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厨

给唐僧做素斋,给大圣种植水果,跟神农一起熬五谷粥##唐代厨神路#公告:本文12月11日入v内容标签:因缘邂逅天之骄子传奇美食一句话简介:我在唐代做美食

作家 浮云素 分類 耽美 | 83萬字 | 197章
第(71)章
    只有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当然是三个都要。

    伙计道:“得嘞!马上就上。”

    不多时,三大锅依次上桌,清汤颜色最浅,汤面上飘着大葱生姜枸杞等物,羊肉汤则被熬成了诱人的奶白色,食客们对辣锅最为好奇,都伸头伸脑凑到辣锅边上。

    辣锅的汤汁与其他汤颜色不同,泛着微微的红色,随着汤咕咚咕咚逐渐煮开,似能看见绿色的葱状菜在锅底沉沉浮浮,汤面上飘着大把大把红色的小果子,定睛一看发现是茱萸果。

    王蔚咦了一声道:“此汤可是羊肉熬制的?”

    伙计道:“不错,但与羊筒子骨汤用的骨肉不大一样,味道浅淡些,更能凸显出辛辣之味。”

    两人对话间,羊肉也上来了,他们人多,点的肉也多,各式各样的羊肉片、黄瓜条、大块大块的肉切羊肉,鲜嫩多汁的羊肉丸子,还有各色蔬菜豆制品,甚至还点了五花豚肉。

    李三娘食肆的豚肉与其他店的不同,全无腥臊味,尤其是五花肉,肥瘦相间,尤为细腻,平日里做炖肉就很不错,王蔚等成年男子一口气可以吃上十块,就不知将五花肉片了涮锅又是何等滋味。

    “吃吧吃吧,别看了,都一起吃吧。”说话间他已提起筷子,其余郎君见王蔚做此态,也不扭捏,各个夹起自己心仪已久的菜色。

    王蔚的目标明确,他想尝尝辣锅的味道,没有用胡椒烹制的汤勾起了他的好奇心,肉片下锅滚煮,铜锅高温,不多时肉就变成了熟透的浅白色,白肉片上沾染了几粒粒淡红色的水珠。

    他也不端详,趁着热气正冒,猛地塞进嘴里。

    “嗯!!!”

    这这这这这!这是什么味!

    与传统胡椒到来丁点辣味并不相同,茱萸浅淡的辛辣在其余香味的调整下猛地在口腔中荡漾开,并裹挟着气吞山河之势,震撼他的舌尖。

    他呼吸两下,鼻腔中满是冲人的香味,此味压过了茱萸淡淡的苦涩,让食客只有功夫估计到啦。

    “嘶----”他的舌尖微微发麻,但辣味特有的火热温度,霸道的香气却刺激他的口腔鼻腔,让王蔚忍不住一筷子一筷子的吃,其他同桌人也是如此去,除非是恨不能吃辣的钱,其他就算是嘴唇变成两道香肠都要坚持吃。

    好辣!好香!好爽!

    王蔚吃的大汗淋漓,他忽然感受到了菘菜涮锅的美妙之处,菜叶子能够最大程度接受汤汁的冲洗,捞出来时黄色的叶子已经变成了红色。

    “啊呜----”菘菜汁液甘甜依旧,丰富的汁水中混杂辣味,甜中带辣,辣中带香。

    酣畅淋漓!

    王蔚忽然看见莫文远在大堂间穿梭,立刻举手道:“莫小郎君!这里这里!”

    “此辣汤是何种调味料制得的?”未免太好吃了吧!

