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他们跟何庄结了怨,未来黏土交易肯定会受到影响, 他准备带一部分山民进山顺着何庄的河道痕迹寻找无人占据的黏土。 这个想法他之前就有了,以后生意做大工厂势必要扩大的,到时候需要修建的黏土量也会成倍增长,一直买下去不是办法,何庄的黏土也是有限的。 所以寻找新的黏土资源势在必行,现在只不过提前一点而已。 山民这边人手有限, 员工宿舍的修建进度不能落后, 继续再在村里招工是最好的。 既方便了他们,也欢喜了穷苦村民, 可谓是互惠互利。 霍承毅一向是个大方的东家,给大家开的工钱不少,每天三十文管一顿午饭。 算天数比不上码头做工,但是长期来看优势强大啊。 而且从表面上的工钱来看他们比山寨兄弟和山民们还高,这让一直被他冷落晾着的村民们心里平衡了不少,觉得还是他们自己村的更亲。 霍长庆几个族老们家这次也没再被区别对待,这些人跟廖家陈家三房关系不一样,无论他们村内部怎么斗,对外族老们的名头多少还有些需要。 只要几个老东西不闹幺蛾子,乖乖的顶着族老的头衔养老,霍承毅就并不介意大家和平点相处,整天闹着他也烦。 村民不知道他的打算和想法,对他这种以德报怨倒是非常感叹。 他们本以为他是个瑕疵必备的,但这近一年的时间看霍承毅却并不是大家想的那么小气。 虽然处事手法强硬,一言不合就翻脸,可仔细看看其实好好相处霍承毅比村里人大多数待人都厚道。 “你们呐,以后凡事跟着霍大牛走就对了,霍家的这后生了不得哦,办事有魄力,待人有仁义,有他带头,咱们的日子迟早是要好的。” “还有,家里几个小的说亲也别往外说了,就在咱们村找,穷点没关系,只要老实勤快,年头光景好,将来日子不会差……” 有上了年纪活的比较通透的老人也给家里的年轻后辈们嘱咐。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村里也不全都是窦氏何家那种拎不清的老人。 年轻小辈们都非常感同身受的点头,跟着霍家走的甜头大家都已经尝到了,自然不能笨得跟好日子作对。 . 反正开村大会消息一说出来,整个村里绝大部分的人都高兴坏了。 只有廖陈三房等几家看着霍家过得越来越好心里气闷。 陈家稍微好点,他们跟霍承毅其实没什么大仇,只是因为陈家跟周家当初闹得僵,现在自然和小白的夫家和不到。 陈钰祖又是个酸腐清高的,最是看不起霍承毅这种商人。 听见他爹娘在饭桌上酸里酸气又羡慕嫉妒的议论,他便直接放筷子,表情极度不屑一句“铜臭j-ian商”,挥袖走人。 陈家一家泥腿子就指望他这个读书郎光耀门楣,哪儿敢说话,赶紧闷头吃饭。 至于廖家和三房家里听着这些消息就要热闹得多了。 三房如今可谓是妻离子散,霍老三不仅不反省,反而还觉得是大房二房害得他。 心里怨恨却又不敢招惹,只能成天在家喝酒冲他小儿子发脾气,可他家那霍二宝却也不是个吃素的,八九岁的孩子就敢拿着棍子跟他爹对着干。 三房那么大个院子,就这两父子也能闹得j-i飞狗跳,邻居听得烦不胜烦,只能感叹一句坏种子种坏树。 廖家这边没那么闹,但气氛也好不到哪里去。 闺女廖红玉身体还没好,整天躺在房间里修养花银子,儿子马上去考试更愁盘缠,亲朋好友上回黄豆事情又闹僵了。 眼看着春试学子出发在即,家里的银子还没凑足,廖婆子是急得天天坐在家门口哭骂嚎啕。 这会儿又听说霍家要招工,日子越过越红火,心里简直都快憋成内伤了。 . 不过不管这些人如何,霍家院子都是一派欣欣向荣。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反正管外面怎么说,左右他们自家的日子过得舒心就是了。 家里日子红火,喜事也不少。 郑家在准备成亲,由于没有女人张罗,郑叔没事儿就过来找苗婶问,天天跑他们家是跑得勤快得不得了。 霍大伯这边二小子也在最后的复习,准备着去郡县考试。 为了给霍祝源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霍大伯只能厚着脸皮把家里两个小孩送到霍家这边暂住,免得小孩子吵闹。 他们家本来就有仨小的了,再来两个家里真是热闹得不行。 还有一件更喜人的事情,就是周大舅要和郭青成亲了! 这可是大喜事啊,想当初郭青是死活不愿意跟着回来,最后无法还是被他爹娘给坑着绑上路的,非常的不情愿。 后来到了村里见郭青冷脸的表情,霍承毅还以为周大舅的追妻之路漫漫,结果才多久的时间就搞定了。 这下他算是相信周外公当初说的话了,周大舅这追媳妇的脸皮绝对比他更厚! 周大舅和郭青年纪都不小了,折腾了这么多年总算有了个结果,老的们都很高兴。 至于两人都是男人无所谓,两家都不是独生不愁后人的事情,只要高兴喜欢就好。 毕竟郭青的腿霍承毅忙着还没时间看,郭老头心里就怕残废的儿子以后无人照料。 周大舅人高马大身体健康,对他们儿子又好,婚事他们夫妇是一百个赞同。 这个不用霍承毅去cao心,不过周外公和他彪悍的岳母却老喜欢跑到他们家院子来商量。 所以他家的院子简直热闹得可以。 但这样也好,这样小白在家就不会无聊了,他也能放心带着山民进山找黏土。 “霍大哥,你们要去多久?什么时候回来?” 小白跟他腻在一起久了很是舍不得。 现在雪都还没有化完,山路难走,这个时候进山怕是要花不少时间。 霍承毅知道他怎么想,心里很高兴,把人搂过来亲了两口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