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都有一个大作业, 下周上课之前必须jiāo齐,没jiāo的,扣分。“ ”每个月有案例分析,先小组讨论, 然后形成PPT, 小组派代表上台发言,jiāo不上的或者案例分析不合理的,扣分!“ 短短的几分钟,他就说了好几个扣分。 林晓听到了周围有人吸气的声音,看来这位教授的严厉把同学们吓到了。 林晓也有点担心,但转念一想:遇到要求严格的教授也是一件好事,毕竟她可以说是比别人多经历了一辈子才来到B大,总要好好努力,才不负上天多给自己的这一次机会。 ”好,现在开始上课。“老教授说完了注意事项,正式开始授课。 然而有了这个开场白,上课的所有学生都不敢不好好听课了。若是漏掉了什么影响作业,继而被扣分,说不定这门课就无法及格了。 能考上B大的都是高中时候的尖子生,他们有着远远高于一般学生的成绩,也有着更qiáng的自尊心,谁都不想甘居人后。 于是这门课倒成了林晓这辈子上过的最安静的一节课。 一节大课一个半小时,老教授讲到大概一个多小时的时候停下来,合上他一直都没有咋看的教案。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现在开始提问。“ 听到这话,学生们的心提了起来。 根据 老教授可不管大家的反应,直接提出一个和刚才讲授的内容有关的问题,而且还连带着一点新知识。 ”这,这节课没学呀。“有人在低低私语。 林晓是提前把书快速翻阅过一遍的,她隐约记得这是第三章 的知识点。 难道教授是想要考验大家,看看谁提前预习了? 她今天来得早,坐在了第三排,回头看去,后面的同学没有一个举手的。再转回头看教授,教授的脸拉得老长。 “没有人知道吗?偌大一个教室,一个人都没有?” 林晓举起了手。 “教授,我想试试。” 她的话没有说满,虽然提前预习过了,但是毕竟这个问题并不是简单地照本宣科,而是需要把知识融汇贯通才行。 林晓就怕一会儿说出的答案达不到教授的要求。 老教授的目光放在林晓身上,这个人他有些印象。那天,他陪着妻子去观看迎新晚会,这姑娘一曲古筝把妻子震慑住了。 回家以后,妻子一直在念叨,说这孩子弹得太好了。 老教授当时就想:爱好文艺的学生一般学习一般,因为jīng力有限,大部分用在文艺领域,那么分给学术领域的jīng力自然就少了。 没想到,今天她来上自己课,还举手要回答别人都回答不出的问题。 老教授带着某种好奇,指了指林晓,“你来说。” 林晓站起来,按照自己刚才设想好的步骤,一步一步、条理清晰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她答完后,便看着教授,“教授,我这个回答可以吗?” 教授还是严肃着一张脸,点了点头,“聊胜于无吧。” 哦,好吧。 林晓也不气馁,反正她做了自己想做的,这次答得不好,那就继续努力呗。 她哪里知道,下课以后老教授回到家就和妻子说起了这件事。 “你还记得迎新晚会上那个弹奏古筝的学生吗?” 老教授的妻子是个文艺爱好者,幼时是有钱人家的小姐,后来父亲被打成那个什么派,她也就从被娇宠的身份成为人人唾弃的黑五类。 但是她幼时曾经学过许多乐器,其中就有古筝。 迎新晚会上,她坐在台下,当林晓走出来的时候,她直觉这孩子不简单-台风太稳健了。 后来林晓的弹奏也证实了她的猜测,真真是一曲终了、余音绕梁。 老教授的妻子这几天脑子里还会时常回dàng着曲音,一直想着能找个机会认识下这位小同学。 正好老教授提起来,她眼睛一亮,“你见到她了?她叫什么?” 妻子脸上突然增添的光芒让老教授心里一酸,自从唯一的女儿出了意外离世以后,妻子脸上就是一片死寂。像现在这样的欣喜,却是好多年没有看到了。 他不由得放柔了声音,说道:“她叫林晓,今天来上我的课。” “她怎么样?是不是很聪明?”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光环效应吧,老教授的妻子亲耳听到林晓高超的演奏,直觉后者在其他方面也会很优秀。 老教授回想林晓在课堂上的表现,点了点头,“很不错。” “我提了一个比较超前的问题,只有她回答上来了。” 虽说论据还不算太全面,但是林晓的观点倒是很新颖。 老教授的妻子微笑起来,“我就说嘛,这孩子肯定不差的。课后你看看能不能多提点提点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