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第6章 心机boy
    春和宫膳堂。


    除了吃奶的小五不在,其他三位皇孙俱在。


    面对几道简单无味的食物,朱允炆却吃得津津有味。


    朱允熥表示理解。


    这小子装孝子玩绝食,饿了那么多天,现在吃嘛嘛香。


    吃了一半,朱允炆将一道青菜推到四弟朱允熞面前。


    “谢谢大哥!”


    朱允熞小脸上露出由衷的笑容,眼睛弯弯如月。


    大哥?


    朱允熥微微皱眉。


    朱允炆明明是老二,小四居然私下称他为大哥。


    小孩子是不会撒谎的,想必是吕氏平日里教导。


    真把自己儿子当成皇太孙了?


    “三弟。”


    朱允炆又将自己另一盘小菜胡萝卜放到朱允熥盘子里。


    “啥意思?”朱允熥侧脸询问。


    小胖子朱允炆笑道:“你们吃,我不饿。”


    朱允熥立刻明白,他这是想表演兄长对弟弟们关爱有加的戏码。


    然后此种美德“一不小心”地传到朱元璋耳中。


    朱允熥将胡萝卜放回朱允炆盘子中:“老二还是你吃吧。”


    心中却道:这种猪食我都懒得下咽,你还硬派?


    “三弟,你无须与兄长客气,你吃!”


    朱允炆又将胡萝卜递到朱允熥碗中。


    “老二你别这样,我吃饱了。”


    “三弟.......”


    朱允炆坚持要把自己的胡萝卜塞给朱允熥。


    如大妈们客套般推来推去,胡萝卜来回移动。


    吕氏全程没说话,在一旁看着。


    就差拿个手机记录美好生活了。


    “老四你吃。”


    朱允熥将胡萝卜放到朱允熞盘中,结束了争执。


    “谢谢三哥!”朱允熞眯着眼笑道,一副小吃货的样子。


    朱允熥看了眼朱允炆。


    意思说,这不就结了?


    咱俩都立牌坊了。


    朱允炆沉默了片刻,兀自吃起了自己的豆腐。


    吃了几口,他又道:“三弟,你晚上到我屋子里睡吧。”


    “哈?去你屋子里睡?”


    朱允熥一惊,心说你莫非有啥奇奇怪怪的癖好?


    朱允炆道:“嗯,四弟也来,我有话与你们说。”


    “好啊好啊!”


    朱允熞嘴里含糊不清地叫了两声,继续干饭。


    朱允熥沉默不应,心中盘算着这小子有何意图。


    这时,吕氏说话了。


    她眼神变得柔和,说道:“允熥,你就听你二哥一回吧,你们兄弟俩很久没住在一起说说话了。”


    这软刀子捅的。


    不得不说,这女人温柔起来,如花似月,很有魅力。


    轻柔的言语,就像一缕清风,拂过面庞.......


    “是,母妃。”朱允熥应下。


    不多时,几人用膳已毕,洗脸漱口。


    一路上,八岁的朱允熞嘻嘻哈哈有说有笑,不时逗两位兄长开心。


    小家伙笑得没心没肺,丝毫没有丧父之痛的悲伤。


    说到有趣之处,朱允炆笑不露齿。


    朱允熥劝道:“老二,不要如此古板,咱们孝满二十七日,已经释服了。”


    朱允炆却摇头说道:“服可例除,情须自致。”


    他解释道:“三弟,咱们虽然不用服丧,但悲伤之情还是需要表达的。”


    朱允熥看不下去了:“老二,要适可而止,做到心中有孝即可。


    ”


    朱允炆却摇头道:“三弟,你不懂。”


    我不懂?


    你小子不就是按照儒家制定的那一套礼法在行事,以彰显孝子之道?


    朱允熥懒得与他理论。


    你要硬装,就继续好了。


    三年之内,你小子要是敢笑一声,我就去告状!


    朱允炆的院落干净整齐,各屋打扫得一尘不染。


    桌案上,放着几卷《大明律》。


    椅子边,又有几本《周礼》。


    随处可见的古典书籍,散发着文化的气息。


    后世评价建文帝亲贤好学,锐意复古,当了皇帝就对官名、宫名、殿名等仿《周礼》频繁更改。


    瞧这喜好程度,果然不假啊!


