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逢南没有再说什么。没反驳,也没解释。 他将杯底的啤酒喝完了。 回去时已经很晚,车顺着街道前行,窗外下起小雨。 沈逢南的车在小区外停下。 树影遮了灯光。他开了车内灯,坐了一会,从口袋取出梁研塞进去的盒子。 这是一块手表,没打开他也认得出来。看了一会,他将盒子打开。 梁研应该是认真选过,这一款很好看,也很适合他这个年纪的男人。 她在用心待他。 从蹩脚的追求、突兀的告白、单纯的离别吻,到迟来的礼物,他一直知道。 也许是因为和徐禺声的谈话,沈逢南不可避免的想起和梁研的一切。 不是所有人都如她清醒直白,也无人始终做到她的坦荡诚实。 情感无法条分缕析,徐禺声说对了一部分,秦薇于他,是旧爱,是十年记忆。 但沈逢南确定,梁研不是他用来忘记秦薇的新欢。 就像今晚分别前的拥吻…… 他很清楚,那一瞬的冲动只跟梁研有关。 十二月的北京很冷。 走出车站,扑面而来的冷风将梁研的疲惫一扫而空,她整个人瞬间就清醒了。 梁研把围巾裹了两圈,又将帽子戴上,最后才拖着箱子打车去酒店。 会议承办方已经为所有参会者订好酒店,就在z大校园对面。 梁研以前也来过,对这一片还有一些熟悉感。 到酒店洗了个澡,她出门走了走。 中关村南大街的这块地方分布了好几所高校,梁研逛了逛z大校园,就沿着街走。 北京冬天仍然是那个样子,风大,干冷,梁研并不觉得比南方的湿冷难熬,她很适应地一路往前走,沿路都是卖烤红薯的摊子。 这东西放在以前,那算得上梁研的至爱了。那时她读小六,严祈每次过来,必然买三个烤红薯,因为梁研一个人就要吃两个,严祈总说她不像女的。 后来闹成那样,连烤红薯都成了她阴影,这些年没碰过。 梁研没停留地走了几站地,傍晚的时候到了国图附近。 她看了一眼,也没多待,转身就沿路返回。 这晚,梁研在z大食堂吃了晚饭,晚上没再出门,就窝在酒店看电视,到了八点多,她的手机响了。 梁研一看,是沈逢南打电话来了。 她接通,沈逢南在那头喊她:“梁研?” “是我。” 沈逢南:“我给你发微信没回。” 梁研说:“我刚刚在看电视。 那头,沈逢南嗯一声,说:“我明天就过来了,晚上我来找你?” 梁研想了想,说:“可能不行,明天要到八点结束。” “没关系,结束了给我打电话。” “好。” 话说到这里,两边都沉默了一下。 梁研开口:“那你早点休息,明天小心。” “嗯。” 梁研等他说再见,他却好一会没动静。 等了几秒,梁研主动说:“没事我就要挂了啊。” 他应了,“早点睡。” “你也是。” 第二天的安排很满,上午、下午、晚上都有活动。 有很多硕博研究生,其实大家都是代导师过来的,只有梁研一个大四生。 说是八点结束,事实上一直到八点半梁研才出了z大校门。 她立刻给沈逢南打了电话,没过几分钟,沈逢南就出现了。 他穿着一件新的黑色羽绒服,梁研愣了一下才认出来。 她跑过去,“你等很久了?” “不久。”他笑了笑,低头把她的围巾裹好,“冷么?” “还好,没南安冷。” “看不出来,你挺抗冻的。” “当然。”梁研牵住他的手。 两人沿着街走了。 “去哪儿?” “想吃东西吗?” “想啊。” “我也想。” ☆、第24章 两个人晚上都已经吃过晚饭,但还是去吃了烤肉。 地方不远,他们走着去,走着回来,拢共也只过去了一个小时,九点多回到z大校门口,过了天桥就是梁研住的酒店。 从桥上看,灯火阑珊。 他们在桥上停了一下,梁研说:“在这待一会?” “好。”沈逢南将她的帽子往下拉了拉。 梁研靠在栏杆上,一只手缩进袖子,另一只手被沈逢南握着,在他的衣兜里。 这里只有风声和喧嚣车流。 梁研一直没有说话,沈逢南感觉到她和往常有些不同,她好像还是在南安的时候比较开心。 沉默了一会,他问:“在想什么?” 梁研晃了晃神,转过头,失焦的眼在他脸上停了停,“你以前在这里待过吗?” “这里……北京?” “嗯。” “待过,大学在这读的,最初两年也在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