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赵凤霞问。 “走了。” 王学才直接躺在院子里的摇椅上。 “你一直心疼镇上庄稼,现在国家扶持是好事,你能帮就帮着点……”赵凤霞劝解道。 “帮,我怎么帮?我没这老脸!” “都二十年了,镇上也没人怪你。” “他们不怪我,我也不能倚老卖老!” “唉……”赵凤霞去厨房里做饭。 王学才看着院子里的小鸡,思绪回到了二十年前。 萍水镇地处长龙镇东南部,这里以山地丘陵地带为主,镇子有80%都是山区。这里大山多,经济条件十分落后。那时他是萍水镇镇长,为了发展镇子经济,他去市里面学习,后来号召全镇种植花生核桃。 村民生活水平高了点,但依旧是贫困落后的代表。当时有人提议凿山挖煤,把有矿有煤的地都挖了。 他农民出身,当了一辈子农民,凿山挖煤就像在他身上挖洞一样。而且把山都挖了,以后去哪种地?以后村里没粮食怎么办? 当时有不少人给他做思想动员,他固执的不同意。 后来镇长选举,经过全镇村子投票,他被投了下来。 新镇长有新思想,调查完全镇资源,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不到一年,全镇经济比以前五年还要高。不到十年,萍水镇成了整个市的示范镇。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老了。 现在新时代,挖矿挖煤有出息,外出打工有出息,走出大山有出息。 山区已经不适合年轻人了,年轻人也不应该扎在山里受累受苦。 现在国家扶持种植。他要怎么动员?让外面的年轻人回来?让他们这群老家伙去地里挥锄头? 他在萍水镇呆了一辈子,但不得不承认,他被时代淘汰。 种地被时代淘汰。 他二十年前决断错误,二十年后不能再犯相同的错误,让人戳脊梁骨。 第二十九章 “今年全民耕种任务, 只有七十一个乡镇正在进展……” “粮食危机是场硬仗,咱们一定要调整政策,做好灾前准备。” …… 一月二十三日, 刘文胜疲惫的走出特殊会议小组。现在距《龙夏冬季种植补贴》颁布了一个月,但种植推进的并不理想。 1,龙夏虽有各种补贴政策,但补贴和种植收益不敌外出工作等收益。 2,人力种植成本高, 有不少地区没有机械化条件。 3, 冬季种植条件不达标。 …… 这些问题是龙夏一直存在,不能靠一份《冬季种植》就能迅速转变。 “希望这次土地流转政策有用……”宋岳山跟着出来。 所谓土地流转, 就是以转包租赁入股等形式从农户手中取得土地使用权, 政府和承包企业种植,这样一定程度扼制了抛荒,也能使农民取得收益。 两人聊了一会,刘文胜问:“周院士没来?” 周远恒是风山研究小组组长,以前会议都是第一个到场。 “都一周没出实验室了。” 宋岳山摆了摆手。这半年, 周远恒带着团队研究系统小麦和本土小麦杂交,现在基因编辑取得了新的突破, 只是具体情况还没公布。 “唉。”刘文胜重重叹气。 现在时间紧任务重, 当天下午, 龙夏给各地下发文件:《关于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及水利循环系统检修》。 按照秦云提供的消息, 要是真有全球性酸雨,那么酸雨危害将体现在以下几点—— 1,腐蚀全球植物。 2, 腐蚀土壤, 减少土壤肥力。 3, 腐蚀大江大河,影响居民用水。 4,…… …… 全球酸雨是毁灭性的,但任何毁灭都需要一个过程。龙夏现在能做的就是跟时间赛跑,在酸雨之前做好基础建设和大规模囤粮。 【3027年1月23号,龙夏农业部颁布《关于加大龙夏土地流转力度确保耕地种植政策》……】 当天晚上,最新政策登入《新闻联播》,整个联播全是土地方面的整改信息。 龙夏新闻:“《关于3028年粮食种植及农业储备》。” 龙夏日报:“居家忙,工作忙,政府帮你来种田!” …… 在龙夏联播结束的半小时里,《龙夏新闻》《龙夏日报》等主流媒体相继转发土改政策。 “这几个月都是粮食新闻。”长龙县农业家属楼,妻子看着《龙夏新闻》,调侃问道。 刘玉明是农技部组长,这段时间一直在乡里折腾,连带她也关注农业新闻。 “新下的政策?” 刘玉明很敏锐的打开手机—— “现在省里下硬性指标,要各镇耕地面积达到70%。” “县里面已经开会,决定加大土地投入。” “至少得30%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