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自然是内阁草拟的,小皇帝也不过就是在上面用玉玺盖了个戳。 前兵部侍郎王在晋,擢升两品,接替罪臣熊廷弼职位,经略辽东,统领辽东军政事务。 就这样,在唐峰的推动下,王在晋比历史上早一年,坐上了辽东经略的位子。 辽东监军太监雨化风,擢升一级,赏赐白银万两,继续监军辽东,辅助王在晋。 北镇副总兵周英龙,擢升一品,接替前总兵职务,统领北镇五万明军军士。 前北镇都司丁甲,擢升三品,封显武将军。 前北镇都司丁乙,擢升三品,封宣武将军。 宣武将军和显武将军,则都是从四品的武管,身份地位,仅次于参将,略高于游击将军。 丁甲丁乙这哥俩,这次算是一步登天。 这份圣旨里面,并没有对唐峰的犒赏,对此,唐峰也没往心里面去。 他身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东厂厂公,已经算是太监的极致了,官职什么的,已经封无可封。 就像那旨意后面提到的,要他尽早带着敌酋蒙格尔泰和后金俘虏返回京师。 这无非就是,等着他回京师献囚,再一番游行,皇帝带着群臣去祖庙内祷告大明朝列祖列宗。 最后,才是对他的犒赏。 至于犒赏吗,想来,无非就是些金银财物,只不过吗,这奖赏的多少,就看皇帝和内阁那些家伙的意思了。 话说这一日,努尔哈赤得知蒙格尔泰兵败被俘,正蓝旗被全歼的消息后,怒火攻心,一口老血喷出来。 随即,努尔哈赤便点了兵将,带着两旗人马,出了沈阳城,浩浩荡荡的朝着大凌河杀了过来。 当唐峰从探子那里,得知了后金军的动静后,便暂时打消了当日返回京师的打算。 在这次对北镇军政进行整顿的时候,在很多重要的职位上,唐峰都安插上了自己的人手。 军队方面,他通过王在晋,将他招募来的五个都司,全部重用。 这些都司,如今每个人都各自统辖一方军马,人数都在一千五百人左右。 而且,这些军士,都是从各大营中,选出来的那种敢战的老兵。 如今,光是直接控制在唐峰手里的兵马,就已经达到了一万六千余人。 而这广宁城内,其他的将军,也都是以唐峰为马首是瞻。 得知努尔哈赤领军来犯,唐峰决定,在临走前,给这位满清国的老祖宗一个下马威。 不说让他彻底臣服吧,最起码,要打的他,一年之内,不敢再越过大凌河。 五万明军,在唐峰的调动下,浩浩荡荡,汇聚到了大凌河河畔。 而在河对岸的地方,努尔哈赤的大军姗姗来迟。 隔着这条河,双方对峙。 为了彻底激怒努尔哈赤,唐峰特意让人,将蒙格尔泰关在笼子里面,推到了河岸边上。 看着被折磨的没了人样的蒙格尔泰,努尔哈赤怒火攻心,皇太极等人,也是怒目而张。 对于后金人的愤怒,唐峰自然是乐意看到的,而对于他们的谩骂,则选择了无视。 身为一个后世人,这点言语上的攻击,于他来说,简直就是毛毛雨。 若是骂架的话,他保证,自己能骂上两天两夜,而且还不重复。 “撤退两里。” 当唐峰的命令下达后,明军开始后撤,将河岸给对面的后金人让了出来。 打战吗,大家总是要先站在一起,隔着一条河,怎么打仗,总不能说,打口水仗吧。 看着明军撤退,努尔哈赤考虑了许久,最后还是先派出了一队人马,开始在这大凌河上搭桥。 后金军用了足足两天的时间,终于在大凌河上搭建了三座简易的浮桥。 也亏得这个季节,正是枯水期,这一段的河面狭窄,否则的话,就这个时代的技术,后金想要搭建起三座浮桥来,怕得半个月的时间。 当浮桥搭建起来,一队队的后金军通过浮桥,踏入大明北镇的土地上。 努尔哈赤在一众后金将帅的簇拥下,通过了大凌河。 “明军猖狂,今日,便要攻下那广宁城,血洗整个广宁城。”贝勒阿敏狂放的喊着。 三万后金主力,其中有半数都是骑兵,兵强马壮,装备精良。 在女真人认真里面,明军已经腐烂,根本不堪一战,即便是双方兵力三比一,明军都只能龟缩在城池内防守,还不一定守得住。 努尔哈赤等人,之所以胆敢以三万军士,踏过大凌河,也是因为知道,这广宁城内,只有五万兵马。 就这五万兵马,若是敢出来野战,他们凭着三万后金勇士,足以将其生吞活剥掉。 可是,当他们踏过大凌河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最初的猜测是错的。 明军,竟然没有龟缩回广宁城去,反而是旷野上摆出了军阵,一副跟他们决战的架势。 看到那绵延的军阵时,不管是努尔哈赤,还是皇太极阿敏,都有点反应不过来。 什么时候起,胆小如鼠的大明人,竟然也敢走出城池,跟他们后金野战了。 再看大明军阵,旗帜鲜明,文臣武将,皆伫立军前。 这……这还是大明的那些军队吗。 虽然心中疑惑,但是,见大明军选择了野战,努尔哈赤还是非常高兴的。 在他的意识里面,大明军就是战五渣,野战,必然会败。 天助我也,那个从京师来的司礼监掌印太监魏忠贤,果然是个好大喜功之人。 若是今日,将这支大明主力军吞掉,那么正规北镇,将再也没有了威胁。 到时候,只需要自己驱兵南下,正规北镇,乃至整个辽东,都可能为自己所得。 努尔哈赤想着吞掉这支大明主力军,可唐峰又何尝不是想着,拖垮这支后金主力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