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您……您为何还纵容我等,前去对孔夫子实施不善?!” “万一孔夫子出个好歹,我与右相等人,完全是犯罪了啊!!” 蒙恬忍不住问道。 嬴政撇了他一眼,眸子平静如水,悠悠道,“若朕直说,你们碍于朕的威严,定是会就此罢手!!” “没有你等的鞭挞,孔远又如何快速教导扶苏?!” “你们,便是最好的教材!!” 什么! 我和右相等人,成教材了?! 这…… 蒙恬嘴角一抽。 敢情陛下从头到尾,都不去担心孔远啊!! 反而…… 从这意思中,还期待他们去找孔远麻烦…… 蒙恬凌乱了。 陛下当真好宽的心!! 事实上, 嬴政说的不错。 让冯去疾等权威人士,去找孔远麻烦,是对扶苏最好的教学。 就好比第一次, 冯去疾去找麻烦。 扶苏从两位师傅的对比中,知道了孔远的强大,越发坚定要学习【抡语】。 蒙毅找麻烦, 被扒光盔甲、钱财赶走, 扶苏就坚定要学习武艺,从那一天开始,极为刻苦训练!! 然而蒙恬却是不懂其中缘由,咽了咽口水,试探道,“陛下,不瞒您说。” “冯右相、淳仆射、甚至是末将等人,皆以为您对此并不知情。” “可您知道,这就显得……我等所做一切,仿若一桩闹剧。” “末将等会回去,要不要通知冯右相他们,停止对孔夫子的各种不利行动?甚至告诉他们孔夫子的智慧?!” “只要末将告诉他们,孔夫子提出的这四条敛财之策,相信他们也会对孔夫子大大改观!!” “不必!今日酒楼之事,你权当没有发生,他们该怎么做,便怎么做。”嬴政想也没想,直接拒绝。 想了想。 嬴政继续道,“扶苏的成长,唯有挑战与磨砺才会使他更快,若是一帆风顺,在一片赞美中成长,只会让他越发缓慢,甚至认不清自己位置。” “有孔远在,朕相信他会妥善处理好一切,让冯去疾他们去闹吧。” “若有万一,冯去疾等人占据优势,对孔远能造成影响……” 嬴政眼眸微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我儿扶苏,若是在诸多大臣的针对下,无法保护好他师傅,那他还是太懦弱,丢人!!不配从朕手中接过大秦!!” “朕既然能压住冯去疾等人、甚至百官数年,扶苏他,理应该能办到,才配接过帝位!!” 蒙恬闻言,顿时懂了嬴政的安排。 陛下这是铁了心, 要靠冯去疾等人,去磨砺扶苏了。 可怜的右相啊,您成磨刀石了…… 蒙恬汗颜。 既然陛下有了决定,那蒙恬也不可能去通知冯去疾他们了。 不过, 还是会暗示一下弟弟蒙毅,别再去当刀了!! “好了,蒙恬,此事你便当个聋子,什么也别管。” “事实上……其实你想管,恐怕也没时间了。” “朕要派你去趟陇西,去把李信给请回来咸阳,大秦将要组建一只轻骑,名为大秦虎骑,必须由他带领和训练。” “你当年乃李信的同僚,又是他手足兄弟,由你请他回来,最为合适。” 蒙恬眉毛一挑,认真问道,“陛下,确定要按孔夫子所言行事了?!不需要和百官商讨一下嘛?!” 不是他多事,怀疑嬴政。 而是此事,滋事重大。 一旦投入进去,训练、粮草、兵器等等,都是一大笔开销。 得慎重再慎重才是!! 而在以前, 每只军团的新建,也都是百官和陛下商讨好几日,才正式确定下来。 此时直接确定, 显得有点过于草率。 嬴政摇了摇头,说道,“不必,孔远所说战法,进攻便是最佳防守,太过超前,连朕起初都觉得匪夷所思。” “自打统一六国,百官已失去危机感,只会觉得此战法太过激进,再加上李信伐楚那一战失利,损兵折将,于百官口中风评极差。” “若是商讨,不通过是肯定的,此乃朕的大秦,朕不想与他们费口舌,直接把李信请回来便是。” “越快越好,最好现在出发!!” 蒙恬心中一惊,连连点头道,“陛下,末将领命!!” 蒙恬正准备离开, 嬴政却仿佛想起来什么,叫住了他。 “等等!!” 蒙恬停了下来。 嬴政想了想,吐出口气道,“等找到李信,你告诉他,那一战朕从不怪他,是朕信错了人!!” “那一战之前,昌平侯曾三番四次请柬朕,让朕收回灭楚命令,朕没搭理,对此事也没放在心上。” “本以为昌平侯,顶多闹些脾气,却没想到他做法如此激进,竟在大秦如日中天时,选择背叛!!” “是朕……那一战,是朕的错,你要告诉他,那二十万将士的性命,应当由朕负责,而不是他!他不该整日陷入自责!!” “朕,始终相信,他有不输白起之才。” “如今,大秦需要他,朕……也需要他!!” 嬴政真情流露,语气惋惜。 是深深地自责!! 深深地懊恼!! 若是伐楚那一战, 他把昌平侯的愤怒放在心上,选择软禁他,何至于会出现后方反叛情况啊!! 若是软禁昌平侯, 李信依旧是那自信的李信,不会陷入自哀自怨,也不会灰溜溜跑回陇西老家。 二十万将士,也依旧会在!! 唉…… 错! 一切,皆是自己的过错啊!! 当年接连的胜利,不仅冲昏百官头脑,便是连自己的头脑,也被冲昏!! 嬴政无奈一笑。 这也是帝王的无奈,做事不能有错误。 一错, 极有可能,是几十万生命的逝去。 所以他以此为鉴。 这么多年来,凡事都亲力亲为。 保持不骄傲不自满,平常心状态,处理一切政事。 就是怕…… 再次发生李信事件的惨剧!! 蒙恬从未见过如此的嬴政, 深吸口气,只觉自己身上责任沉甸甸。 必须! 必须把李信带回来!! “陛下,末将在此立下军令状,哪怕拖,也要把他给带回来!!” 蒙恬郑重其事一拜, 与满是自责的嬴政对视一眼。 双目相对, 一人自责,一人坚定,一切尽在不言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