    第49章 第49章

    能够独当一面的厨师在食客用餐之余, 总是会在酒楼中走两圈, 看诸位客人的反应,只有深入人群之中,才能切实感受到自己做菜的水平高低,是符合食客的口味还是不符合食客的口味。

    本来,涮锅的技术含量并不比佛跳墙之类的大菜更深,甚至差得很远,但莫文远很想知道自己精心调配下的辣锅会得到怎样的回应, 在确定上市之前他已经召集了很多人尝试,有他的徒弟,有中黑羊, 有鹤十六还有店里的伙计,便是不怎么会吃辣的人都一边吐舌头一边连连点头,告诉他此汤味道甚妙。从未尝试过的辛香味在食客的脑海中盘桓,吃着吃着鼻涕就刺溜刺溜从鼻孔中涌出。

    莫文远在酒楼中逛两圈,发现绝大多数的食客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点了辣锅,有的是吃着吃着受不了了,拼命喝水,筷子无奈地伸向了清汤锅或者羊肉汤锅,还有些诸如王蔚,已经成了香肠嘴却还在坚守岗位。

    听见了王蔚的问题, 他很高兴, 此汤的配料可是莫文远的得意之作, 在缺少辣椒的唐代调配出令他自己相对满意的辣汤, 只要是现代的厨子就知道有多困难,所以,即便他知道王蔚对食材、辛香料的了解并不深刻,也愿意同他说上一说。

    他不遗余力地称赞道:“王郎好问题,一下子就抓到了此次上新汤品的关键之所在。”他感叹道,“此辣汤可是我的得意之作,毫不夸张地讲,除非是对辛香料很了解,否则绝对无法分辨出汤中关键一味料。”

    “关键的料可不是茱萸?”

    “诸位郎君可吃过茱萸汤汁没有?”

    众人有的点头有的摇头,绝大多数还是吃过的。

    “茱萸是有辣味,同时在此物中涩与酸两味却占了主流,寻常人便是在汤中加入茱萸汁,也不见多好,反而会因为苦涩味而皱眉。”

    王蔚恍然大悟道:“此汤中却不见涩味,酸味也几乎没有,莫小郎君是用了何物消除两味?”

    “并非消除,该说我用何物盖过了两味。”

    诸位郎君听着听着有些入迷,听知识渊博的人科普总是愉快的,即便莫文远所说的已触及他们的知识盲区,对方不快不慢的舒缓语调,通透到人人都能理解的话语却为他们所爱。

    “所以,莫小郎君究竟是用了何物?”

    莫文远礼貌一笑:“可否借我用下公筷?”唐初流行的是分餐制,一般来说分菜涮菜都是用公筷的,可惜各位郎君一腔拳拳涮肉之心,实在等不及公筷涮了再分,就直接上筷子了。

    他一开口众人纷纷道:“请!请!”

    “随意用吧,莫大郎。”

    莫文远灵巧使用筷子,在锅中捞出了绿油油的,葱?

    王蔚伸手摸摸下巴,觉得不太对,葱的话颜色要更绿些吧,而且锅里不是有白色的大葱段吗,既然有了何必再放?肯定不是葱。

    莫文远宣布道:“辛辣味的关键就是此物。”

    “此物可是葱?”

    “你看着它像葱吗?”

    “有点像,又有点不像。”

    讨论过后一众门外汉眼巴巴地看向莫文远,求这位专业人士给出答案,他微微一笑道:“此物名为香茅,又称香茅草,是天竺常用的香料。”

    “在国内有所应用,不过我还没见到有人将其用在食道上,便是用了也是医者将其作为药物使用。”

    香茅,在印度泰国一代有广泛的应用,是冬阴功汤的原料,咖喱制作中也经常加入香茅提味。

    冬阴功汤作为泰国,甚至可以说是东南亚一带具有代表性并且受欢迎的菜品,已进入中国市场多年,只要是吃过泰餐的人都品尝过其味道。

    就莫文远的喜好来看,他其实不大喜欢冬阴功汤的味道,他觉得其味实在有些刺鼻,喝着倒是辛辣鲜美,闻的时候却有股挥之不去的消毒水的味道。

    他认可其作为调味料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就个人而言却很不喜欢它与其它香料搭配后在冬阴功汤中发出的味道。