    几人闲聊间。


    不知何时,朱元璋来到院子里。


    相比以往,他的精神状态好了很多,脸上难得露出一丝笑容。


    时间能抚平一切伤痛。


    见三兄弟扎堆在一起,朱元璋问道:“你们这是作甚?”


    朱允炆恭敬行礼:“回皇爷爷的话,父亲薨逝,孙儿作为兄长,有责任照顾弟弟们。”


    “于是孙儿白天与弟弟们一同吃饭,晚上一同睡觉。”


    “好孩子!”朱元璋目光柔和,赞许道。


    他将这些事都看在眼里,对朱允炆非常满意。


    一旁的朱允熥恍然大悟。


    好一个心机boy!


    原来是这个套路!


    我说今天这小子为何突然这般热情?


    防不胜防啊!


    此情此景,朱元璋兴致大好,随口说了一个上联:“兄弟相怀本一身。”


    朱允炆略一沉吟,对道:“祖孙继世宜同德。”


    “对的好!”


    朱元璋老怀宽慰,又将朱允炆大大地夸奖了一番。


    这种氛围下,如果有人跳出来质疑朱允炆有作秀之嫌,那纯粹是作死行为。


    正当朱允熥慷慨之际,不料朱允炆这厮又出新花样。


    “皇爷爷,孙儿要替父亲守孝三年。”


    朱允炆向朱元璋提出申请。


    你清高!


    你了不起!


    朱允熥差点骂娘。


    你守孝三年,我肯定得跟着守,这是要我三年不发育?


    好歹毒!


    不用说,老朱拒绝了他。


    “好孩子,你的孝心皇爷爷看在眼里。”


    朱元璋出言抚慰朱允炆,祖孙俩的感情更进一步。


    “允炆,明日起你到武英殿,与皇爷爷一道批阅奏疏。”


    “是!”


    小胖子垂首应道,拼命压抑住强烈的兴奋感。


    朱元璋的这波操作,无异于是提前宣布,将要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朱允熥沉默了。


    他知道,留给自己的机会不多了。


    其实,从十年前吕氏被册封为太子妃的那一刻,历史上的朱允熥就已经落了下乘。


    随着吕氏咸鱼翻身,朱允炆由庶出变成嫡子。


    同样是嫡子,他的年龄大朱允熥一岁,有很大优势。


    看着其乐融融的祖孙二人,朱允熥并没有气馁。


    “我还是有机会的。”他心中自语道。


    按照朝廷制度,皇太子的嫡长子到了十岁就得立为皇太孙,次嫡子和庶子年十岁皆封郡王。


    如果老朱想立朱允炆为皇太孙的话,在他十岁时早就立了。


    因为皇长孙朱雄英去世时,朱允炆只有五岁。


    到洪武二十年,朱允炆十岁,具备了被册为皇太孙的年龄。


    现在是洪武二十五年,五年时间没有立朱允炆为皇太孙,那只有一种可能。


    朱元璋和朱标,有过想立朱允熥为皇太孙的想法!


    按照法理,元配所生嫡子要优先于继室所生嫡子。


    嫡长子死了,嫡次子的朱允熥自然而然成为第一继承人。


    也就是,一定程度上说朱允熥比朱允炆有优先继承权。


    或许是觉得平平无奇的朱允熥实在太菜了。


    朱元璋终究放弃了,决定把机会留给朱允炆。


    其实说白了,最终解释权在老朱手里。


    立皇太孙,他可以按照年龄选朱允炆,也可以按照优先权选朱允熥。


    主要看两个嫡孙谁更优秀,谁更有本事。


    他是开国之君,所有规矩都由他来定。


    这些年来,朱允炆的表现完爆还未穿越的朱允熥。


    自皇长孙朱雄英死后,这十年来吕氏一直在努力教导朱允炆,为他铺路。


    反而对待朱允熥,故意养废。


    或许是朱标的坚持,才迟迟没有确立皇太孙。


    直到朱标死后,朱元璋最终决定,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在我残存的记忆中,他是个好父亲。”


    朱允熥回忆着前身与太子朱标的往昔。


    他仁慈宽厚,是一位品德高尚、百官拥戴的好太子,更是一位身在东宫的好父亲......


    不知不觉中,朱允熥在内心写完了一篇《我的太子父亲》。


    自己感动了自己。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