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远征的消息,不但在皇宫里传开了,还传到了后宫。 身为皇帝生母的孙若微,一听闻皇帝要御驾亲征的消息,立刻就赶往养心殿。 对国家来说,朱祁镇是一国君主,而对她来说,朱祁镇是她十月怀胎所生的儿子。 那是血浓于水的亲情! 沙场之上,凶险异常。 身为母亲,哪有不担忧的道理? 她没有管赵云的阻拦就冲入了养心殿。 “母后,这么晚了,您怎么来了?” 孙若微几步就来到朱祁镇的面前,一把就将他抱在了怀里。 朱祁镇9岁的身躯,被孙若微紧紧地搂着。 朱祁镇在孙若微的怀里动弹不得,这样……不太好吧? 虽然记忆里,眼前的女人是自己的母亲,可风韵犹存,并不见老,身上还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幽香很好闻。 这……还是朱祁镇自穿越以来,第一次被孙若微搂在怀里。 “儿行千里母担忧,你为何要御驾亲征啊?不管之前我们母子二人有多大的误会,这可是关乎性命的大事,娘求你了,派将士领兵出征吧,你不要以身犯险好不好?娘在这个世上,就你这么一个亲人了,娘不希望你有事儿,你还那么小……” 孙若微的眼眶红了,眼泪不断地掉落,肩膀不停地颤抖着。 “你父皇刚刚继位之时,你爷爷就秘密留了一道遗诏,想要你娘的性命。如果不是娘当初怀着你,又怎么能活到现在?” “还有你父皇将娘的名字放入殉葬名单七次,又删去,要不是看在你还年幼的份儿上,娘早就随你父皇而去了。” “儿啊,你救了娘两命,你就是娘的护身符。你要是回不来了,你让娘怎么活啊?” 孙若微哭得伤心欲绝,一旁的朱祁镇有些动容。 他能深刻体会到孙若微的不容易,这些年活在深宫之中,日日夜夜都如履薄冰小心翼翼。 而自己就是她这世上唯一的亲人,唯一的依靠,唯一活活在这深宫泥潭之中的希望。 可御驾亲征这是朱祁镇的使命! 他是大明天子,君无戏言,一言九鼎! 他代表着整个大明,更是明军唯一的仰仗。 如若他此时做个胆怯的逃兵,还怎么让将士们上阵杀敌? 牺牲小家,以保大家。 这,才是民族的血性!!! 9岁的朱祁镇轻轻地握起孙若微的手,说:“娘,孩儿这次远征,您要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孩儿会带着胜利的捷报,安全回京的。” 孙若微身子一颤,这是她儿子第一次这么亲切地喊她娘,平时喊着母后,让她一直都觉得生分。 她哽咽着还想说话,却被朱祁镇拦住了。 “娘,您不必劝我了,孩儿心意已决。为了大明江山,为了黎民百姓,身为大明天子,身为一代帝王,怎么能轻易退缩?待孩儿上了疆场之后,孩儿会奋勇杀敌,大破瓦剌大军!” 朱祁镇说得慷慨激昂,一旁的孙若微都有些动容。 如今,她的儿子不再是那个贪玩的孩童了。 他成长了,成了大明朝真正的帝王! 这一夜,孙若微留宿在了养心殿…… …… 祭天大典是在朱祁镇新建立的点将台举办的。 点将台下,众将士身披铠甲,拿着刀剑,雄姿英发。 众大臣跟随着天子朱祁镇一同登上了点将台跪拜。 9岁朱祁镇小小的身躯跪在点将台前,按照礼部的要求,亲自举行祭天仪式。 “愿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朱祁镇稚嫩的声音喊出这句话后,身后的群臣跟着一起喊了起来。 “愿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愿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愿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朱祁镇端起太监递过来的一碗酒,然后对着点将台下的众将士,开始了他慷慨激昂的陈词。 “朕此次御驾亲征,全仗众将军为大明策马奔腾。瓦剌欺辱国威,京师百姓罹难。异族的马蹄再一次践踏了大明的土地。”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们都是大明热血儿郎,精忠报国,为国效力的时候到了!朕不管你们怕不怕,因为你们没得选!” “危难之际,国家需要你们,百姓需要你们!大明人才济济,猛将如云。今天,朕就站在这点将台上,带着你们驱逐鞑虏,收复失地。朕要与你们一同驰骋沙场,击溃敌军。” “干了这碗酒,奔赴前线,上阵杀敌,不辱使命!喝!” 朱祁镇说完,台下的众将士纷纷将酒水一饮而尽,学着朱祁镇的样子,将碗砸在了地上。 “愿意请战的将军出列,随朕出征!” 年轻的霍去病主动出列:“武德将军霍去病愿随陛下驱逐鞑虏,效犬马之劳。” 赵云出列:“末将也愿随陛下出征。” 一时间,所有的将军纷纷出列自愿出证。 朱祁镇选了几个得力的将军随行出征,剩余的都留在京师,组织京师保卫战,和于歉共同抵御外敌。 祭天仪式结束,所有的将军,都率着他们的部众准备出城。 而朱祁镇换上了真龙盔甲,在太监的帮助下上了马背。 这时,赵云过来牵马,却被朱祁镇拦下了。 “朕,要自己骑马。所有将士准备出发。” “出城!!!” 话音刚落,浩浩荡荡的兵马部队,如同一条长蛇一般离开了京师。 孙若微站在城墙之上,看着骑在马背上雄姿英发的朱祁镇,突然出了神…… (ps:哎,还是没写出我想要的那种磅礴气势,羞愧难当。但是,前半段母子之情,把我自己写哭了,后面点将那段,写得还不够热血。希望后续章节能写出热血的感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