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万众期待之下,第三名武将的故事,缓缓拉开了帷幕。 按照惯例,还是定场诗。 这一次的四句诗,与其说是定场,还不如说是灯谜更确切一些。 家住遥遥一点红, 飘飘四下影无踪。 三岁孩童千两价, 保主跨海镇西东。 大明宫的李世民,见到这首诗,总有一种蜜汁熟悉的感觉。 “这是什么诗?不能说是格律规整吧,也可以算得上狗屁不通了。” 他呵呵笑着。 “看来这柳河,文采也是一般啊,朕看他给那赵云吕布写的定场诗,都极其精彩,怎么到了这名武将这儿,就拉了胯了。” “就这,朕写的也比他好。” 李世民的话收获了阶下的文臣武将的一致吹捧。 “陛下文韬武略不所不能。” “陛下巴拉巴拉巴拉。。。” 就在李二马上就要飘起来的时候,这定场诗,突然弹出来一个落款。 “薛仁贵征东,李世民。” 李二看到这个落款,突然愣在了原地。 “哼,李二这诗写的,一定得把落款给他加上,要不然他们还以为是我写的呢。”柳河得意洋洋的看着自己加上的第一个落款。 “这这这???朕怎么能写出如此粗劣的诗句?” 李二陛下难以置信,但是看到薛仁贵三个名字,刚才还私底下窃笑的尉迟恭突然呆住。 “这。。。” 他愣了一会,突然上前。 “陛下,这薛仁贵,臣认识。” 李二听到尉迟恭这句话,突然来了兴致。 “尉迟爱卿速速道来,这薛仁贵,难道是我大唐中人不成?” 他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 “臣刚收了个义子,名叫薛礼。” 李二兴奋的说:“难道这薛仁贵,就是那薛礼的父亲?或者儿子?” 好家伙,这属实等于我是我爹,或者我是我儿子了。。。 “不,陛下,这薛礼,字仁贵。” 尉迟恭有些尴尬。 “这薛礼,也确实跟老臣说过,自己善射,老臣倒是没怎么在意,只是喜他膂力惊人,弓马娴熟,为人也老实厚重,这才收他当了义子。” “快传,这薛礼现在哪儿?朕要重用他!” “陛下,他此时在外征战,并不在军中。”尉迟恭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李二一脸遗憾。 此时,视频也正式开始了。 开头的画面,并不像其他人想的那样,是铁血杀伐的战场,而是一条林间小路。 一名年纪大约三十五六的汉子,骑着一匹神骏的战马,在小路上慢慢走着。 这汉子脸上满是喜悦,细眉大眼,直鼻阔口,相貌堂堂。 而在马侧的得胜钩上,竟然挂着一条和吕布手中的方天画戟差不多的长戟。 这长戟通体银色,奇异无比,上面隐隐散发着一丝奇特的韵味。 “陛下,这兵器,唤作银剪戟,传闻是那通天教主所炼,后来传给那薛恶虎,后来就一直由薛家人所使用。”尉迟恭在一旁充当起了解说员。 视角转到了薛仁贵的背上,他的背上,挂着一条通体金色的长弓。 “陛下,这弓箭,唤作震天弓。” 李二精神一振。 “震天弓?这名字。。。” 大殿中,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寂静,就连最喜欢插科打诨的秦琼也不说话了。 李二突然哈哈大笑了起来。 “好嘛,朕倒要看看,这小子有什么奇异之处,到底能不能把朕震住。” 画面继续推进,薛仁贵慢慢的走出了这条林间小道,前面开阔了一些。 “卖大雁了,卖大雁了。” 从路边突然传来了一个稚嫩的喊声。 薛仁贵转身看去,是一名大概十二三岁的男孩,身前摆着几只大雁。 男孩衣衫褴褛,身上的棉袄,连里面的棉花都露了出来,腰间只是一根麻绳系着,数九寒天还光着脚,但是他身上的衣服虽然破烂,却整洁干净,脸上也干干净净,除了有些黑,相貌也很清秀。 薛仁贵看到这男孩,心中就生出了一丝亲密,他不由自主的停下了马,从背后摘下震天弓,挂在自己的云顶白玉驹上,来到男孩身前,蹲了下来。 他看着地上摆着的几只大雁,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这三只大雁,全都是头上中箭,就连中箭的部位都是基本一样。 “这大雁哪来的?” 薛仁贵笑着问道。 “都是我自己打的啊。”小男孩感觉薛仁贵在质疑他,鼓着腮帮子不满的说道。 “你的箭法不错啊,谁教给你的,你父亲?” 男孩的脸色瞬间垮了下来。 “我没见过我爹。” 薛仁贵歉意的摸了摸头。 “不好意思,这三只大雁,我买了。” 男孩的脸色瞬间就欢喜了起来。 薛仁贵把三只大雁挂在马上,跟小男孩打了个招呼,打马继续向前走去。 “太棒了,这些钱可以给奶奶抓点药,给娘亲和妹妹扯一匹布。。。再买些火炭。。。唔。。。如果有剩下的,就买点肉好了。。。” 犹豫了一会,男孩终于露出了垂涎的表情,他从身后摸出一把竹子做的弓箭,抚摸着弓箭。 “娘说爹在外面当大将军,那为什么这么多年了爹都不回来,奶奶的身体越来越差了,听说这弓箭还是爹在家的时候做的,不知道爹爹的箭法怎么样。。。” 他越说越小声,过了一会,才挎上弓箭,搓着冻的通红的手,朝着和薛仁贵相反的方向走去。 薛仁贵越走越慢,他的脑子里,刚才那个小男孩的形象一直挥之不去。 “孩子也挺可怜的,大冷的天连合身的衣服都没有。” 他鬼使神差的勒住玉顶白玉驹,回头走去,但是来到刚才小男孩摆摊的地方,已经不见了小男孩的身影。 等到薛仁贵循着记忆来到自己以前居住的大王庄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在村口,一名荆钗布衣,但是身形曼妙的少妇,正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往村里走去。 薛仁贵心中一震,悄悄的把马拴在了村口的大树上,悄悄的跟在了这少妇的身后。 少妇来到村边,走进了一个极其简陋的小院。 “迎春,你回来了?借到米面了吗?” 薛仁贵站在篱笆外,偷偷的看着里面。 一名老妪颤巍巍的走了出来,问这少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