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宫内做法(4) 阿离回到自己后院,伸了个懒腰,准备回去补眠。 映池则嚷着先让阿肃给他拿几个胡饼填肚子。 阿肃应着,拿来胡饼,也拽了下阿离,道:“妹妹也吃些东西再睡吧。” 阿离点头,拿了小凳坐下,就着水吃了个胡饼,映池又道:“喝水多无趣!我看师妹你这里有蒙山茶啊!阿肃阿肃,给师兄沏个茶吧!” 阿肃笑着点头,“师兄你眼神还挺好的,我摆在那么里面,你都能看到。” 映池得意洋洋,翘着腿笑的就像个小太阳,道:“自然自然,哪里有鬼哪里有妖,我也一眼就能看到!” 阿离见自己兄长还真给他沏茶,赶紧一把抢过,道:“喝什么喝!谁把你惯成这样,修道之人不能过的太豪奢,小心下次请神,祖师爷都不来帮你忙了!” “师妹……你怎么变得这般小家子气!修道之人修身修心,我心里没把那茶当上品,怎么会豪奢!有人说,人生来就分三六九等,可分没分,是人们自己想的,道理一个样!” 阿离是说不过映池。 总之护着那茶,就是不让喝。 阿肃在一旁道:“师兄,我妹妹可能并不是心疼这茶,而是舍不得送茶的人。” “这茶是谁送的?” 阿肃答:“胡三生那位大仙啊。” “那有什么的,回来我让阿幸再拿些来。” 阿离站起身将那蒙山茶摆好,道:“你当皇宫是你家啊!” 映池对着那能看不能喝的茶舔了舔嘴唇,随后满不在乎地道:“皇宫比我家还要随便呢!我想去就去,想走就走!咱们明晚不还是要去!” 阿肃在旁边微微皱眉,收了盘子,还带着点声儿,似是有气。 “你们明晚还去?” 映池点头,“没错!事儿还没完呢!我跟你说这事越来越邪乎了!” “师兄,你可不可以别带着我妹妹以身犯险?” “阿肃你就是太好心外加太软弱!修道之人好心可以,切记不要太软弱!” 神誉突然闯进来,双手各抓着一把绿色的草,猛地往空中一扔,道:“神子散花!” 阿离嫌弃她把屋子弄的脏兮兮,忍不住道:“你这哪里是散花,根本就是散草!” 孟江对阿离则是一副嗤之以鼻的表情。 阿离刚开始没明白那表情是什么意思,后来才大叫一声:“那是我的蒙山茶啊!” 映池耸耸肩,道:“师妹你就不是那喝蒙山茶的命。” 阿离一面数落着神誉,一面还要应付映池的调侃,她已经忘记了之前和兄长两个人是怎么过日子的。 她现在满脑子都是胡三生。 帮胡三生找婴孩。 担心胡三生在宫里被莫名的陷害。 期盼日子过生活,总是快的。 阿离几乎没怎么整顿,就又要和映池再入太极宫。 这次与上次不一样,胡三生已经等在花园的山石之后,阿离想,胡三生还是将头发散下来好看些。 毕竟这样有点人气儿,看着会亲近点。 映池一上来就问:“阿幸,你外甥女把蒙山茶全当草给扔了,你再拿点嘛!” 胡三生反而不好意思地对阿离道:“神誉给你添麻烦了。” “倒还行吧……” 胡三生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包,塞进阿离的怀里,道:“蒙山茶我倒是没有了,这个六色饼给你吧。” 阿离觉得,总拿胡三生的东西也不好。 何况皇宫里并不好过。 “那和尚还有没有害人?” “崔昭仪已经病入膏肓,太医看不出什么名堂。” “这下……”阿离感叹一句,“这下常妃娘娘定是高兴了吧,只可惜……这并不是我们做的啊。” 胡三生也有些烦闷,他道:“常妃娘娘也没怎么高兴,因为皇上并没有来她这里;倒是崔昭仪要死了,弄的后宫的女人们都觉得丧气。” “怎么讲?”阿离不明白。 “因为常妃娘娘明白一个道理啊;崔昭仪只是争宠,并没有干什么危害常妃娘娘的实质性事情,有这样一个人,总要好过这个人死了,再上来一个新的、不知底细、不知心思的人强吧。像之前的胡姬你知道的。” 阿离呼出一口气,想这皇宫里的人真是复杂。 “那你怎么样?” 胡三生虽然告诉阿离不要担心,但阿离现在问起来,他也觉得心情不错。 笑着应道:“目前没感到什么异样,看来倒是没想害到常妃娘娘头上。” 阿离却总觉得不对,道:“你不应该这样想!” “怎么?”胡三生捏捏阿离的脸颊,没用力,倒是带着点宠溺,“你要教我啊?” 阿离一下子打开他的手,揉揉自己的脸,道:“你有没有想过,是因为那和尚认出了你,或是觉得你道行不浅,所以才不敢下手!更或者……他自知抗衡不过你,想用什么不好的手段!” “诶?说的有点道理啊。” “是吧是吧!” 阿离都没想到,自己被夸,还有点开心。 “多谢阿离关心。” “那现在怎么办?再去崔昭仪那里看看?” 胡三生按住阿离的手,道:“阿离,别急嘛。” “还不急?这次可是关乎你自己的安危!” 胡三生伸手指向另一方,道:“因为有人比你还急呢!小映已经去找那老和尚了。” “什么!我师兄……” 阿离回头,果然不见映池,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走的! 自己不知道倒也无所谓,映池本就有瞬身术加身,去哪都不过是一瞬间的事,可胡三生怎么也不管管! “你怎么不拦着点!我师兄那个人,你比我清楚,他会闹出大动静的!” “唔……”胡三生改为伸手摸摸自己下巴,道:“因为实在是想听阿离说话啊,说的还都是关心我的。” “呸!”阿离瞪了胡三生一眼,“现在还调侃我?!” “放心吧,就算小映想闹出大动静,那和尚也不会的。”胡三生又走在了前面,伸手示意阿离跟着,道;“小映是有一颗赤子之心,本性单纯,自然不懂那些所谓的规矩与章法,这也是他修为比你们高,领悟甚多的原因。” “但那和尚,可就思虑甚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