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 我是状元? 我怎么会是状元? 已经不对状元抱有任何期望的陈骏听到略阳郡公所说,第一反应不是惊喜,而是相当的意外。 状元,不是孙伏伽? 年轻郡公只当陈骏太过高兴,点头道:“你是本次科举知贡举、吏部尚书殷大人钦点的状元,尚书省已发檄文,命你与进士科、明经科共计八十二位进士于今日巳时在朱雀正门集合,前往尚书省拜会。” 郧国公钦点? 这一刻,陈骏能想到的自然是殷温娇的父亲。 是她在帮自己吗? 让自己当状元,不惜和李世民叫板? 若是这样,这份人情可就欠的太大了。 或许,还有平阳公主。 想到昨夜游湖诗会,陈骏多少都能猜到些事情。 然而不论昨日后半夜发生了什么,自己现在是状元了。 大唐开国以来,首位状元。 深吸了两口气,陈骏目光逐渐平复:“多谢郡公相告,我这就去准备。” “去吧,日后总会有机会再见。”年轻郡王说完便转身离开,等陈骏想起另一件事时,他已经翻身上马往南边走远。 通常来说,中举还当上状元,肯定要给通传之人赏钱的。可郡公走的太快,陈骏又是头一回中举,刚刚也就把这事给忘了。 算了。 对方可是郡公,那点赏钱即便自己肯给,要不要还两说呢。 如此想着,陈骏转过身返回雀舍,耳边很快传来了一连串的恭维。 “恭喜公子,荣登科举状元。” “恭喜状元郎,从此天高海阔,前途似锦。” “恭喜恭喜,陈兄为状元,我等心服口服。” “陈兄才学本就应当是状元之姿,今日揭榜果真如此,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 在这一声声恭维中,孙闵正好下楼。 与陈骏四目相对,脸上挂着几分调笑。 走至陈骏身前,拱手道:“恭喜了,状元郎。” 陈骏笑着回应:“多谢兄长承让。” “谢我做什么,昨夜见着平阳公主,我就知道状元之名非你莫属。”孙伏伽脸上没有丁点失落情绪,甚至还有心情调侃陈骏:“若真要谢我,那也并非状元之事,若非元宵夜我带你游园,你怕是不会遇上佳人,错过的何止状元之名?” 这话说出口,陈骏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接了就等于承认,不接的话自己是否太渣了些? 连孙伏伽都能看出,为了状元之位,殷温娇帮了自己许多。 只是陈骏刚要开口,雀舍外又响起一阵锣鸣。 礼部部吏来了,是来通知住在这的进士科甲榜士子,晚些时候要去朱雀大街集合。 嗯,整个雀舍的甲榜士子只有两位。 陈骏甲榜头名,孙闵位列第二。 可惜现在是唐朝,而且还是唐朝头一回举行科举,除去榜一的状元外,并不存在第二榜眼、第三探花的说法。 陈骏对此感到遗憾,与状元失之交臂的孙闵倒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笑呵呵答应,还奉送了少许赏银。 陈骏看在眼底,不由暗叹孙闵是真的豁达,境界比自己这种俗人高多了。 整个早上,陈骏基本上都在应酬着接踵而至的恭维。 状元身份,注定了与其他士子不一样。 陈骏算是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原本在长安没有知名度的他,走出东市时,几乎人人都向他道贺。 不过陈骏虽然得意,但并未忘形。他知道自己这个状元有水分,能当上状元更多的是靠比其他人好那么一丢丢的运气。 与孙闵一道走向长安大街,两人很快便与其余科举士子汇合。 但进士科和明经科的举子,却是泾渭分明的分成了两个阵营。 进士科在前,明经科在后。 巳时一到,尚书省右司员外郎准时从宫内走出,领着陈骏一行近百人前往尚书省。 沿途员外郎没忘提醒这群初入官场的菜鸟,所要注意的事项,当然主要是告诉他们如今尚书省是由哪些人主政。 尚书令自不用说,陈骏已经知道是秦王李世民。 秦王之下,正相左仆射是齐王李元吉,却让他又吃了一惊。 李元吉! 演义中李元霸的原形。 传闻中人长得丑,还很愣,唯一强项就是有些勇武。但在智商决定上限的战场中,勇武未必能让他百战百胜,顶多是打了败仗不容易死在战场。 至于副相右仆射,则是能与天子李渊共用一个碗吃饭的裴寂。 “这里头的水,很深啊。” 还没进尚书省,陈骏心底便忍不住暗叹。 裴寂显然是李渊亲信嫡系,李世民毫无疑问是李渊手中征战天下最好用的一张牌。 至于那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李元吉,正好拿来怼李世民。 “管着李元吉和裴寂两位大唐丞相,想必这几年李世民担任尚书令的日子并不好过。接下来他还要带着李元吉去打刘黑闼,不论打的多漂亮,凯旋后都不可能再回尚书省。”缓步走至尚书省前殿,还没进去的陈骏差不多能想明白,当今天子正在收权。 首当其冲,倒霉的就是李世民。 而只要扶正裴寂,拿来当枪用的李元吉自然不可能留在尚书省。别说左仆射之位,右仆射也没他的份。 好好地丞相之位,就因为李世民的原因干不了。外出征战打生打死,战场功劳大多又是天策府的。 李元吉还能和李世民哥俩好? 不掀桌子才怪! “帝王权术,最是无情呐。” 稍稍摇头,陈骏眼观鼻、鼻观口的走进正厅。 李家父子兄弟的那些龌龊,他压根就不想牵扯。甚至于是不是要抱李二的大腿,陈骏都觉得有必要重新思考虑。 进入正厅,眼前不出意外的坐着一圈人。 上首三位是两位年轻人与一位老人家,不用说也知道正中间那个剑目眉心的英俊青年就是李二。 别的不提,长相的确很俊。 在李二左侧,那个有点尖嘴猴腮,两条胳膊至少比李二长出半截的少年,应该是齐王李元吉。 剩下的老头,当然是裴寂了。 厅内除了上首坐着三人外,左右两侧还坐着尚书省左右丞,以及各司郎中。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人。 给陈骏等人带路的员外郎,此时也只能站在厅外。 悄悄低头扫视周围一圈,陈骏心底好笑。 看来自古以来,正式编以外的大多都没地位,郎中和员外郎便是如此。 即便都是官,依旧一个天、一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