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放下管闲事的心思,走进陶家。听见动静,屋里跑出来两个孩子。小妞妞跑在最前面,大志跑在后面充当保护人。“妹妹,你慢点跑……”看到几天前奄奄一息,现在这孩子活蹦乱跳了,温暖顿时有种成就感。“妞妞,你还记得姐姐吗?”小妞妞点点头:“爷爷说,姐姐是救命恩人,我当然记得。”“好孩子!”温暖拿出几个水蜜桃。昨天,为了自己吃方便,她摘了二十几多个水蜜桃放在储物栏里。正好掏出来当礼物。“这是什么?”妞妞闻到水果的清香,口水差点流出来。温暖想起妹妹都没吃过,小妞妞应该没见过,耐心地说:“这叫水蜜桃,姐姐给你洗洗再吃。”陶爷爷看她拿出了水蜜桃,这可是金贵东西。“暖丫头,这桃你拿回去给家里人吃吧。”温暖心说自家现在住的地方,水蜜桃随便吃。这事绝不能显摆。“陶爷爷,我家还有,这是特意给妞妞带来的。”“那就多谢了!”陶老爷子感激万分。温暖洗了几个水蜜桃,放在盘子里端进来,先给了妞妞一个,又递给在旁边看了眼热的大志一个,最后递给陶老。“陶爷爷,你也尝尝,这水蜜桃很好吃。”陶老接过来看看,又小心放进盘子。他舍不得吃,想给孙女孙子留着吃。妞妞拿着水蜜桃,看了半天不知道怎么吃,大志也不知所措地拿着桃发呆。温暖看出来了,立即示范。“这样,最好把桃皮剥掉吃里面的桃肉。”两个孩子狼吞虎咽的大口吃起来,吃完还下意识地嗦嗦手指。温暖急忙说:“盘子里还有,千万别嗦手指,要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两个孩子又抓起盘子里的水蜜桃狼狈地吃起来。为了转移视线,温暖好奇的问。“陶爷爷,我上次来就没看见妞妞爹娘,他们出工去了吧?”听到问话,陶爷爷微笑的脸顿时变了,变得伤心失落。孩子也停止了吃桃,双眼中蓄满泪水。“他们都不在了!”简单的一句话,掺杂了数不清的悲伤。温暖顿时暗暗后悔,说什么不好,专戳人家痛处。“陶爷爷,对不起。”“无碍,事情都过去了!”看两个孙子孙女伤心的脸。陶爷爷立即转移关注点:“我带你去看看猪仔,满意就先弄回来。”正懊恼的温暖立即点头:“好!”她背起背篓,随陶爷爷来到了村子里住的一家,从外面看这家的条件不错。陶爷爷在门口喊:“家里有人没?”屋里有位个子不高的老人走出来:“陶老来了,稀客,你这是?”这位老人眼神很亮,应该很精明。陶老老老实实说:“老吴,我带人来换猪仔。”姓吴的老者客气地让他们进去:“快请进!”很快他们看见了小猪,黑白花看起来都很健康,每只足足有十几斤。温暖数数猪仔,一共四只。她对这事有点外行,好奇地问:“吴老,这一窝就生四只吗?”“一窝一共十只,其它都卖掉了,就剩这几只,卖得特别快。这可不是挑剩的,这窝猪崽个个健康。”“一只多少钱?可以拿东西换不?”“什么东西?”温暖从背篓里拿出袋白糖。“换!”吴老双眼顿时亮了。很快问道:“四袋白糖换一只猪仔可以不?”温暖想了想,一只猪仔十元左右,一袋糖能卖三元。她立即讲价:“三袋白糖吧?”吴老想了想,“三袋半吧?”这位吴老确实很会算计。温暖点头:“好!”“要不,你把这四只猪仔都换了吧,我少要一袋白糖。”那么大的山谷,养四头猪不算多。何况明年春天出栏,那时候的形势一定比现在好,猪肉注定能卖个好价钱。再说那时娘正在给弟弟喂奶,母子都需要营养。“可以!”背篓里的白糖明显不够,她立即偷偷从储物栏里往背篓里转移。十三袋白糖拿出来。交易完成。突然,温暖听见小动物细碎的“嘎嘎嘎……”叫声。“这是?”“儿媳妇孵了一堆鸭子,正发愁呢!”真是想什么有什么,温暖急忙问:“愁什么?鸭仔换不?我还有红糖。”“换!”老吴头爽快地回答。很快他们看到了一堆毛茸茸的小鸭子,大约有三十多只。讲了讲,商定这些鸭子,换两袋红糖。温暖立即把两袋红糖从背篓里拿出来。陶老关心地问:“暖丫头,你买这么多牲口,有什么东西喂吗?”温暖摇摇头,眉头皱起来。系统里就有大米小米面,如果爹娘发现她用细粮喂猪一定骂死她。小鸭子吃点野菜,小鱼虾就行,猪仔怎么办?“陶爷爷,猪光喂野菜行不?”陶爷爷看了吴老爷子一眼没说话。吴老爷子气恨地甩了陶爷爷一个白眼。“原来你这孩子啥都不懂,我给你指点条明路吧。镇上有家磨米厂,我小舅子在那当厂长,能买糠皮儿。你要的话,我随你过去说说可以买点。”温暖感激地说:“吴爷爷,多谢!”“不用谢。那啥,你如果还有红糖的话,给我小舅子一袋就行了。那啥……她妹妹做月子,没买到红糖。”“没问题!”温暖心中大喜,一袋红糖打通了关节,以后买糠皮有门路了。“吴爷爷,我还要去下陶爷爷家,然后我们就去镇上好吗?”“行,一会我再编两个竹筐,把这些小鸭仔小猪仔放里,我赶毛驴车送你到镇上,我也想买两袋糠皮儿回来。到镇上以后,你这么多东西,怎么带回去?”“我三叔在镇上,他会帮我想办法的。”她随口说出来。实际上,温暖想找机会把小猪仔和鸭仔扔进储物栏里,她可不想跟所谓的三叔打交道。等温暖背篓里的米面都换了陶瓷器。随着吴老坐在老驴上起步,已经是一个多小时以后了。小毛驴车上满满的,一堆瓷器,四头猪仔和三十多只小鸭子分别装进两个大竹筐,占了不少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