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小宣。】 【晚上把空调温度设置高一点。】 第二天,两人一起走到了片场,拍摄剧中公孙沁最后一次刺后的情节。 距离时间也到了《刺后》原著快要结束的时候,即李皇驾崩后第三年秋天,八月十五中秋节。 公孙沁从自己的宫殿搬回了念虞宫,与太后宫诃同住一宫。 中秋这天宫里头有宴会,公孙沁懒得去,只是按照家乡习俗,在院子里摆了月饼,坐在皎皎明月下望着天。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只一人。 想起了幼时的很多事。 想起了绮丽的江南风光,想起了父亲爷爷,想起了小时候吃的怡糖。 其实她在宫里这些年也不觉得孤寂,头两年先皇还没去世时候,宫里很热闹,自从李皇去世后,她唯一的朋友李婉公主也不在京城了,她竟然也没感到多么孤独。 现在想想,恐怕是因为有她。哪怕宫诃总是与她不对付,也一直有一个人在她的身边,从未离开。而此时宫诃不在,藏在她心里最空旷地带的、这么多年悄声滋长的孤寂突然向她涌来。 远处的小宫女远远站在她身后,偷偷看着这位尚且年轻的太妃娘娘的背影,风chuī起她白色的衣袍,竟让小宫女恍惚地以为自己不在人间。 公孙沁随意坐在,拿起一块模样正好的点心,却在掰开它的一瞬间失去了吃下它的兴致,她忽然想到自己不过二十四岁,却好像什么都没有了。 不,她还有一个人。 说曹操曹操到。 宫诃从外面提着一壶桂花酒走进了门。 她并没有等到宴会结束,想必是提前离席了。 还未出声唤她,她就看到了独自坐着的公孙沁,对方身上散发出来的孤寂感,一瞬间攥住了她的心,她略微提高了声音唤她:“沁儿?” 公孙沁看见她,忙起身快步走过来。 “怎回来得这般早,这是什么?” 欣喜的语气,瞬间打消了宫诃的疲惫。 宫诃笑了笑,摇了摇手中的罐子:“我懒得应付她们,便回来了,这是前些年御膳房酿的桂花酒,你应该喜欢,他们还算懂事,便给我送来了。 “喜欢。”公孙沁愉快说道。 两人执手,一路并肩走回殿内。 一起迈进殿门,公孙沁照常,转身关上殿门,宫诃却敏锐地察觉到有一丝不对劲。 可惜,为时已晚。 公孙沁宽大广袖里赫然出现一枚寒芒毕露的匕首,匕首带风,没有丝毫停顿,直直向宫诃刺来,宫诃被bī得后退一步,靠在木门上,很快公孙沁欺身压上来,圈住这位端庄大气的皇后娘娘,宫诃即刻动弹不得。 一瞬间杀意弥漫。 公孙沁勾唇,嘴角带着冷笑,她反手握着的匕首抵在宫诃脖子上,只消前进一寸,就能割破她的喉咙。 宫诃放松了身体,gān脆放弃一切挣扎。 她想不到公孙沁还有这一手,她防不甚防。 是她输了。 这个一直想杀她的人,终于刺后成功了。 这一次宫诃没有做任何准备,怕伤了对方,也没来得及冲公孙沁动手,也没有她袖口里藏了刀。 事实上,她犹豫的那一刻,已经写好了这次刺后的结局。 “这次我没有防备。” 宫诃细细地借着月光打量她。 “对,你猜不到。”公孙沁抿唇,笑得风华绝代。 宫诃恍惚间看见那个前些年意气风发的绝色舞姬,自李皇死后,她再也没有这么笑过。 哪怕是看见自己,她也不会这么笑。 她等这一刻,应该等了很久吧? 宫诃的神色黯了下来,认命一般,缓缓合上眼。 她松手了,手中酒坛落在了地上,啪地一声粉碎,桂花混合着酒香肆意弥漫开来。 今日接到线报,南国二十万大军挥兵bī境,已经到了塞外,不到半月,两国恐怕就会兵戈相见,而幼帝年仅七岁,举国上下没有一个堪当大任的将才…… “杀了我吧,快一点,我怕疼。” 宫诃疲惫地说道。 公孙沁俏皮的笑自她脸上消逝。 她竟然……会怕疼么? 那一刀却迟迟没有落下来。 半晌,宫诃睁开眼,发现公孙沁正看着她。 “你傻,我……杀不了你,要杀你,我早杀掉你了,怎么会等到现在?你得陪着我的……” 公孙沁当年想了有几百种刺杀宫诃的方法,可最终却只用了三种。 事不过三,在最可能杀掉宫诃的时候,她放弃了。 不管了,如果陛下泉下有知,那就等她死后,在下去跟陛下赔罪吧。 她此生杀不了宫诃,她认了。 宫诃愣了好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