啊!”

    王长青一听到‘朕’这个词的时候,登时就吓了一跳。

    “皇上,草民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长青蹭的站起身,一副慌张的模样,然后在乾隆的面前跪下。

    乾隆刚才说出‘朕’这个字,本就是故意的,是故意要吐露身份,他捋须一笑,道:“哎呀,没想到一高兴,就忘记了现在的身份。罢了,快起来吧。”

    “谢皇上!”

    王长青似乎是有些语无伦次,站起身道:“皇上能来庆余班,真是庆余班天大的荣幸。此次过后,长青定当把这个院子封存保护起来,不让任何人踏足。这是皇上涉足过的地方,不容其他人进入。”

    “过了,过了。”

    乾隆连忙道:“不必如此,不必如此。”

    对于王长青的恭维,乾隆心头是无比的欢喜。

    顿了顿,乾隆道:“王长青,接旨!”

    “草民接旨!”

    王长青立刻又跪下,再度跪在乾隆的面前。

    乾隆说道:“王长青忠孝两全,才

    学出众,朕赐你举人之身。朕希望,待来日金銮殿上殿试,能有你王长青的一席之地。”

    “皇上隆恩浩荡,草民谢恩。”

    王长青叩头行礼,脸上多了一抹笑容。

    这一遭,他是真赚了。

    说了一番逢迎的话,就得了乾隆的钦赐举人身份,无异于减少了王长青很多的弯路。尤其这举人身份,是乾隆钦赐的,足见乾隆对他的器重。

    这样的情况下,在扬州城内,就算是其他官员,想要对付他,也得掂量掂量一番了。

    这就是权势的好处。

    王长青起身道:“皇上,抵近中午了,您留在戏园子,吃一个便饭怎么样?”

    “不了,朕得回畅春园了。”乾隆摇头道:“今天中午,朕还有些政务要处理。王长青,你很不错,朕希望你,不要骄傲,要继续努力,明白吗?”

    “皇上教诲,长青铭记于心,不敢忘怀。”

    王长青躬身应下。

    纪晓岚忽然道:“皇上,您到了庆余班,一方面是体察了民情,另一方面也挖掘了一个年轻俊杰。皇上亲临,这是多大的事儿啊,对戏园子来说,就是顶天的大事。不如,皇上再留一个墨宝,赠送长青几个字,也算是对王长青的砥砺了。”

    “好!”

    乾隆没有任何犹豫就应下。

    乾隆有一个喜好,他喜欢题字,喜欢四处留下墨宝。

    按理说,纪晓岚让乾隆题字,这事儿也是有些犯忌讳的。因为涉及到乾隆的题字,这字落在王长青的手中,不啻于多了一柄尚方宝剑。

    字就是权利,更是震慑。

    偏偏,乾隆的脑子,不会往这方面想。

    他就觉得,题字很好。再者,乾隆本就欣赏王长青,认为王长青是他的知己,所以纪晓岚一提及,他就毫不犹豫的应下。

    王长青连忙就去书房中,拿来了笔墨纸砚。

    一张上等的宣纸,铺在桌上。

    然后,王长青快速的磨墨。

    乾隆提笔蘸墨,思索了一番后,便写下了‘忠孝传家’四个大字,然后又落款,盖上了他的印章。如果仅仅是题字,倒也没有什么,关键是乾隆直接盖上了他的皇帝宝玺,这‘忠孝传家’四个字,便具备了无比沉重的分量。

    “谢皇上,谢皇上!”

    王长青再度撩起衣袍,又是跪在了地上行礼。

    乾隆摆了摆手,搁下毛笔,说道:“做人,不可忘本,不要忘了初心。起来吧,朕走了。”

    “谢皇上!”

    王长青起身,眼见乾隆往外走,他走在前面带路,等送走了乾隆和纪晓岚后,王长青才回到了戏园子中。这时候,江芷走了过来,问道:“青哥,怎么样了?”

    “大喜,大喜!”

    王长青心中,也是有些激荡。

    不枉费他耗费心思,想出了八个好处,以忽悠乾隆。最终的结果,的的确确,是真正拿到了好处,甚至这好处太大太多了。

    (本章完)

    搜索【看书助手】官方地址:
百万热门书籍终身无广告免费阅读!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