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掌上珠(重生)

明嘉公主姬月白没想到的是:她竟然重生了。   此时的她还是金尊玉贵的大周公主,   还未经历国破家亡、乱世流离之苦。   前世那以布衣提三尺剑平乱世,开辟了新朝的男人也还只是徒有美貌的少年郎。   于是,她朝他伸出了手。   ******   傅修齐一直怀疑自己是史上最惨穿越者,直到遇见明嘉公主。   她是天子掌珠,遥远明亮,令他整个人生熠熠生辉。   从此以后,他每天忙着写情书,再也没空伤春悲秋、忧国忧民。   此文另名《大周女帝和她的小白脸》/《女帝的奋斗日常》   苏得飞起的重生女VS帅得起飞的穿越男   我有明珠一颗, 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 照破山河万朵。   ——柴陵郁禅师( 宋)   一句话文案:抱她上龙椅   入V通知:本文于9.23日入V,当日三更,另有红包掉落,蟹蟹大家支持~   求收接档文《古代宫斗考试》(点击作者专栏可见)   为了进入晋江穿越司古代分部,余晚晴需要在古代时空进行宫斗考试。   虽然最后答卷时还有直播观众弹屏帮助,但月考试卷上的题目总是那么的奇葩:   选择题:   1.以下哪一个是皇帝最喜欢的颜色(  )   A.红;B.黄; C.蓝;D.绿   2.以下哪一道菜是皇帝不喜欢吃的(  )   A.火腿笋片汤;B.清蒸鱼; C.山珍大叶芹;D.以上选项都是   3.贵妃娘娘这个月真的是好心烦,那么最让她心烦的是以下哪一件事(  )   A.眼尾的细纹;B.新来的小贱人;C.皇上的宠爱; D.哎呀呀,长得太美也是好烦呢   ......   实践题:   1.本月侍寝次数至少达到五次,第五次时,请考生与皇帝对视,清晰并且响亮的说一个“滚”字。   2.请考生收集太后的绣帕,以数量计分,一绣帕一分,最高十分。   余晚晴:我一个学霸,在这里想考个及格怎么都这么难?   皇帝:想及格?求朕啊~   余晚晴:最奇葩的就是你了!你知道我因为你的口是心非做错了多少题吗?!   皇帝:....   口是心非傲娇皇帝VS无心争宠一心考试学渣宠妃   阅读指南:   1.架空,勿考据。   2.傻白甜,苏苏苏苏   3.1VS1   4.更新时间为9:00AM

51.死局
    防盗中, 请稍后或补订阅
    她已经病了许久, 身上使不出一点的力气,甚至连手指头都动不了,只能一动不动的躺在那里, 看着一缕极绚烂的春.光从窗纱的破洞里穿入, 裁剪出一段动人的光与影, 在昏暗的室内绽开一大片的明光。
    真好看,就像是许多的金粉被人洒在半空中,如她涂满了金粉的前半生, 又仿佛她低微似尘埃草芥的后半生。
    姬月白无力的喘了一口气,喉咙干涩,呼吸艰难。她心知自己也已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了, 也正是因此,她更是眼也不眨的看着那浮在半空中的金色粉尘, 近乎贪婪的看着, 似是能够透过这些看到她即将黯淡的人生。
    也就在此时, 她那永远被幻听和轰隆声折磨的耳朵里传来了脚步声。
    咔嚓,咔嚓。
    那是她曾经熟悉过的声音, 那是军靴踩在地上的声音。沉稳且有力,每一步便好似踏在人的心头。
    姬月白有些吃力的眨了一下眼睛,将目光移向门口, 想要知道这究竟是临死前的另一个幻觉, 还是真的有人来送她最后一程了。
    咔嚓, 咔嚓......脚步声越来越近, 毫不拖泥带水,仿佛还带着战场上历练出来的从容不迫和杀伐果决。
    然后,一直紧闭的房门被人推了开来。
    门外的春光抢在那人前面,早早照入屋舍。
    满室明光,亮得出奇,甚至连空气里湿润的青草花香都是仿佛跟着涌了进来。
    姬月白也因此而依稀尝到了人生里最后一个春日的清甜滋味,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然后,她便看见了一个高大的男人。
    他穿着玄色便服,轻袍缓带,腰间佩剑,脚踩军靴,看上去好似才从战场下来的将军,带着战场厮杀过的血腥味和刀锋一般凛然锋利的威仪。只见他面上带着个玉石面具,正好遮住了大半的面容,只能看见幽深漆黑的双眸和线条冷硬的下颔。
    姬月白凝视着他脸上的那张面具,忽然笑了一下:“是你。”
    她病得太久了,病得形销骨立,病得容色暗淡,就连声音也失去了少女的清脆娇嫩。但是,此时此刻,她的声音里依旧带着些微的笑意:“我知道你......”
    “我也知道你,”男人缓步而来,在她的床前停下了脚步,姿态从容笃定,一字一句的道,“明嘉公主。”
    明嘉公主。
    多久没有人叫过这四个字了?周朝早已覆灭,只余下几个不死心的前朝遗老仍旧想着复国,可天下百姓却早已苦周久矣。而今,北蛮已被赶出关内,新朝将立,新帝圣明,百姓皆是翘首以盼,恨不能手舞足蹈、箪食壶浆以迎。
    乱世将去,那些旧日的、腐朽的一切终究还是会与她这个将死之人一般的逝去。
    终究是,命运无常,时代滔滔。
    姬月白轻轻的喘了一口气,哑声道:“我听说,过两日便是新君登基的日子了——这个时候,您来此见我这将死之人,又是要做什么?”
