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芳华

他带着三百名亲信返程,却被奇门阵法困在一处深山老林,七天七夜走不出去,身边的人不停死亡,人心惶惶。一个骑着骡子的少女,闯入阵中,轻松将阵法破除,救了他和他下属的性命。他望着少女娇嫩的脸,懊恼的说:“怎么我的姻缘来得这样早?她看上去不满十五岁,要娶她...

第72章
    她说有八分好,那就是十分好了。

    五姑娘的母亲闻氏,当年是被邬家退了亲的,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这事。说起来,到底不光彩。颜二夫人又叹气。

    老夫人也微微蹙眉。

    假如颜浧在定亲之前,露出半点风声,颜家一定会极力阻止他。

    陆其钧的女儿,真不是良缘。

    陆落身份上不能细说的东西,着实太多了,会让颜家难堪。

    且不说闻乐喜是个太监,此事有关声誉,单说陆落的母亲闻氏,当年被退亲,而后再嫁陆其钧,就是改嫁,名声不好。

    当初,闻氏与邬家定亲,是邬家老太太首肯的。

    邬家老太爷是个名宿,平日游山玩水,拜师求学,不怎么沾家,是个风流才子。

    他儿子定亲,邬家老太太寻不到他的人,也没告知他。结果定聘之礼下了,邬家老太爷却听说了,火速赶到京里。

    行莫丑于rǔ先,而垢莫大于宫刑!闻乐喜的侄女,怎能进我邬家的门?老祖宗的颜面还要不要?邬老太爷大骂。

    他是个读书人,讲究气节,觉得娶太监的侄女,是侮rǔ门风,败坏清誉。

    他甚至闹到了皇城。

    闻乐喜也生气:明明是你们邬家求娶的,又不是我bī你们的

    但是闻氏知耻懂礼,她把邬家的定聘之礼全部退了,不叫邬家为难。

    邬家那位公子不肯,跑去闻家门前跪了,求闻氏回心转意。

    后来他被邬家的家奴拖回去,打断了一条腿,关了起来。

    闻氏是太监的侄女,原本就让很多门第望而却步,没人愿意丢这个脸,去和宦官结亲;而她又被迫退亲,成了改嫁之人,这下子就再无人问津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她才嫁给了陆其钧为继室。否则凭借闻乐喜的地位,总有些不要脸的寒门士子,愿意娶她为原配嫡妻的。

    陆其钧不知是怎么想的,竟然愿意娶闻氏。

    不过,听说当年陆其钧也是下了苦功夫,请了闻家的一个同乡去说媒,再三求亲。

    而闻氏的父母正苦恼女儿的婚事,特别是闻氏的母亲,整日以泪洗面。后来,陆其钧去求亲,明知是继室,闻氏的父母再三考虑之后,没问过闻乐喜,怕再次被搅huáng,就定下了陆其钧。

    闻氏似乎不乐意,隐约听说她还投缳自尽,好像都闭气了,后来才被救过来。

    到底怎么回事,外人不清楚。

    正是因为这门亲事,不管是同僚还是同窗、同乡,都觉得陆其钧这个人德行有问题,是个不择手段的,对他敬而远之。

    陆其钧名声就臭了。

    当时闹得挺凶的,闻乐喜也是颜面扫地,而先帝对邬家也很生气。

    和闻氏定亲的那位邬公子,早年就考中了进士,选了翰林,在翰林院任职,聪明英俊,前程无限。

    他不需要闻乐喜的提携,故而他看中的,只怕是闻氏的人品。喜欢人家姑娘,却生生断了,他也是痛不yù生。

    后来因为此事,先帝对他不满,将他打发去了荆湖南路去做官。

    他仍是废了一条腿,没接好。

    再后来,邬家合族也搬离了京师,回他们老家去了。

    前年还听说,那位邬大人上京述职,旁人问起他的事,他说自己无妻无妾,无儿无女。不知和闻氏是否有关,总之听起来颇为唏嘘。

    颜二夫人也是因为这件事,看到闻氏就好奇多打量了她几眼。

    第039章使坏

    大周朝重文轻武。

    颜浧在永熹侯府,并不算是受重视的孙儿。甚至可以说,老侯爷和老夫人不太疼爱他。

    颜浧的父亲当初从军,就受到了他祖父严厉的训斥。

    如今,颜氏合族的富贵荣华,靠的不是颜浧父子的战功,而是整个家族的文臣,以及天太皇太后。

    颜浧从小跟他外祖方家比较亲,对祖父祖母很生疏。他父亲战死之后,他母亲一蹶不振,没过多久也跟着去了。

    打那之后,颜浧就更只与方家亲近。他每次回京,几乎只到永熹侯府请个安,然后就去方家。

    现在,颜家的老侯爷年纪大了,已经卧chuáng多年,不会管这些事;颜老夫人管不了颜浧,对他不抱希望。

    颜浧的婚事,颜家觉得不好,却也认命的接受了。

    更准确的说,他们没怎么当一回事。

    颜浧的父亲去从军,永熹侯就一直没请封他为世子,着实对他失望透顶。而后他战死了,永熹侯第二年就请封了颜浧的二叔为世子。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