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老人放下身段赔罪,徐长青也就没有过多追究,朱夫子没犯什么大错,就只是阴阳怪气了几句。 况且徐长青还想从朱夫子那儿得到他想了解的讯息。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其实在大是大非上,贫道还是很钦佩朱夫子的为人的。” “好一个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朱夫子丝毫不在意徐长青的说教,那混沌的老眼里连连放光,“道长不是本乡……本国人吧?” 徐长青含笑点头,拱手道:“晚辈徐长青,见过朱夫子。” “不必如此多礼。” 朱夫子同样拱手,满脸惭愧道:“鄙人姓朱,名耀光。养尊处优惯了,差点遗忘读书人的立身之本,未能以礼待人,又岂能让道长先行礼的份?” “诶?一次小小的误会,朱夫子何必如此介怀?”徐长青眯着眼笑道。 事情出乎意料的顺利,徐长青还以为要颇费一番口舌,才能让眼前老人相信他有真才实学。 未曾想对方的态度转变的很迅速,倒是省了很多时间。 “徐道长的一番话点醒了老夫,以小见大,于老夫而言意义重大,此事会在心中长鸣警钟。” 徐长青道:“善!” “只是老夫尚且有一事不明,不知道长对当今书生纷纷入朝为仕有何看法?”朱夫子话锋一转,忽然问。 徐长青暗道果然,秀才根本没那么容易糊弄,对方眨眼就抛出一个难题来考校他,以检验他是否具有真才实学。 “入朝为仕?” “是。” 徐长青心思快速转动,面色凝重,手指在椅子上轻轻敲打,记忆中与仕途有关的名言诗句有许多,但却不能随随便便乱用,最好要找个契合朱夫子想法的。 朱夫子当年院试通过秀才考核后,乡试却没能中举,选择回乡教书…… 仅凭从郭诗秀那里得到的丁点消息,徐长青就自觉脑补出一种古人形象。 有了! 徐长青眉头舒展开来,显得成竹在胸。 “徐道长莫非已经有答案了?”朱夫子问。 “贫道不才,也曾想过同样的问题,贫道认为面对入朝做官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事。” “哦?”朱夫子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问:“徐道长有何高见?” 徐长青从椅子上站起身,走到窗边,双手负后,目光遥望窗外的世界,带着沉重的语气说: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无论做官与否,我们都应当心系天下,为苍生万民而努力。 朱夫子教书几十载,也是在尽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无论为国为民。” “说得好!”朱夫子琢磨片刻,突然拍桌而起,那张老脸上满是激动之意。 径直走到徐长青身边,执弟子礼道:“老夫糊涂了大半辈子,一直以为不做官就代表着与权贵作对,可后来发现那些权贵里也分善恶好坏,与老夫所坚守的本心不符。如今听君短短几句话,有种豁然开朗之感,徐道长大才。” 徐长青哭笑不得地说:“哪里哪里,这只是晚辈的一点小感触而已,先生就别折煞我了。” 徐长青没料到朱夫子的反应如此之大,不禁暗地里对自己师父的话产生了怀疑。 书生哪有师父口中描述的那么可怕?分明又傻又白,很容易就被忽悠。 “徐道长切勿谦虚,为老夫解惑一事就足以让老夫称你为‘先生’。” 朱夫子还想执意要行礼,忽然偏殿入口处王府管家走来,十分恭敬地说: “朱夫子,我们老爷请您过去为二少爷治病。” 老人眸子里微微有些不喜,徐长青却笑道:“还是正事要紧,若要促膝长谈,改日再约。” 朱夫子只能作罢,心思一动,又邀请徐长青一同前去治病。 徐长青欣然答应。 另一边。 注视了整个事情经过的妖女苏绥绥此刻眸子里异彩连连,刚刚还是剑拔弩张的气氛,竟被徐长青一张嘴给说得朱夫子差点当场拜师。 有点小厉害地说。 成为这个凡人徒弟后的苏绥绥第一次将自己带入身份中,原本只是抱着游戏人间态度的她,此刻居然隐隐有几分自豪。 人类太复杂了。 看来要想从徐长青身上挖出秘密,还任重而道远啊。 “苏姑娘,要不要跟我们一同去?”徐长青在门口吆喝。 “哦,来了。” —— 去二公子房间的路上,两人谈天说地,又点到即止。 朱夫子发现身旁出尘的道人在各类事物上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不由得对徐长青愈发敬重,心里思量着待此间事了如何去拜访对方。 而徐长青终于能理解一二老道人对书生的态度了。 朱夫子的问题属实有点多,其中一部分引经据典,那些典籍他甚至闻所未闻,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往下接,便努力将话题转移到文昌塔赐运身上。 下令建造文昌塔的乃是一国之君,但是建造文昌塔的方位时间以及大小形状不受国君控制,是应运而生,受天上文曲星的呼应。 因此文昌塔赐下的文运具有非凡的能力。 徐长青只问了几句,朱夫子就差点将自己的老底给兜出来。 秀才是儒修中最弱的,并且秀才几乎不加寿元,所谓赐下的文运,仅仅是几个相对凡人来说特殊点的能力以及没什么用的才气。 朱夫子拥有明眸能力,即使在最暗的夜里也能勉强看清方圆几丈内的物品。 他还具备皓齿能力,在他开口喊正气诗书时,对镇压妖魔有很强的效果。 …… 两人谈得正欢,忽然听到管家说“到了”。 两人齐齐盯向屋门,相视一眼,几乎异口同声说: “好强的妖气!” 管家神色如常,这几日以来,王府为了给二少爷治病,可谓是病急乱投医,正如朱夫子讽刺的那样,什么牛鬼蛇神都往王府里带。 别说妖气了,就连什么魔气瘴气起床气都有人说。 虽然眼前的朱夫子秀才出身,虽然身边的这位道士是郭家小姐所请的“高人”,但管家仍然不认为他们能治好二少爷。 开玩笑,南边寺庙的大师都没能救活王公子,让这两位来估计会是同样的结果。 殊不知,眼前两人是真有本事的。 一个凭借明眸看出了浓郁的妖气,一位通过道士的手段察觉出此地的不简单。 两人同时说出这句话,目的已经明朗。王公子的病因恐怕十有八九与这妖气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