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天下第一才子的称号!【跪求鲜花打赏评价票】 大唐才子大会! 说白了。 放在后世,那就是一场人才选秀。 这也正是陆元的计划,在这大唐举办一场,大唐第一届快乐才子大会! 既然来到这里,倘若不做点有趣的事情,那人生得多么无趣? 他内心坚信。 当这种全新的模式出现在大唐,必定会掀起一场狂欢。 而此刻。 面对李世民的疑惑,他嘴角逐渐上扬,露出若有其意的笑容。 紧接着他便解释起来:“陛下,这便是我正是办法所在,但凡是参加大会的才子,没有任何的限制,只需要上交两百文报名费!” 一人两百文钱? 听到这个数字后,李世民不由皱起眉头。 “如此算来,对于数十万贯银钱而言,不过杯水车薪是而已。”房玄龄疑惑道。 杯水车薪? 见此,陆元轻松一笑,反问起来:“房大人,可知大唐子民几何?” 房玄龄没有迟疑,道:“六千万有余。” “识字读书者,倘若不限老幼,人数又有几何?”陆元追问道。 而面对这个问题,犹豫片刻后也给出了答案。 “吾大唐随以武立国,天下文人才子亦有不少,若不限老幼恐有数百万之数。”房玄龄粗略计算后说道。 数百万人数,其实也并不算夸张。 回想陆元以前的时候,国内人数十多亿人口,在校读书人数足足占据三成。 虽说大唐这个时期,并非人人都能读书。 可若不限年龄,那数量要增长不少。 说到这。 陆元点了点头,说道:“不错,大唐数百万读书人,倘若过半人数参加此次大会,每人两百文,房大人可否帮吾算下,能够得到多少文钱呢。” “陛下,倘若有五百万人参加此次大会,每人两百文,那便是百万贯银钱!” 听到这里,房玄龄和李世民皆是愣住。 除了被这个数字震惊之外,更重要的还是源自于陆元的大胆计划。 但凡是个正常人,都不敢这么去做。 第一时间,李世民便是在心中否定,猛地摇头惊呼道:“这根本不可能实行,怎会有这么多百姓参加?” “那可是数百万人啊!” “依照此计,最多也就只能吸引一些年轻才俊罢了,其余的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而站在旁边的戴胄,此刻虽然没有说什么言语。 但是他瞪大的眼神足以说明一切。 只是,此刻的陆元在他眼中已然是个疯子,否则绝不可能出现如此疯狂的想法。 原因很简单。 纵观这些年以来,整个大唐国库一年的收入也不过这个数字,而按照陆元这个所为,岂不是一己之力筹集的银钱,便是堪比整个国库的收入!!! 一想到这里,戴胄内心顿时震撼不已。 与此同时。 大殿之内的长孙无忌、房玄龄和程咬金三人,同样是无法保持淡定。 长孙无忌直呼道:“陆元,汝可知道,纵然是大唐每次科举的参加人数,也未必能够达到这个数字啊!” 程咬金道:“我滴个娘亲,你小子真是个怪胎!” 至于房玄龄则是一脸无奈说道:“陆元,此奇招的确让人匪夷所思,可是区区一个才子大会,又怎能够吸引这么多人来? 是啊! 想象中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可是,突然出现的才子大会,凭什么能够吸引那么多人参加呢? 没有人参加,此举完全就是徒劳。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大殿内的气氛也逐渐诡异起来。 龙椅上的李世民不敢置信的姿态,不复往日的沉稳姿态,而这些个朝中的一品大臣,一个个都是受到惊吓一般,眼神充满着震惊。 反倒是这个十五岁的少年郎。 淡定自若的站在大殿中央。 不过。 陆元既然将这件事情提出来,自然是做好了打算的,当即便是不紧不慢的解释起来。 “大唐第一才子!” “对于大会的最终获胜者的奖励,除了能够在朝为官之外,陛下还可封他为天下第一才子。” “试问,有谁能够抵抗住这个称号带来的诱惑?”只见他缓缓说道。 第一才子? 此话一出,房玄龄先是些许尴尬,但细品过后猛然领悟陆元的意思。 寒门学子寒窗苦读十余年。 为得是什么? 相比较改变家门窘况外,更重要的还是为了博取些许功名。 而这无疑是所有读书人的通病。 上至房玄龄这等朝中重臣,下至寒门学子,但凡是个读书人都非常注重名声和功名。 天下第一才子啊! 这是何等的尊贵称号。 带着这个名号出去,走到哪里不受人敬仰,成为座上宾? 在这个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时代,倘若获得这个名号,那绝对会是被后人记载歌颂的,从这一点来说纵然是科举的状元也无法比拟。 门阀世家向来注重名声,而那些富商纵然再有钱,也始终是上层人瞧不起的暴发户。 所以说。 对于这个天下第一的称号,这些人必然会不遗余力。 别说是两百文,纵然是两百贯他们也不会眨眼。 再者说,此次大会并不会限制年轻和身份,恐怕这些人为了更多机会,甚至会将家中诸多子嗣或者是自己自身,都会去报名参加。 再说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等人。 此刻全都是一副目瞪口呆的表情。 显然。 陆元这招着实是精妙。 但没一会儿,他们也察觉到些许纰漏,当即说道:“可是···如此一来,那些自知才疏学浅,无法脱颖而出的才子,必定会提前放弃的。” “此事,自然有办法解决!”陆元微笑道。 听到这话后,大殿之内这些上位者们,瞬间都心生好奇。 到了这个份上。 他们已然打消心中的怀疑,反而是转变成期待,想知道陆元究竟是如何筹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