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阴阳定势 我这样说,并不是纯粹为了安慰老先生,而是自己在心里暗暗发誓,要把这里的事情彻底解决。 人命关天,不能在这样继续下去了,必须争分夺秒。 老先生颤颤巍巍地伸出手,握住我的手背说:“你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了,即便我死后,也请你务必帮大家解开这个咒诅。” 这时我忽然想到爷爷,便问道:“请问老先生,当年您跟我爷爷是怎么认识的,他曾经来过棋盘村吗?” 这个话题一下子激起了老先生的思绪,他的眼神中似乎也浮现出了当年往事。 他告诉我,爷爷是在13年前的某个阴雨天,来到了他们棋盘村。 当天正巧也是老先生捡到那只大水缸的日子,原本他们是想把水缸放在后院里,结果爷爷路过的时候瞧见了,便主动上前跟他们攀谈起来。 “当时,你爷爷告诉我们,那口大水缸虽然是富贵祥瑞之物,供在家中有趋吉避灾之效。只是不能随意摆放,需要配合棋盘村独特的地势,依据阴阳恒定的自然规律妥善安置。” “于是我们按照你爷爷的指示,将大水缸放在了门口东南角的方位,他又让我们在缸里养一些锦鲤,还必须是两两成对。” 老先生说出这些往事,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启发,原来当年爷爷就已经看出端倪,交给他们规避某种灾祸的办法,只是当时他并没有说破,所以大家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 看样子那口缸果然有大名堂。 爷爷想要规避的灾祸,只怕就是眼前我所面临的这种怪病。 想到这里,我让永柱去水缸里数数,现在究竟有多少条鱼在里面。 等他从外面进来,伸手告诉了我一个数:16条。 那么也就是说,昨天缸里一共有17条鱼,可问题在于既然是17条呈奇数,为什么会形成阴阳均势的太极图呢? 如果说缸中的鱼两两成双,分成黑白两群,那么他们昨夜群游时勾勒出太极图形有理说得通,可为什么奇数也可以? 我的推断在这个时候,一下子就陷入到了死胡同之中,或许我的猜想依据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看完了这口古怪的缸,我又直接去了村长家,看他们家那突然出现了大坑。 到目前为止,我并没有发现村子里的棋盘格局遭到过任何破坏,也就是说这里依然还维持着最初的风水定势。 问题究竟出在哪呢? 这看似一片祥和的村子中,还有我所没有看到的隐匿角落吗? 村长将我迎进门,他们家里屋果然有一个近1.5米宽的深坑,凑过去往下瞧,基本上看不到底。 我蹲在深坑前,问村长说:“原来你们家这房子盖起来的时候,底下有没有什么东西?” 村长摇摇头,回道:“这个还真不清楚,房子是原先就盖好的,我们花钱从别人那买了下来,现在那户人家已经离开棋盘村,我也没出去问了。” 这倒不是什么问题,我让村长找人去打听,村子里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肯定知道这块地基下面原先有什么。 从正常的逻辑来说,不可能无缘无故坍塌出这么一个大坑,就连拿手电筒往里照,也看不到任何边际。 “这是个魔窟,村里那些病的根源就是从这里出来的。” 刘虎走进来,指着大坑就信誓旦旦地说出这句话。 村长立刻呵斥道:“别胡说八道,这里没你说话的份!” 刘虎哼了一声,坐在一旁半阴不阳地说:“我看你才是老糊涂了,找了这么一个小子,居然指望他能救大家,简直笑话。” “你还不如去庙里上柱香,或许还能管用。” 我也不搭理这家伙,毕竟我们之间第一次见面,就没留下什么好印象。 这家伙一开始还把我错认成那个江哲,差点就要对我动手,虽然不知道当年他们谁对谁错,但这种性格恶劣的家伙,被打折一条腿也是活该。 “你给我住嘴,一天到晚游手好闲,什么忙都帮不上,还有脸在这里跟我说话!” “那个江哲回来了,你少去找他的麻烦,到最后哪次不是你吃亏?” 父子两人越说越激烈,刘虎一怒之下把桌上的茶杯摔了出去。 没想到刚好就扔进了地上的大坑里,结果居然一点动静都听不到。 “这坑里到底有多深?” 我没心情看村长和儿子之间吵架,就借口有事先离开了他们家。 调查了半天,结果还是没能找出详实的线索,我不免感到有些灰心。 一直到晚上,中午在流水席上突然昏迷的那位村民,也不出意料地痛苦离世,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永柱的心情格外沉重,因为他预感到下一个可能就是他老爹了。 我坐在屋前的石阶上,思索着究竟是哪里被我忽略了,目前我的水平自然比不上爷爷,但我也没有别的人可以求助。 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远处传来断断续续的哭喊声,那必定是苦主人家正在为逝去的亲人恸哭。 村子里的静谧,被这阵阵凄惨的哭声所打破,周围空气中似乎也飘荡着说不尽的哀伤。 我有些心烦意乱,转身进屋之后锁上了门,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便已经平静地睡去。 第二天一早,我是被一阵急切的敲门声所吵醒了。 “小先生,你醒一醒,出大事了!” 我睡眼惺忪地推开门,看到永柱面色惨白的模样。 他一边拉着我的手,一边嘴里絮絮叨叨说着些什么,但他此时的情绪实在太惶恐,太焦虑了,以至于尝试了好几次,也没把心中想说的话说清楚。 可接下来也不需要他向我说明了,因为他们家门口已经围满了村民,他们不约而同地看向那口大水缸,而原本卧病在床的老先生,此时也在别人的搀扶下站在门口。 “老先生,我还以为” 我走上前去,起初还担心永柱这种反应,是老先生发生了不测,但看情形显然是另有其事。 “孩子,你去看看那口水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