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当年真相 虽然姜超和林晓佳两人早有预感,但是当报仇两个字,从谢文欣嘴里说出来的时候,他们两个还是吃了一惊。 “报什么仇,为什么报仇?” “为了她母亲,宋爱玲。” 林晓佳倒吸一口凉气,“难道说,当年宋爱玲惨死的事情,还另有内情?” 谢文欣点头。 “老院长……老院长死的那天晚上,我就在现场!” “什么?” 病房里的气氛骤然凝固。 宋爱玲的死,至今都是悬案。 这件事姜超两人曾经详细调查过,只是从档案里,看不出丝毫的线索。 谁又会想到,当年惨案的目击者,一直都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 “说吧,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谢文欣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终于说出了那个可怕的夜晚,发生的所有事情: 那年,她十五岁。 福利院的那场大火之后,无数的孩子,连最后一个栖身的地方都没有了。 在他们眼中,福利院就是他们的家。 可是现在,福利院被烧成了平底,家已经在大火中焚烧一空。 他们原本就是孤儿,现在,连最后的希望都没有了。 所有人都沉浸在一种哀伤的情绪当中。 可是谢文欣却不一样,福利院对她而言,就是一个噩梦。 在噩梦里,她每天面对的是披着人皮的恶魔。 她迫切的想要离开那个地方,想要离开宋爱玲的魔窟。 可是没想到,就在天使堂福利院的孤儿们被分流前夕,谢文欣和其他几个女孩子,被老院长宋爱玲留了下来。 她把他们接到了一栋崭新的别墅里,并承诺,会给他们新的生活。 所有的人都信以为真。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谢文欣意识到,噩梦并没有就此结束。 之前,在福利院的时候,宋爱玲在做那种见不得人的生意的时候,还遮遮掩掩。 可是搬到这里以后,她已经变得肆无忌惮,明目张胆了。 那些曾经的孤儿,那些可怜的少女,在她眼里,根本就不是一个和她平等的人。 她们是她的摇钱树,是她赚钱的工具。 宋爱玲根本就不在话她们的死活,她只想榨取她们身上的最后一丝价值,把她们变成无数张带着血腥味的钞票。 在经历过无数可怕的夜晚之后,身体在变得冰冷和麻木的同时,她们心中积压已久的怒火,终于开始爆发。 她们计划着、商议着,谋划着可以逃出这个魔窟。 终于,在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晚上。 当所有人都悄然进入梦乡的时候,几个女孩子终于将她们的谋划付诸了行动。 宋爱玲长年服药,于是,早在夜晚来临之前,她们就将安眠药掺杂在了她服食的胶囊当中。 半夜,当宋爱玲睡的昏昏沉沉的时候。 几个女孩子,终于悄悄摸进了她的房间。 她们从她手中偷到了钥匙,按照原计划,她们可以打开别墅大门,就此逃离这里。 可是,当她们看到那张熟悉的脸的时候,几年以来,积压的怒火、心中的愤恨终于再也压制不住,彻底爆发了。 她们将宋爱玲捆绑起来,用凉水将她泼醒。 当宋爱玲睁开眼睛,发现自己的处境的时候,她的第一反应居然不是害怕,而是愤怒。 她大声的辱骂着、诅咒着,威胁她们将她放开。 在她眼中,这些女孩子只不过是任她凌辱的对象。她们没有尊严,更没有胆子跟她作对。 可是这一次,她错了。 她不知道,人在被折磨、被凌辱之后,会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是丧失尊严,任人摆弄。另一个就是彻底爆发,化身成恶魔。 而眼前这几个女孩子,无疑是属于后者。 常年的压榨与凌辱,让这几个十几岁的孩子,变得无比的愤怒与残忍。 魔鬼的角色,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此刻,就在宋爱玲的面前,这些昔日里任她凌辱的小女孩,终于变成了跟她一样的魔鬼。 于是,整个过程变得极度的残忍。 当她们的怒火得以宣泄之后,宋爱玲几乎被折磨得不成人形。 可是即使这样,她们依然没打算收手。 在愤怒与狂欢中,不知道是谁,提议要看看宋爱玲的人皮下面,究竟是怎样一副魔鬼的面孔。 于是,她们找来餐刀,在宋爱玲的痛苦和哀嚎声中,将她脸上的皮一点一点地剥离了下来。 最终,宋爱玲被活活虐杀。 而这些孩子,则带走了人皮,从此消失在了茫茫的人海当中。 因为宋爱玲软禁她们,本身就是一件见不得光的事情。 所以,很少有人知道这栋别墅了住着什么人。 出了宋爱玲之外,周围的人几乎都没有见过这些曾经生活在这里的这些女孩子们。 所以,当血案发生之后,警方的调查难以推进,案件最终不了了之,成为了悬案。 宋爱玲万万没有想到,她的心机、她的谨慎,最终铸成了埋葬她自己的坟墓。 而且,一丝的线索都不留。 谢文欣的语气低沉、沙哑。 当她用一种近乎冷淡的口吻讲述那个可怕夜晚的时候,就连姜超这样的老刑警,也不由得打了一个激灵。 他也曾去过那栋别墅,可是谁又能想到,就是在那座不大的房子里,居然发生过这么惨烈的事情。 谢文欣的讲述戛然而止。 现在,即使她不说,姜超也已经明白,刘云树为什么会回来。 他是为自己的母亲报仇来了。 当年,宋爱玲惨死,凶手逃遁,档刘云树知道事情的真相之后,是何等的愤怒。 所以,他要报仇,他用同样剥皮的手段,将当年母亲受过的折磨,十倍百倍地奉还给这些人。 他或许从来就没有反思过,宋爱玲的死是她自己一手造成的。 她将那些女孩子变成赚钱工具,让她们承受非人的折磨。 她才是真正的魔鬼,她才是那个真正需要下地狱的人。 现在,魔鬼被反杀,受害者成了施暴者。 这件事的对错,已经很难用常理来判断了。 姜超长长地呼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