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无相忘”的期许就因为皇后的不高兴而被打发到北宫掖庭里做了小宫女,因为得幸于帝过,勉强被暴室承编在了后妃名册的最后一名,开始了对于皇帝偶尔是否也会想起她这个小歌女的漫长期盼。 转眼便是一年,期望变成了绝望然后的麻木、平静。以为会这样一直等到老去。好在公主并不是寡恩的人,没有弃她这个不中用的下人于不顾,不但安排了人对宫中的她多有关照,还把她的兄长弟弟安排到建章宫里做侍卫。 北宫一年多的冷遇与孤寂后,她对皇帝终于死心,在皇后要恩赦宫人出宫时自请出宫。 命运有时候就是让人那么猝不及防,出宫的简单仪式上,她与皇上再次相见了,就是那一次相见,改变了她以及整个卫氏家族的命运。 她成了皇帝反抗太皇太后压制的某种象征,似乎她越是得宠,皇后越是拿他们没有办法,就越说明太皇太后对他没有办法?皇后越针对她,她便越得宠,馆陶长公主为了打击怀着身孕的她,派人抓了卫青威胁她,上天保佑,还好卫青有个叫公孙傲的好友。那之后,武帝对卫氏的宠信再没有一点掩饰。赏赐,不停的赏赐,宠信,无尽的宠信,在大哥逝去之后,卫青被皇帝带在了身边,二姐的儿子去病从小就被接入宫中养育,皇帝亲自教导。 接下来的十年,她接连的生了三个女儿,摘了武帝不能生育的帽子,也许一切真的有天意,在她还没有生下儿子刘据之前,宫妃们没有一个人能够生下儿子,在据儿出生之后,却又接连有三位皇子出生。武帝是个迷信的人,卫氏,犹如他的幸运符一般。 当武帝受够了被匈奴劫掠的欺辱,终于决定倾国之力与匈妈决战之后,卫青开始一次一次的上战场,一次一次的胜利,一次又一次的封赏,车骑将军-关内侯-长平侯-大将军-大司马。每战必胜,一直到封无可封,赏无可赏。 卫青的功劳太大了,必须得有人分一分,于是年仅十七岁的霍去病第一次带着他的八百亲卫上了战场,从此开始了他闪烁历史的开挂人生,剽姚校尉-冠军侯-骠骑将军-大司马,她的外甥只用了五年时间就完全了后世无数将军毕生都无法完成的功业,封狼居胥,成为了自他之后两千多年时间里所有将军的最高追求。从此漠南无王廷。 卫氏一门五侯,那一年,天下开始有歌谣传进宫里,生男无喜,生女无怨,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也是自那之后,王宫里开始有了新的专宠的美人,王美人风华绝代,盛宠无限,似乎有了些当年她刚刚入宫里的风光。 今年,卫子夫三十五岁了,进入她成为皇后的第十年,也是与刘彻相识的第二十年。 汉武帝是一个好皇帝,婧瑜还记得曾经有一部电视剧是这么评价他的,说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这样的评价,一点都不过份。 可是做为一个男人,刘彻是个大大,大大,大大的大渣男啊!他是真的视女人如玩物的人,也是真绝情的人,阿娇的幽怨绵延千年,卫子夫的冤屈无处可伸,勾弋夫人的死无冤可喊,遇到他的女人,都是可怜人。 婧瑜很郁闷,这任务真是一回不如一回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样的人,她怎么惹得起啊…… 第70章 卫子不卫夫(2) 整理好记忆, 婧瑜睁开眼睛,起身。有宫女过来,伺候她穿衣服, 曲裾深衣, 这才是中国人该穿的衣服嘛!太有范儿了。 “皇后,太子来给您请安了。”有宫人来报。 “让太子进来。” “孩儿给母亲请安。”九岁的太子刘据已经有了点少年的样子, 文质彬彬,礼数周全。卫子夫把刘据教得很多, 这是个内敛的少年。 “好。据儿, 去读书吧好好跟太傅们学。”婧瑜对如何应付小孩子已经太过熟悉了, 只是对刘据还不熟悉,所以并没有多说。 “读书也不差这一天,今儿个太子先不要忙着读书了。一会儿两位大司马要进宫受赏, 咱们举行个家宴,给朕的两位大司马庆功。”刘彻从门外一脚踏了进来。 庆功的家宴并不隆重,参加的人员也很简单,只有皇上、皇后、太子、皇后所生的三位公主, 长姐卫君孺和她的夫婿公孙贺,儿子公孙敬声,二姐卫少儿和她的夫婿陈掌, 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和他的三个儿子,还有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和他的弟弟霍光。 十几个人,也算是热闹,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着喜悦的笑容, 满满的都是志得意满。只有卫青的笑容很收敛,他很疲惫,婧瑜只是远远的看着,就看出了他的疲惫,不只是身上的疲惫,还有心里的疲惫。二十一岁的霍大司马与他的大将军舅舅不一样,他意气风发,坐在那里,神彩飞扬,满身的锐气。婧瑜在他身上,看到了上个世界,朝凰卫刚刚打完第一个胜仗时候的状态,这就是少年得志了。 刘彻无非说了些鼓励的话,象往性的赏些银钱,官职什么的已经没有可赏的了,封地都已经过了二万户,银钱两位大司马也是不缺的,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这一仗打完,能好好休息些时日啦!”家宴散去后,皇帝去了王夫人的宫中就寝,姐姐与孩子们也都回家去了,只留下婧瑜与两位大司马的时候,卫青终于发了一句感慨。 “也该休息了,自从你第一次出征,到今年整整十年了,仗不能打一辈子,将军打了太多的胜仗也不一定就是好事。”婧瑜知道这是卫青与霍去病生涯的最后一仗。她还记得很清楚,因为几乎每一个任务的后几十年,她都会读史书,对于功在彪柄的汉时双璧怎么能不熟悉,卫氏一门的故事曾经对她有过太多启发。 “我还是更想打仗,匈奴还没有灭,单于还没有死,他躲在漠北休养生息,总有一天,还会进犯我大汉的。”霍去病更想去打仗,他活得太顺遂了,从小生长在富贵丛中,有皇上皇后的宠溺,骄纵、霸道,贵族公子的毛病在他身上几乎都能找到,他还不知道打仗对老百姓意味着什么,还没有明白穷兵黩武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这个单于死了,还会有下一个单于,漠北待不了了,他们还可以去更远的地方,总有你骠骑将军的大军到不了的地方。打这一仗,国家的损失太大了。咱们打不起了。去病,你已经是大司马了,接下来你也要参与内政,慢慢你会了解的。”卫青的脑子确实非常清醒。怪不得,他能得善终,他在,刘据的太子位才能稳稳的。 “是啊,去病,听你舅舅的。别总想着打打杀杀的。这往后啊,你也多往宫里来走走,把你的那些个武艺和本事都教教你的据儿表弟,他呀,整天跟着老夫子们读书,都快读成了大姑娘了,我看哪,一点儿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