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想着,便见着一身穿白袍的年轻人半束玉冠,披散着脑后的长发,自楼梯慢慢上来。待他出现,在场众人皆起身,与云中王见了礼。 云中王回礼,笑道:"诸位不必客气,今日我与诸位一般,皆是听曲人。"他说着,随着林梦蝶一道走到了主席上。 云中王风姿优雅,缓步走向自己的位置,眼角的余光却落在了四周。待目光扫到了钟离朔的身影时,他脚步微顿,目光投向了坐在角落里的钟离朔身上。 钟离幕的目光下挪,将视线落在矮了钟离朔大半个肩膀的苏合身上,笑道:"世子竟然也来了么。" 众人的目光随着钟离幕转移,一起落在了苏合身上。这位年幼的溯北质子竟然会出现在这样的场合,着实令这些不问政事的曲艺大家有些好奇。苏合感受着四周的目光,有些不自在地想要往后挪。钟离朔注意到了他的小动作,伸手抵在了他的腰上,轻轻扶了一把。 似乎就是这么点微末的支支撑,却让饱受人群目光的苏合获得了莫大的勇气。他挺直腰杆,板起一张严肃的小脸,言道:"见过云中王,我听闻今日在此处有庆国绝音,便跟着过来了。" 他稚嫩的声音很是有力,钟离幕微楞,随即轻笑:"这么说今日世子也是听曲人,世子有这等心思,想来在源州过得很好,如此甚好。" 融入文人墨客里面,的确是融进源州城最好的办法了。 钟离幕落了座,又将目光落在了钟离朔身上。似乎是注意到了这一点,钟离朔回眸,与他颔首,便算是打了招呼。晓得对方已经注意到自己的钟离幕,不知为何竟觉得有些开心。他想要再说些什么,又念及今日的场合,不好开口于是作罢。 待所有人都落了座,主持这场披露会的弘文馆程文先生站在了阁中,朝座上众人施了一礼言道:"各位每年都在chun风一度楼聚首一次,想来也是十分熟悉了。今年还是与往年一般,诸位都拿出自己的新曲来评评。那么按照规矩,就孙先生先来吧。" "来啦来啦。"孙先生抱着自己的琵琶来到厅中,言道:"老朽自觉此曲乃是我近年来最好的一个作品,就给你们饱饱耳福。"说完,孙先生还哼了一声,抱着琵琶盘膝坐下。 指尖落在弦上,动人的曲声便从琵琶中溢了出来。不需要过多的赘言,披露会就在这一曲中开始了。 所谓的披露会,不过是源州城以及各地的曲艺大家聚首同乐的一个宴会。每一年的chun夏,这帮才华横溢的大家都会在chun风一度楼聚首,为彼此弹奏自己新近的曲子。 这只是一个小团体为了兴趣而开始的宴会,却不曾想继续了好多年。林梦蝶加入这个披露会不过两年,此刻他特意坐在了钟离朔身边,言道:"这披露会,不只是昭帝的那首曲子,也有各大家的新作,怎么样,悦耳动听吧?" "嗯。"钟离朔点点头,一路听了下去,手指落在膝上轻轻敲打,为这些美妙的声音动容。 这是一个献曲大会,亦是知音人jiāo流之会。孙先生一曲后,钟离朔便见到各位大家纷纷发言,指出曲中之意。这样的氛围钟离朔很喜欢,可碍于身份她没有插嘴,只能听大家们各抒己见。 钟离朔心想,以后要是有机会,她也想带着曲子来参加披露会。 孙先生的曲子后,有一位先生开始奏起了琴音。这位先生原先的风格恢弘大气,但这首新曲却是缠绵多情。 一曲过后,席上众人纷纷言道弹琴之人chun尽还在思chun。弹琴先生呸了一声,言道他还在chun日里,抱着琴就回到了席上。 气氛渐浓,到林梦蝶的时候,乃是最后一曲,气氛达到了顶点。 此前就与诸位大家打过招呼,说曲子是个惊喜的林梦蝶,此刻受到了众人的邀请。林梦蝶笑笑,在嬉笑中淡淡应了一句:"别急,就来了。" 他说着,手握尺八,离开了席位。 林梦蝶跽坐在人群中,握着尺八方到了唇边,一缕曲声幽幽地响了起来。 像是在一个晴朗的午后,微风chui过时分,一名清俊的少年站在阳光下,于江边chui起了送别的曲子。 他仿佛在说着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里,所有值得怀念的事情。告诉听曲之人她一切都很安好,只是离开之后会很想你。 浅浅的,暖暖的,又带着一缕哀伤。 钟离幕霎时间被这缕温暖的尺八抓了过去,时光好像回到了十多岁那年的云中王府里。 比他高挑的少年站在阳光下,望着晴空chui奏着这一首曲子,仿佛在眺望着再也回不去的远方。这首曲子,在钟离幕尚小之时,早已经听过了无数遍。钟离朔曾在他耳边chui奏了无数次曲子,此刻再一次于耳边响起。 他记得钟离朔chui奏的模样,此刻望着台上的林梦蝶,泪水竟不知不觉地溢满了眼眶。不只是钟离幕,所有沉浸在曲子里的人,都在为这曲离别里的思念动容。重复的旋律里,渐变的曲调中,这首曲子不知不觉就到了尽头。 林梦蝶一曲毕,深觉获得一知音人的钟离朔轻叹一声,忍不住为他鼓起了掌。所有人都还在沉浸于这曲温暖又哀伤的韵味中,却听席上传来了一声轻轻地疑问:"这曲子,林先生是从哪里得来的?" 不明所以的大家看着问话的钟离幕,心下疑惑,这曲子难道不是林梦蝶所做的吗?他们这样想着,却看见云中王那张一直以来都很风流俊俏的脸难得的严肃了起来。 第51章 云中王的问话一出,引来了众人的目光。林梦蝶仰头,对上了云中王犀利的眼神,淡淡言道:"云中王有此问,不知道是否听过此曲呢?" 钟离幕瞳孔一缩,紧张地问:"我听过,但作曲之人并未留下曲谱,你是怎么知道这首曲子的?"这是一首钟离朔迟迟不肯谱出来的曲子,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林梦蝶闻言一笑,他扫向了四周,望着满目期待的众人的人朗声道:"云中王此言,令在下今日本要与诸位商讨的事情有了结论。诸位,这是我因缘际会之下偶得的曲谱,方才有云中王一言所证,我可认定此曲作者乃是前楚昭帝。" 他话音一落,引来了众人纷纷讨论。在座众人没有人会对昭帝陌生,因着她在尺八上的才华,许多人都曾听过她的曲子。他们这群人并不喜欢将见鹿公子钟离朔称为昭帝,更多的是愿意称她为昭明太子。 因为钟离朔在源州扬名,正是身为太子的那段时期。 "昭明太子还有曲子面世?" "这曲子名叫什么?你从哪儿来的曲谱?" 他们将问题一一抛给了林梦蝶,处在众人之中的钟离朔,看着这群自己曾经很欣赏的大家如此在意她,心下感慨万分。不曾想,自己竟还有能令人记住的东西,看起来将这首曲子谱出来是很应该的。 她这么想着,处在中间的钟离幕却在脑海里炸开了一片,"你见过原谱,那你可知这曲是在何时谱成的?" 他看着台上的林梦蝶,又问。林梦蝶仰头,笑着回答:"是元和三年所作,诸位也听过了,此乃一首包含思念于叮咛的曲子。想来,是昭帝为庆皇所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