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的,一口没办法吃成东哥,身体健康就好。”沈立秋没生气,背对他只是让他别笑了。 夫妻之间早有默契,正常说话时间,如果一方背对过去,是要生气但还没生气的意思。 另外一个有眼色就该去哄哄了。 “立秋,我们正式住过来的话,你大概休息多长时间?” “我本来想着稳定下来,四处看看,不打算开饭馆,打算做成食堂,看的时候先准备辆三轮车,搞个卖凉拌菜的摊子,看到舅舅后,我在想摆摊子出去会不会很丢人,我自己不觉得丢人,怕他们觉得我丢人。”沈立秋犹豫。 坐吃山空的感觉并不好,她想赚钱了。 杨东:“我们光明正大赚钱,一不偷二不抢,他们嫌丢人关我们什么事?到时候有客人的话,顺便说我们要开食堂,还在准备中,欢迎大家光顾。” “东哥你说的对,我摆小摊还是在宣传我以后要开的食堂,管他们丢不丢人。” 想好之后,沈立秋和杨东商量起摆摊的事。 杨东不太会做菜,摆小摊却是能和沈立秋商量对策。 ... 房子买下来,沈立秋杨东夫妻两人在七月初的时候成功搬进来。 搬家是件非常累人的事,沈立秋休息了三天才缓过来准备小摊子。 房子三成的钱不用他们马上还,可以每个月定期还一笔,沈立秋自己攒下来的钱就先用来买小摊需要的工具。 三轮车、三轮车遮阳顶、食盆碗筷等等,这些花得还算值,不用担心摆小摊是否能赚回来,以后开食堂绝对能用上。 第一天营业前,沈立秋买了不少适合做凉拌的食材,等营业当天,又赖chuáng了。 “立秋,就算只用烫菜,要卖的分量大,拌起来花不少时间。”杨东把该洗的都洗了,催她。 “好的,马上起来。” 沈立秋说马上起来,在chuáng上又làng费了十几分钟。 先吃个早饭,吃完早饭开始烫菜,他们新房子有两楼,地方还挺大,烧饭间也有架大铁锅的灶台。 两口大铁锅效率非常高。 一个食盆放一种凉拌菜。 素jī切片和豆腐皮混合拌了一盆。 腐竹萝卜丝拌了一盆,主要是腐竹,萝卜丝用来点缀。 偷懒斜切,毫无形状可言的huáng瓜和泡好烫过的木耳拌成一盆。 海带丝一盆。 一共四盆,用了不少调味,大蒜和辣椒用得更是数不清。 沈立秋喜欢县城芝麻油,搬家离开前特意买了两斤,不是用来做生意,是自家留着吃,到省城她另外找了芝麻油,没县城的香,但也还行,买的多还能砍个价。 为了找调味,沈立秋làng费不少钱,跑的地方多,看见吃的,这也想尝尝,那也想尝尝,压根忍不住。 “立秋,又香又好看,我都忍不住就着碗米饭开吃了。”捣了大半天蒜泥的杨东见到四盆凉拌菜成品,夸道。 他已经上班,沈立秋特意把第一天营业时间定在休息日,为的就是让他一起帮忙。 之后的话,她一个人出摊,慢是慢点,能忙得过来。 “卖不出去我们自己吃,给爸妈送些,分量有点多……东哥,我切香菜和葱,你来捣花生碎。”沈立秋已经开始切了。 这三样会另外装到大碗里,当成附送的。 香菜和葱是杨东早上买来的,颜色嫩绿新鲜,所以沈立秋切的时候也不走心,切了个大概就放进碗里。 本身颜色就新鲜,不需要切成末,切得粗糙些不碍事。 家里买了捣东西的臼子,这类臼子虽然扔需要用力气,但是有盖,不怕里头的东西溅出来,容量还大,杨东换了另外一个新的捣花生:“我多带点米饭,凉拌菜最下饭。” 已经压了一锅米饭,中午在外面吃饭。 立秋不慌不忙,等出门差不多是饭点了。 “嗯,带两个饭盒好了,我一个饭盒米饭吃不完,你吃一个半。” “带三盒,半下午也能吃。” “行。” 等东西都准备齐全放在三轮车上了,沈立秋挂上醒目的大牌子。 卖三轮车的地方不负责加工,沈立秋找人给三轮车做了遮阳顶,特意说要加固,不光后面车斗加顶,前面骑车的地方也加顶。 顶足够大,完全能遮挡住太阳。 杨东骑三轮车,她骑自行车在旁边跟着。 自行车是为了两人摆摊的时候,一人回家拿取东西方便。 到了沈立秋踩点过的摊位,夫妻两人把板凳拿下来,开始吃午饭。 用做生意的夹子专门夹出来一大碗凉拌菜,三轮车车斗垫了箱子木板,木板边缘够他们用来当饭桌吃饭。 “现在没生意,我们吃慢点,不急。”饭盒装得太满了,吃起来不方便,夫妻两人都是把米饭装进碗里吃,不够继续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