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妇卷土重来

注意弃妇卷土重来目前的最新章节为分节阅读133,弃妇卷土重来主要描写了陪着凤凰男丈夫熬出头的林若梅,发现她那幸福美满的婚姻不过是一场骗局。还好,老天给了她重来一次的机会,踹渣男虐小三,捞个兵哥哥,奔向致富路!扫雷:本文女主会防患于未然,主动收(碾)拾(...

分章完结阅读37
    个童工是邻村的一个孩子,你应该也认识,就是跟着爷爷奶奶过活的大柱。kenkanshu.com面粉厂的人看他可怜,就让他留在这跟着食堂吃饭。大柱这孩子也实诚,去年不上学后就在家帮他爷爷种地。忙完地里的事,就常过来搭把手,师傅也每天多给他打两份饭。今早大柱过来帮忙装车,正好被人给瞧见了。”

    若梅挂了电话,回到房间里脑子快速转着。他们家没什么仇家,这些年厂里也一直做慈善,而且该送礼也送礼,跟县里领导关系不错。因为这么点事就闹开,那除了刘明珠肯定没其它人了。想起五年前因为一次文艺汇演,刘明珠就压着厂里广告骗爸爸跑了好几个月,若梅百分之百确定了自己的想法。

    这事的确不大,虽然放在二十年后那肯定是大事。但现在农村失学孩子一大把一大把的,爸爸厂里还算好的,不会招收童工,但村里其它工厂早就偷偷用上了。而且大柱这种情况,实在不算是用工啊。现在最棘手的,就是刘明珠和刘家。

    官大一级压死人,即使苦主有天大的冤情,当官的也只能听上峰的命令。刘家势力虽然主要在广电这一块,但市级的还是能压住县级的。

    怎么办怎能办,若梅拿着钢笔在纸上罗列着。办法倒是有,但不到危机关头,她真的不想再麻烦李爷爷一家了,这些年他们家欠李家的不少了。

    现在,只能这样了。想起爸爸早上的那句话,刘柳,你妈妈敢毁了我们一家,那我就先彻底毁了你!你要战,那便战!

    跑到正房,若梅拨下了家里的电话号码,“爸爸,报社那个叔叔的报道还算数么?”

    “算啊,妞妞说这个做什么?”

    “京城名媛早恋被开除这件事,比我们家厂子雇佣一个童工,更要吸引人的眼球吧。只是,江叔叔还会帮忙么?”

    那边愣了几秒钟,林建军的声音明显提高了,“就这么办,这点妞妞放心,逢年过节你不是见过江叔叔么?妞妞先挂了吧,爸爸给他打个电话。”

    “好的,爸爸加油!”

    若梅挂掉电话,跑回自己房间。既然第一步已经出来了,那后面的事她大概也心中有数了。这次的事很麻烦,但是处理好了,她们家的生意也许可以更上

    作者有话要说:我国的《劳动法》,是95年开始实施的。但俺写的是平行世界,哈哈这不算bug!

    第五十章

    市报社的江记者速度很快,第二天一早的《京城早报》就刊登了这则消息弃妇卷土重来。

    全文用了化名,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讲述了两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因早恋被原本学校劝退和开除。最后从专业的角度,全方位分析了早恋的种种危害。最后呼吁全社会应该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孩子们正确客观认识自己的感情。

    不论任何年代,娱乐新闻永远都要比冷冰冰的的**新闻更受读者欢迎,虽然这则报道被刊登在了报纸第四版最不起眼的位置,但还是引起了群众的广泛讨论,成为了一时热议的话题。其被重视程度,甚至盖过了当日的头版头条。

    一篇报道洋洋洒洒,引人深思。虽然报道上的勇勇和柳柳身份没有明说,但作为四九城里的红二代,模范生的典范,吴勇和刘柳还是很有知名度的。透过家境优异、实验中学等模糊的词语,该猜到的人也猜出来了。

    天朝从古至今,对这方面都比较保守,直至二十一世纪,学校的青春期性教育都是一门基本没有的课程。这样一曝光,那些有头有脸的人家对两人的看法彻底变了,尤其是刘柳,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不好好读书就知道勾引男人。这样的丫头,可千万别勾坏了自家儿子,或者带坏了自家闺女。

    一时之间,刘柳成了人人都不耻之人。虽然碍着刘家的权势不敢明说,但平素与刘家交好的人家,现在往来的时候也不带孩子,只是大人提着东西,客套着说两句话。

    广电家属院里,刘明珠送走了吴家一家子,关上房门气冲冲的走到沙发前面,一只手挑起女儿的下巴,另一只手扬起来就要往她脸上招呼。

    “爷爷!”

