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时不知道的是,这会qiáng化班的老师也在班里讲排名的事。 这次月考的成绩一出来,不仅是普通班的老师不满意,qiáng化班的老师们其实也不满意。 虽说qiáng化班基本包揽了年级前几十名,但这次的试卷难度完全没让qiáng化班和普通班之间拉开差距,至少离qiáng化班老师们的要求有些远。 “这次总分你们还算考得不错,但是语数外单科成绩,语文和数学的第一名在隔壁1班,英语的第一名在11班。”qiáng化班班主任直接把成绩在背投上发了出来,“再看看三科排名,语数外前十我们班就三个,1班四个,还有三个都是普通班的学生。” 2班的学生直接可以看到老师贴出来的语数外三科排名。 虽说Z中现在每次月考后都直接排五门的总成绩,不过高考里选修的两科毕竟是算等级的,重中之重还是语数外三科,分数的高低决定了他们能去哪所大学。 张常翼不可置信地盯着屏幕。 他在屏幕里看到了什么? 纪时也在年级前十里,还排在第7? 张常翼回忆了一下,他记得纪时在9班,难道有同名同姓的人?他上次和纪时见过一次,纪时怎么说来着? 纪时好像说……他在11班。 但是……怎么可能? 初中的时候纪时成绩和他差不多,但每次考试都考不过他,后来他进了qiáng化班,纪时去了普通班,两人间的联系少了,不过他也听别人聊过纪时,说现在纪时的心思完全不在学习上。 对上纪时,张常翼难免有种优越感。 但在竞争力激烈的qiáng化班,张常翼的排名基本都在班里3、40名,不是倒数,但是排名怎么也上不去,就算他想尽一切办法把分数提上去,可班里永远不缺少比他进步更快的人。 纪时的成绩怎么突然就上去了? 而且他排名没到最前面完全是因为语文少了点,但就算这样,他语数外三科的成绩也够可怕了,就算在他们qiáng化班也绝对是前几。 “你听说过纪时吗?11班的。” “11班我只知道姚蒙,纪时还真没听说过,这人是不是突然蹿出来的?” “其实也不是,我之前注意过他,他上回语数外好像就能进年级前20了,不过物理和化学两科成绩太差,所以总分排名不靠前。” “普通班也有这样的人啊。” 不少人在小声讨论着纪时的名字。 qiáng化班的学生在Z中虽然有独一份的优越感,可对普通班那些排名靠前的学生他们还是很关注的,高一结束的时候,qiáng化班会从普通班抽几个学生,以补足选择文科的学生空下来的人数,到了高三qiáng化班的人数就稳定了。 哪个班的谁谁成绩好他们也知道,也会把对方当成竞争对手,毕竟往年Z中也有普通班学生考清京的实例,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张常翼听着纪时的名字被其他人提起,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 纪时原本一直在他后面的,突然就冲到他前面去了,哪怕纪时物理和化学两科的分数不高,五门总分不一定比他qiáng,可他总是觉得不太开心。 他在2班也就是个小透明的角色,就算这样,在同一个乡镇出去的毕业生里,他也是绝对的佼佼者。 出于这种想法,张常翼特意没提自己和纪时认识这件事。 …… 一节语文课上完,老师不仅没讲到作文,连古诗词鉴赏都没讲到,下午第二节又是物理,加上上午讲的一点内容,物理老师好歹讲完了一整张卷子。 等到了晚自习的时候,他们班同学基本都知道自己的班级排名和年级排名了。 纪时好歹第一次进了他们班前10,排第4,主要是物理和化学拖了后腿,年级排名他正好在100名,比起上次足足爬了200多名。 这个成绩也很激励他自己。 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回报,但他收获到的回报却比自己的期待要大得多。 第44章 打球 关于饮料和娱乐 一次月考,纪时又收获了满满当当的五套试卷,他用订书机订好,和上次月考的试卷夹在一起。 老师们讲起月考卷也比平时更有动力,纪时感觉每次月考之后都能汲取到更多的知识。 当然,分数同样也是他的动力所在。 从学校拿到的100块则被纪时夹在笔记本里没有花,他就当是激励自己的纪念,因为他也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拿一次了。 年级第一并不是那么好当的。 ……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这次月考急剧上升的排名,纪时开始感受到满满的压力。 从前他是追赶着,努力往前冲追赶着排在自己前面的人,但是现在,他已经成为了其他人追赶的对象,尤其是三科排名,纪时感觉自己的上升空间已经很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