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镇做题家到首席科学家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与航天航空,数学与国防安全,数学与生物医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数学与能源,数学与海洋;数学与人工智能,数学与先进制造,数学与星辰大海!“如果说,19世纪是西方的数学...

作家 月夜孤饮 分類 军事 | 94萬字 | 236章
第94章‘格点型\’牛顿问题在5、6、7维空间统一的证明
    在继续谈了一会之后,周易便回到了寝室。


    开普勒猜想的证明过程还没写完呢。


    几百页的证明,前后的逻辑性,


    每一个单词是否多余,数学定理定义叙述的精确与否,都要细细打磨。


    这次院长找周易谈话主要的目的还是去哪里读研的问题。


    有个好的导师,未来的学术生涯,可以减少很多的弯路。


    其实周易倾向于去水木大学的原因,就是因为18年菲尔兹奖得主比尔卡尔在证明bab猜想之中用到的归纳法互推6个辅助定理,


    周易在开普勒猜想证明之中也用到了用数学归纳法互推辅助定理。


    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都是代数几何方向,共同语言与思维的碰撞必然是极高。


    到时候在研究一些数论猜想的时候,说不定有关键性的启迪。


    其次丘先生也在水木大学,杨先生也在水木大学,当世最顶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都在这所大学,何必舍近求远呢。


    不过确实时间还早,就算是今年跟着大四一起毕业,那也还有三个多月。


    现在才三月中旬。


    周易一边敲着键盘,一边思考,这篇论文涉及的东西太多了,不仅是开普勒猜想。


    当初牛顿提及的一个问题,也可以被解决。


    要是一股脑的全部放出去,有些不划算。


    而且这篇论文的诞生,必将引起离散几何的革命,到时候,恐怕整个通信将会迎来一个巨大的发展。


    应用到民生、军事、航空航天等多个地方。


    奈何周易在信息学的分支太少,等级太低,根本无法应用。


    周易此刻停下了键盘,开始思考,要不学学别人,先发一个‘格点型’牛顿问题在五维空间统一为40的证明。


    何谓牛顿问题?


    这得追溯到三百多年前。


    1694年的一天,牛顿和数学家格雷戈里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讨论太阳系行星的有关问题时,话题就转到了一个球可以同时与多少个同样大小的球相切的问题。


    他们共同认为,一个球同时与12个同样大小的球相切是没有争议的。


    格雷戈里是一位牛顿学说的追随者,他崇敬牛顿,但是不盲从牛顿。


    由于他的天赋能力,在几何直观能力表现得十分的强,


    在瞬间就想到以正二十面体的十二个顶点为中心的球都可以与位于正二十面体中心的一个球同时相切,而且这些球之间还存在很多空隙,经过适当的移动,也许可能至少再放进一个球去与中心那个球相切。


    不过,牛顿坚持认为,那个球是不可能放进去的。


    到最后他们也都没有能够给出各自结论的数学证明。


    这个看似比开普勒猜想简单得多的问题,实际上也成为一个长期未解决的数学难题,被称为牛顿问题。


    所以开普勒猜想和牛顿问题之间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从宏观上看,在球堆积密度最大的时候,而处于局部位置的每个球是否应该与尽可能多的球相切呢?


    不过牛顿问题比起开普勒猜想要简单一些而已。


    看似简单的初等初等立体几何问题,让不少民科带师们觉得我上我也行。


    实际上,他们门槛都进不去。


    后面经过几百年数学家们不断的开拓,才把牛顿问题转化为了‘格点型’牛顿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又开拓出了一门新的数学分支,几何数论,也叫数的几何。


    所以周易准备分成三个部分发出论文,


    第一部分,先证明‘格点型’牛顿问题在五维空间统一为40的证明。


    之前不少数学家证明了2、3、4、8、24维的情况,其结果分别是6、12、24、240、196560。


    对于第五维,也只是局限于40-44之间。


    6微是72,7维是126。


    这些都还未被证明。


    周易想到这里,就停下了手中的活。


    转而开始新建一个tex文档,然后开始了这项工作。


    周易准备一举证明5、6、7维三个维度的证明。


    说干就干,键盘啪啪啪的响。


    一直到了晚上肚子发出饿意才停下来。


    这几个维度的格点型,周易怎么也得水一篇顶级期刊出来。


    后面的在研究研究,能不能多出几篇顶级期刊。


    一个大猜想,就这么直接发了,可惜了,发掘出最大的利益才合理。


    以自己三冠王的身份,加上2篇2区sci论文打底,10篇4区sci论文,发篇这种顶级期刊,合理!


    没人会质疑一个少年天才的天赋。


    周易一边吃饭一边刷着arxiv,看看这上面的一些论文拓本。


    还好都没跟自己即将写的论文有相同的思想,不然周易恨不得立马就发。


    每天吃饭时间刷arxiv,成为周易固定的事情。


    因为研究开普勒猜想的人太多了,特别是一些大师,甚至菲尔兹奖得主都在研究。


    远的不说,就国内,宗教授与项教授,都是这个领域的专家级人物。


    吃晚饭,周易回复了一下夏雪信息,告诉夏雪他最近都要忙着肝论文,所以没去图书馆。


    一连五天,周易才将这篇‘水’文,写出来。


    周易最后再看了一遍,发现没有任何问题之后,直接投了《数学年刊》。


    数学类四大顶级期刊,《数学年刊》、《数学学报》、《数学新进展》以及《镁国数学会杂志》。


    这四类期刊数学绝对独一档的存在,其权威性无出其右。


    然而,翻遍四大神刊,就会发现作者国籍是大夏国的出现不足100次。


    这么数字可能还多了。


    折个半都不一定有。


    几乎可以说,如果有幸仅仅作为合作者能在此四大期刊上出现一个普通数学教授的名字,保证会让人感觉人生已经达到了**,感觉人生已经达到了巅峰。


    周易投稿的《数学年刊》一开始由哈佛大学出版,在1911年的时候转移到了世界数学中心-普林斯顿大学,现在是由普林斯顿大学跟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共同出版。


    《数学新进展》由著名的springerverlag公司出版,是另外一本权威期刊。影响因子比《数学年刊》(annals  of  mathe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