    然而在制作仿制辣味汤时,莫文远却是第一时间就意识到了此物,并且将其同茱萸放在一起调味,结果正如他想的那样,香茅刺激性的香味可与羊汤的味道中和,涩味也被盖了过去。它香味类似于柠檬,尝起来却很刺激,与茱萸结合,可以达到麻痹舌头,令食客感觉到辣的效果。

    其实他觉得汤的香味还是没有放辣椒来的正,哎,受到时代限制这已经是莫文远能做到的最好了。

    想到这他就骄傲地挺起了胸膛。

    ……

    涮锅取代了各种传统的冬日食材,成为了今年洛阳最受欢迎的吃食。

    价格不算贵,适合全家人一起去吃,更不要说羊肉性暖,在寒冷的深秋吃一顿羊肉火锅,能让全身上下都温暖起来。

    对于大家女郎来说,李三娘食肆的服务非常贴心,当她们冷得不愿意出门时,李三娘食肆竟然提供外卖服务,可以送锅上门。

    只要按照里程加收服务费就行了,颇为富有的她们根本不在意这点小钱。

    这日,李三娘食肆接到了一笔大单,不仅要送外卖,还是送大笔的外卖,往舒五家送的。

    舒五家莫文远是听说过的,甚至他与家中某人还算相识,那人就是闻名洛阳的郑都知。

    唐代的青楼楚馆并不像是现代小说中一样叫什么怡红院、翠青楼,相反,妓院的名字非常朴实,就叫“张三家的”“李四家的”。

    张三与李四都是假母的名字,假母是唐代老鸨的名称。

    初看订单,便是莫文远的几名徒弟都凑上来研究,见了不少大世面的赵深善都咋舌道:“百人吃涮锅的份量,这价格啧啧啧啧啧”发出了一连串的啧声。

    周淼比赵深善还要懂些,在长安时他就偶尔出入平康坊,平康坊换成现代的说法就是红灯区,位于长安城的北边,城中几乎所有妓院都汇聚于此。

    他老神在在道:“你以为涮锅连同外送的价格就贵了?怎么可能,最贵的可不是此价格。而是要付给舒五家的宴会钱。”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莫文远好奇心大涨,忍不住加入了对话,他道:“中间有什么讲究?”

    周淼挣扎了一小会儿,他们是把莫文远当成师父敬重没错,对方也十分有能力,脑中经常闪现独属天才的火花,但他的年纪只有十多岁,距离逛妓院的年纪还有段距离。

    略作思索后,他得出了结论,罢了罢了,此事晚知不如早知,若真去平康坊却一问三不知,也太丢脸了些。

    本着好意,他细细与莫文远解释,绝不偷工减料、敷衍了事。

    “洛阳城中的妓院规矩与长安城中相仿,甫一进门便要交银两,开宴只会更多。”

    “开宴要交多少?”

    “普通娘子约要三锾,若找的是名妓就要更多。”大概就是三百两。

    莫文远道:“名妓大概要多少?”

    周淼前后翻翻手掌:“就比如郑都知吧,最顶级的。”他压低声音好像在说什么不得了的事,“光是开宴就要十五锾。”

    莫文远被数字深深地震撼到了,他不是很在乎金钱,却也有自己是不大不小半个小富翁的认知,李三娘极会做生意,在寸土寸金的长安城他们家集也有许多房产,阿娘甚至盘算着把一条街都买下来扩充食肆。

    便是如此他也认为十五锾是个想象外的数字。

    他眼睛睁得圆溜溜的,周淼看他模样,忍不住感叹,师父还有如此小孩子的一面?

    四徒弟钱棉有了重大发现,他补充道:“师父,他说的只是开宴的钱。”

    “除了开宴还要有什么钱?”

    “乐队、布置会场、置办吃食、歌舞表演……”每多说一个字,莫文远的眼睛就变得更大,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

    “一般来说,宴会上的吃食必须是舒五家自家供应的,能让假母同意带外食,钱肯定要更多。”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