    “只是想找人说几句话......”男人沉默片刻才缓缓道,“当年,是你冒死重伤了北蛮左贤王,我才能借此一举攻破北蛮先锋,振奋军心。此战后,我一直派人暗中寻访公主,可惜吝于一见。”
    那是至关重要的一战,这两个此前从未见面的人却是配合默契,里应外合,真正奠定了这场战役胜利。然而,此战之后,两人却调转了境遇——做过公主的从此四处逃亡,挣扎求活;做过反贼的因此一战成名,天下共仰。
    姬月白又想要笑,可她已经没有力气了,眼前更是昏沉沉的,仿佛一层又一层的阴影压上来,就连身上厚实的被褥都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但她还是强撑着,每一个字都如切金断玉:“我重伤他,并不是为你——当年,我的母亲和兄长为利益将我当做礼物,赠与敌寇。我虽无知却也知耻,怎能让他们如意?”
    男人就站在床边,居高临下的看着她,似乎在透过床榻上那行将枯槁的单薄躯壳,看到当年那个敢在自己的嫁衣里藏金刃,在千军万马之中以金刃刺杀敌寇的年轻公主。
    所以,他竟是难得的叹了一口气,语声轻缓的问道:“那么,你还有什么遗憾吗?”
    遗憾?
    姬月白病中昏沉许久的脑子因为这两个字而重又变得清明了起来。
    听说,人在将死的时候,神志总是会变得更加清明的,那些过往的记忆重又在她脑中一点点的闪过:金尊玉贵的宫廷生活,如履薄冰的少女生涯,还有那挣扎求活的逃亡之路......
    美好的记忆如珍珠,早已在岁月里失去旧日的光泽。而她曾经见过的那一幕幕人间惨剧却像极了一把雪亮锋利的尖刀,深深的刺入她的心头血肉里,让她整个余生都为此而痛苦、为此而悔愧、为此而深受折磨。
    直到如今,那柄尖刀仍旧不曾卷刃,还是插在心上,每动一下都是鲜血淋漓的疼,那些回忆更是历历在目:
    她曾见过,贫弱的士兵或是手无寸铁的百姓脚不停蹄的奔赴前方,他们从不退缩、不畏死、不贪生,始终奋不顾身。然而,刀刃刺破他们的肉体就如同裁刀划过纸片,铁蹄过处,尸首堆集成山,热血积聚成海,白骨曝于山野。
    她曾见过,年轻妇人为了幼子出卖自身,一路随众奔逃,最后却不得不忍痛把心爱的幼子弃在草间,纵是听着那剐心的哭声也不敢回头。
    她曾见过,千里旱地,饿殍无数,生民如倒悬。家国已是危如累卵,那些被饥寒和苦难折磨得毫无希望的百姓,吃完了树皮草根,抱着最后一丝不忍,彼此交换儿女,烹人为食。
    她也曾见过,中原沃土千里,却无鸡鸣,更无人声——那是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源远流长,也曾风流蕴藉,埋过多少英灵,百年来都未经过如此浩劫。
    真正的“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
    太苦了,苦不堪言。
    太惨了,惨不忍睹。
    她至今都记得那一点点渗入泥土里的滚热鲜血,记得那掺着血肉腐烂腥臭味的山风,记得牺牲将死的士兵渐渐涣散开的眼瞳,记得孩童声嘶力竭的那一声“娘”,记得那个数日未曾饮水却还有眼泪的干瘦妇人,记得灶台锅炉里用浑浊雨水烧着的发白骨肉,记得用那干瘪的唇舌麻木的吞咽同胞血肉的饥民......
    世间的刀兵金戈下总有太多无辜百姓的血泪,而凡人一切的悲欢离合总是那样的寻常且沉重,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一遍又一遍的轮回。
    只“太平盛世”这四个字轻的如天光,重的如神佛,高悬于苍穹,让乱世苦海里苦苦挣扎的芸芸众生可望而不可即。
    姬月白确实是有太多太多的遗憾,可是她马上就要死了,这些遗憾却全都是不能与人说的。她只能尽力睁大眼睛,用余下的一点力气看着站在床边的男人,玩笑般的开口道:“昔日,我在宫里曾听皇姐盛赞你‘积石如玉,列松如翠',令她临镜必叹......而后,皇姐与南平郡主更是为你反目.......”
    积石如玉,列松如翠。
    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当年的永熹公主多少还是有些矜持,没有当着妹妹的面把后半句话说出来。但是,能够令那样一位美貌骄傲的公主亲口盛赞,甚至为此而自惭形秽,不顾身份体面的与南平郡主反目——可以想见,那是何等样的容色和人才。
    姬月白的喉咙依旧干灼如火烧,她咽了一口口水,只觉得每一个字都是从石缝里面挤出来的甘露,但她还是竭力往下道:“再后来,听说你驱逐北蛮,收复失土,我亦心向往之,只恨这样的人物,我却从未有幸能一睹真颜......”
    “实在是,有些遗憾啊......”
    姬月白这样感叹着,在最后的清明里,她依稀可以看见那个男人因为她的话而微微睁大双眸,淡漠冷定的目光里第一次露出了讶色。然后,他抬起手,修长的手指覆在玉石面具上,似要在她的面前将那张面具揭开。
    姬月白睁大了眼睛,想要看的更清楚一些。
    然而,她终究还是没有看见那张脸——那张曾经令无数少女痴恋心碎,也曾经令无数敌寇望而生畏的脸。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