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天。 随着高考结束的铃声响起,整个考场都沸腾了起来。 有的考生心情激动满脸笑容。 有的考生情绪低落失声痛哭。 李同光优哉游哉地穿过这群情绪外放的考生提前离开考场。 他是第一个出考场。 ‘平平无奇’的颜值和强烈自信的气质立刻吸引了不少记者的注意。 高考是一年一度的大事。 官方很乐意去推广天才学霸。 许多频道都会蹭热度,报到各个考点一些吸引人的事。 李同光单看脸就很有热度。 刚走出校门口,就有一个话筒递到了面前。 女记者和善笑道:“这位同学你好,请问能采访一下你吗?” 李同光点头:“行。” 女记者:“请问你有没有感觉比较难的题目?” “没有。” 李同光:“都很简单。” 这自信无比的语气,让女记者听着都愣了一会。 突然的,她感觉到了大新闻的气味。 她压下心中的兴奋,笑着道:“牛牛牛,非常的有傲气。” “同学,你预计自己能考多少分?” “保守估计最低740分。” 李同光想了一下,给出了一个很保守的数字。 虽然很有自信,但语文作文和英语作文不可避免会受一些客观影响,可能扣一点分。 嗑了提高效率丸,李同光自信但不会自大,可不想要给自己留一个黑历史。 他觉得很保守了,但在女记者看来就是凡尔赛。 保守估计最低740分......听听,这是人话? 去年的全国高考状元也不过才720分。 高考历史记录不算加分,也就739分而已。 而李同光的‘保守’,已经超过了历史记录。 看在李同光的颜值份上,女记者有点担心会下不来台。 犹豫了一下,她转移了话题:“你理想考什么大学?” ...... “感谢同学的配合。” 又问了几个问题,女记者结束了采访,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 李同光看了眼她的背影,转过身往家的方向走。 回到家,李同光看着面板,高考都没让他波动的心情,有了一丝涟漪。 扩容的电量终于够了。 「汲取电量:1000度」 「是否扩容?」 李同光轻吸了口气,默念道:“是。” 「扩容完毕」 「每日容量:100g」 「剩余容量:264g」 「扩容所需电量10万度」 “虽然还是不多,但可操作性大了起来。” 李同光目光扫到最后,蛋疼的咂了咂嘴:“10万度?直接翻一百倍啊。” “虽然电不算太贵,但就这个倍率,继续升级下去所需要的能量有点恐怖啊。” “要是可以提取科幻漫画里面的能源就好了,比如钢铁侠的方舟反应炉。” 这世界也是有漫威的。 不过李同光的容量不足提取方舟反应炉。 他猜测方舟反应炉多半是提取不了。 因为学习进度极顺,闲着没事,加上为了未来更好的利用提取系统,李同光最近买了不少数学和物理的专业书籍看。 在物理和数学上面,已经差不多有一流大学三四年级的水准。 所以李同光也能理解,方舟反应炉这技术就是科幻,不太可能实现。 方舟反应炉的技术原理是将核聚变燃料充进钯金属内,使分子间距小到可以发生核聚变的程度。 巴掌大小,1.6克钯元素,有每秒30亿焦耳的能量输出,也就是300万千瓦时。 核电站的反应堆,在建的三代堆也就百万千瓦级的输出,但体积上是数以万倍的差距。 方舟反应炉完全是编剧脑袋开出黑洞的产物。 类似的还有其他黑科技能源。 李同光猜测,能源应该是提取难度最大的一类。 毕竟这玩意儿,真的要比‘提高效率丸’复杂太多了。 李同光虽然遗憾,但也没有太在意。 一个提高效率丸就让他受益极多,也足够他前期需要。 不需要那么着急。 慢慢发育,不冒风险,也更加有乐趣一点。 总而言之,每日100g勉强够用。 每日100g全都提取黄金,差不多就有好几万。 要是李同光没什么上进心,纯换黄金日赚好几万能让他舒舒服服的当个混子。 不过李同光不会这么用。 提取工具然后钱生钱才是外挂的正确用法。 人也得有点追求。 ...... 转眼到了6月中旬。 容量积攒首次突破了1kg。 本来打算攒个几公斤的李同光,实在保持不了平稳心态,翻开哆啦A梦把心仪的几个道具提取出来。 “希望能行。” 李同光翻开漫画到了‘恶魔护照’那一页。 目光凝聚在了那本护照上。 1分钟过去,什么反应也没有。 李同光闭上眼睛:“不行吗......意料之中。” 恶魔护照:22世纪最高级别禁品,能完全控制除使用者以外的所有人的思维和逻辑,所以也超越了所有国家制定的法律。使用者做了不该做的事后,对方来投诉的话,只要随身携带这张护照,对方就会无条件地允许使用者为所欲为。 哆啦A梦里面最bug的道具之一。 要是能提取出来,李同光分分钟就能统治蓝星。 可惜提取不了。 李同光又试了一下万能通行证和其他类似的道具。 不出意料的,全都提取不了。 李同光没有再浪费时间,退而其次的选择了另外一个道具,读心头盔。 读心头盔:戴上之后就能够听到30米内人的心里面想的事情。 这个道具理论上具备很高的可行性。 反正试试也没成本。 李同光翻到了读心头盔所在的漫画页面,目光凝视着这个道具。 一晃神,手上多了一个屁股形状,还有两根天线的白色头盔。 李同光回过神来,看着头盔完美的蜜桃弧线,嘴角抽了一下:“形状有点一言难尽......” “有用就行。” 他之后很多事情都需要跟人打交道。 有读心头盔,能节省很多事情。 李同光看了一下容量。 仅仅剩下50g。 读心头盔用掉了绝大部分容量,可以说擦着门槛过。 剩下的容量,李同光想了一下,兑换了味精之源。 味精之源:让食物变得更美味,哪怕是在不好吃的东西洒上,都会变得超级好吃。 钱财不缺,就该提升生活质量。 李同光是典型华国人,也就那么点爱好。 惯例,道具入手之后要先试验试验。 除非绝境,否则绝不冒险。 李同光现在条件比当初要强了不少,但最后还是选择在家研究。 五月份稿费已经到账,税后接近200万。 李同光摇身一变,成为了百万富翁。 但想要支棱起一家让他满意的实验室,还远远不够。 蛐蛐两百万也就搭建个壳子。 租实验室也是一个办法。 但还是那句话,没办法彻底保密,有风险。 花了半个小时,设计好了实验方案,李同光开始研究读心头盔。 条件简陋,可以做的项目不多。 花了不少功夫,李同光才勉强确定了,读心头盔功能比他预想的要强。 他预想的读心头盔是一个特殊的终端。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硬件设备,会连接专门的服务器,借用服务器的数据,以分析微表情和心理学等学科为技术基石,经过算法和大数据积累,进行读心分析。 但被他提取的读心头盔,跟他想的完全不同。 似乎和电磁有关。 那两根天线内部整合了电磁硬件。 只不过外壳有隔绝功能,李同光手头上的简陋仪器扫不出结果。 另外,读心头盔需要充电,启动后有电量提示,不过可以用太阳能。 外壳材料技术含量极高。 没实验出什么成果,但也让李同光知道一件事情。 读心头盔真的能‘读心’。 真.我能听到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