    刘柳瑟瑟发抖,泪珠子在眼眶里打转,看向单人沙发上的爷爷,无声的求助着。

    “明珠,有话好好说。”

    听到这话刘明珠没有收手,反而捏着刘柳的肩把她提起来,“看你干得什么好事,把咱们家的脸全都丢尽了。”

    “妈妈,真的不是我,不是我,我被人陷害了。”

    “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平常你要什么我不给你?你爷爷也那么宠你,看你现在这样子,你对得起你爷爷么?今天我就打死你,咱们刘家这么多年的名声,不能毁在你手上。”

    说完刘明珠真的动手了,她巴掌拍在刘柳背上,掌心却鼓着拍不到实处,不过一下下听着倒是格外渗人。刘柳从小到大,还是第一次挨打,不管疼不疼,她那泪珠子都像线一般的落下。

    “明珠,别打孩子,有什么话好好说。”

    柳培新有些不忍,开口劝慰去丝毫没有效果。情急之下,他走到刘老爷子跟前,“爸,都是我没管教好柳柳,您让明珠停下吧。”

    毕竟是亲孙女,虽然不是他盼望的孙子,但刘老爷子还是有几分感情的,“明珠,你在干什么,快停下!”

    沉闷的拐杖点地声响起,刘明珠终于停手了,背对着自家爹,对刘柳做了个大功告成的眼神。等回过头来,她又是满脸愤恨,“爹,这丫头实在是不成器……”

    “行了,你那点小把戏,还敢在我跟前用。说吧,又有什么事?”

    “爹你说什么呢,我丢了面子没事,但爹的脸面可不能受一点损害。那姓林的一家敢这么欺负柳柳,还有没有把咱们刘家放在眼里。”

    刘老爷子严厉的眼神看过来,刘明珠噤声了,小声嘟囔着,“爹,咱们家可就柳柳这一个,小时候您多疼她啊,现在你可不能不管她。柳柳,快来跟爷爷认个错。”

    “爷爷,我错了。”

    抚了抚中山装上的口袋,刘老爷子站起来,居高临下的赶着刘柳,“早就跟你说过,做人不要争一时之气,你是跟个乡下丫头计较什么。”

    “爷爷我错了,我再也不会了。”

    “行了,老林当年也是我们的战友,**长现在还活着呢,咱们也别太过了。我听说,林家老太太快不行了,明珠你好好查查吧。市里那边,我去说。”

    ……

    林家的面粉厂还在无限期停业整顿中,不过林建军此时,却无力去管这边的事了。原因无它,中风了五年的老太太病情突然恶化,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后,医生说也就这十天半个月的事了。

    若梅明白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虽然奶奶和父亲关系不怎么样,但血缘摆在那。她不想让父亲的后半生,留下这么一桩遗憾。所以跟妈妈商议后,厂子的事先暂时搁置,交由舅舅处理,爸爸妈妈先去医院陪床。

    好好一个星期天,却出了这么多的事,一直到周一起床,若梅的精神都有些不好。外面是个阴天,风有点大,穿好棉袄外面套上校服,若梅裹得严严实实的,跟着哥哥一起往学校走去。

    刚走到半路,兄妹俩就发现路边的同学指指点点的。

    难道是面粉厂的事?若梅竖起耳朵来听着,后面那两个小女生正在说着,“真的是他们吗?自己家搬来市里,买了大房子,把老人一个人扔在乡下?”

    “应该就是他们,我看过他们家的房子,就在后面隔两条街的胡同里,是个可大的四合院呢。”

    “哦,他们大伯和大伯母好可怜,尤其是那个大表哥,高中毕业后就下来帮父母干活,而且还一直伺候奶奶的衣食起居。”

    听着听着,海峰也觉得不对了。跟妹妹对视一眼,见她点点头,他扭头气势汹汹,欲开口质问那几个同学。

    “哥哥。”

    若梅拉住他的袖子,奶奶昨天刚住院,今天就有这么一番颠倒黑白的报道,用脚趾头想也知道,肯定是刘家人做的。现在哥哥若是发脾气,那更是坐实了传闻,这时候还是保持沉默的好。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哥哥不要生气。”

    海峰强压下怒气,拉起妹妹自己退后一步,以保护的姿势隔绝了后面异样的眼光。兄妹俩继续走着,到校门口就看到了等在那的萱萱。

    “你们可来了,冻死我了,咱们进去说。”

    教学楼的中厅里,萱萱姐递给两人一份《京城早报》,“这是我奶奶家订的,一大早看到我就给带来了。”

    若梅拿过来,飞快的扫了一遍,头版头条详细讲述了雇佣童工的福乐面粉厂经理林建军,拒绝抚养六旬老母。故事翔实的还原了所有表象,老人住在大儿子家,林建军发家多年,但始终未曾露面,逢年过节很少露面。即使露面,也是与老人家争吵。而如今老人躺在医院,生命垂危,临行之际就是想看一眼儿子。报道最后引申出“孝敬老人”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并强烈谴责了这一类空有钱财但缺乏基本道德观念的人。

    看完之后,饶是若梅两世为人比较冷静,也感觉一阵天旋地转。海峰更是愤怒的把报纸扔到地上,使劲的踩了两脚,“全都是骗人的,明明不是这样的!”

    若梅拍拍胸口,强行忍下怒气,捡起报纸确认下刊号,确实是《京城早报》。

    “萱萱姐抱歉,弄坏了你的报纸。”

    “任谁都会生气的,你们……”

    “谢谢你告诉我们这些,能不能帮我和哥哥跟老师请个假?”

    萱萱点点头,“你们也别着急,你们家的情况大家都知道。”

    “谢谢萱萱姐,哥哥我们先回家。”

    两人回到四合院,看到姥姥一脸焦急的迎出来,“妞妞,你们怎么回来了,我正要去找你们爸妈。”

    “姥姥,我看到报纸了,你别着急我和哥哥想办法。”

    若梅跑进屋,先打通了报社叔叔的电话,“江叔叔,我是林若梅。爸爸让我问问你,报纸上那是怎么回事?”

    电话那头,中年男子有些无奈的告诉他,这报道是上面发下来的,而且指名头版头条。默默地摁下电话上的录音键,若梅请求跟总编说几句话。

    “总编叔叔你好,我想问下我们家的报道是怎么回事?”

    “小孩子问这些做什么?”

    电话那头有些不耐烦,但若梅还是死死地扯着电话,“总编叔叔,爸爸现在在医院,不方便亲自问您,我让姥姥来跟您说话好不好?”

    面粉厂每年捐款捐物许多次,与报社关系也不错,对于那篇报道总编还是有些内疚的,沉默半响总算是没挂电话。若梅把姥姥叫过来,打开电话免提,自己拿起本子写着问题,让姥姥照实念着。

    “这位总编同志,面粉厂是我儿子跟我女婿开的,用工绝对没问题,这个大家都清楚。而且林家那些事,满县城的人都知道,怎么这种颠倒是非的消息,就贸然给报上去了呢?”

    总编声音里满是无奈,“老人家,我也是实在没办法,实话跟你说了吧,这报道是上面直接发下来的,其余的我也不方便多透露。”

    ……

    挂了电话,若梅摁下重复键,刚才的录音一五一十的回放出来。取出磁带小心的放进盒子里,若梅心下稍安。

    “姥姥,这个东西咱们一定要放好。”

    录音电话装上后还是第一次用,半响姥姥恍然大悟,“怪不得这电话这么贵,还真好使!”

    “妞妞、海峰,你们怎么没去学校。”

    门口响起熟悉的声音,若梅回头,果然是爸爸妈妈回来了,“爸爸、妈妈。”

    若梅摇了摇手中的报纸,“我和哥哥一大早,在学校里看到了这个。”

    林建军和崔荷脸色难看起来,若梅把录音内容重新放了一遍,“爸爸,事情的**已经很清楚了。除了刘家,没人会做这样的事。

    但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事实**如何,而是我们有没有开口说话的机会。刚才我已经用爸爸的名义给江叔叔打了电话,他们报社那边肯定不会再帮我们了。”

    一家人沉默了,媒体向来是政府喉舌**尖兵,刘家正好掌管着这一块。昨日的那条早恋的新闻能播出去,也是靠着刘家没注意到这边,听刚才总编的口气,似乎现在报社也承受着不小的压力。

    看着父母眼中的血丝,若梅心中的内疚达到了极点,前世她就深刻的体会过何为民不与官斗。就拿她举报瑞林集团的事来说,人证物证俱在,想要告赢还得拿出无数钱财上下疏通打点。那时候赵家只是冯致远可以随手舍弃的一个钱袋子罢了,哪能比得上刘家这般正儿八经的红色家庭。

    “都是我的错,是我惹了麻烦……”

    “妞妞千万别说这些,爸爸赚钱不就是为了让全家过上舒心的好日子。咱们林家人是有骨气的,不能为了那两毛钱,任由自己被别人作践!我就不信了,这天底下没有王法了?!”

    崔荷也跟着点头,“你爸说得对,妞妞千万别这么想,你这不是让我们难过么。”

    父母的全力支持,让若梅红了眼眶。想着回家路上合计好的计划,她眼神坚定起来。

    “爸爸,这次咱们怕是得找李爷爷帮忙了。不过我觉得,李家没人参与媒体这块,能帮到的怕也有限。再说李爷爷也上了年纪,咱们总不能去打扰他。所以,只能用下面这个法子了。”

    “哦,妞妞有什么办法?”

    若梅搬来一把椅子,“姥姥你先坐下,爸爸妈妈也坐,咱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