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第五件事情就是处理刘备方面,这一点很多人都犯了和曹孟德当初一样的毛病,压根没想明白自家谋士说的是什么意思。 程昱和郭嘉当初给出来的意见是。 程昱说,长远看要杀,这个可以说是非常明智了! 郭嘉说,我们是义兵除暴乃是占据了大义名份,而刘备是势穷来归。 若是一刀剁了他难免会让智士生疑,除一人之患阻四海之望,不可! 这个去看有问题么? 没有问题! 因为他们的大敌是袁绍,这是近忧。 然后郭嘉的记载里还有一句话,那就是他对刘备的评价。 备有雄才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宜早为之所。 但是曹孟德未从郭嘉之谋,因为他和在座的很多人都进入了一个误区,非黑即白的误区。 在当时的曹孟德看来,要么弄死他,要么放了他。 而直到程昱郭嘉所说的放了刘备就会出现变故这句话被应验之后,曹孟德悔恨,这个时候他才明白过来。 甚至于裴松之说这《傅子》里面的记载和正史似乎有矛盾。 但你如果结合来看这并不算是矛盾的,因为正史说的是不能图备,而非是杀! 这不是文字游戏,不能杀不能放,这一点大清酋长们是有经验的,那就监视,控制,软禁。 很明显当初的曹操没有领会,但是等到事情发现之后,他立刻就领会了这个意思。 只不过为时已晚了。 其六,对峙袁绍时,曹操欲速征刘备,当时人们说风险太大,一时之间僵持不下。 那个时候曹操犹疑了。 而这个时候郭嘉又出现了,他给了袁绍评价。 绍性迟多疑,来必不速,备众心未附,击之必败。 这个计策可以看得出来郭嘉对于谋人的出色,同时也能够看得出来。 他有出奇兵和必须果断之外,还和后面的计谋算是连贯起来的。 可以说是用官渡之战教会了如何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第七,曹孟德攻打袁尚袁潭,屡屡得胜,诸将都要乘胜追击弄死他们。 这一次郭嘉提出来了反对意见。 袁绍不知道立子该立谁,所以说他们才有这个矛盾。 急攻则相合,放缓则相争。 打他们俩不如直接回去和刘表玩过家家更加的愉快。 以待其变日后才能更加的轻松。 这个谋略我们就需要拆分开来了。 一个是继续教导曹孟德如何能够持续的压着战场的局势,第二个是你从这里面,能够看出来他对孙刘的态度,其根子就在这里。 第八个,也就是最后一个计谋。 曹孟德收复冀州,然后曹操打算征讨袁尚和乌桓,诸将惧怕刘表的急先锋刘备奇袭许昌。 而这个时候郭嘉直接给了曹孟德信心。 别怕,走着! 乌桓恃远不备,卒击可灭。 第二袁绍对北方民夷有恩,我们却只是有威无德。 若是此时舍北征南,那么北方诸多异族就会团结在一起,继续簇拥袁尚。 第三就是刘表是个座谈客,他抽烟喝酒烫头...他宴请名士还可以。 但是对于枭雄之心的刘备,他只会忌惮而非重用,所以他俩凑不到一起。 第四是千里袭人出奇兵,清轻兵清辎重。 这四条计策直接说出来了利益,危害,机会还有最后用骑兵这是操作。 你们以后要是给公司做方案不知道怎么做了,照着这个写不好么? 找文案万一日后这个也查重你们怎么搞! 而这后面的三个计谋除了交给了曹孟德果断之外,都是诸将着急你就不要着急。 诸将害怕你千万不要害怕。 局势是常变的,不要被动,学会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至于最后的最后,郭奉孝的几个传说之一,赤壁大战。 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这是说郭家计谋厉害么? 当然不是,这说的就不是郭嘉的计谋,说的是郭嘉的那种影响。 赤壁之败原因很多,天灾人祸,种种计谋,这的确是不能只怪曹操。 而赤壁能够败的这么惨,这只能怪曹操了。 纵观赤壁大战,你就能够发现曹操的问题。 目标不明,几次犹豫不决,这个时候只是一个程昱却是不能劝动他。 所以这个时候他想到了郭嘉,如果这个酒蒙子还在自己的身边,他定然知道自己哪里错了能够劝动自己。 所以曹操想起郭嘉,他哭了。 从这一刻开始,曹孟德终于完成了他蜕变的最重要的一点,果断! 之后曹孟德和马超的渭南之战,强度渭水,死扛到底,用兵如神却求和不许。 这种种行为和曹孟德之前的行为有了极大的不同之处。 也同样是汉中大战之时,曹孟德为了大局,迅速撤退,说走就走,毫不停留。 局部上失利可是在战略上直接沉没成本的胜利。 这是赤壁之战的教训,也是郭嘉交给曹操的一件事情,他的谋攻——果断! 如果汉中不回军会怎么办? 司州可能就直接归了关羽了,而东西一旦被切断之后他曹孟德的代价是什么? 关羽能够被称之为威震华夏可不仅仅是答应了一场仗,也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威名传遍了天下让孙狼这种流寇进犯许都这么简单。 他曹孟德能不能回到冀州都是一个天大的问号。 这个今晚的直播间里会讲一讲。 至于网络上疯传的他封神之战遗计定辽东。 这个可以不客气的说,这个东西十有八九是假的,因为我我找不到任何的记载,除了罗大爷给他加上去的。 但罗大爷没有抬高他,反倒是将郭嘉最重要的一部分给磨掉了。 郭嘉或许没有遗计定辽东,一战封神。 但是有威震辽东,以枭袁尚的这种水到渠成。 他有的是那遗留风骨保住曹魏,这也是为什么他成为了最后一个从祀曹孟德的人。 当然郭嘉很可惜,非常的可惜。 他的英年早逝,没有程昱,刘晔甚至是董昭多,甚至比不上荀彧这个BUG级别的存在。 在荀攸这个将术玩到了极致的家伙还有以术入道的贾诩面前,郭嘉也是相形见绌。 但是郭嘉所有的计谋都透露着他的性格,果断,谋人! 他的谋人谋的不是别人,而是曹操的犹豫和软弱,他把自己的聚焦,主动,果断慢慢的和曹孟德融为一体。 形成了曹操的战神基础。 魏书对他的评价是每有大议,发言盈庭。 而郭嘉传说,臣策未决,嘉辄成之。 通过这些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脑海里弥补出来他的形象了。 一个爱喝酒的酒蒙子,还特别喜欢逛夜总会的放荡小青年,在军事会议上直接拍案而起,高声说着。 你们都闭嘴,放着我来,老子已经替主公定下来了。 曹孟德用兵开头灰头土脸,打吕布是他最痛苦的破茧时期,有了郭奉孝之后他终于迅速强化成长了起来。 先是打张绣的夜凿险为地道,悉过辎重设奇兵,然后纵奇兵步骑夹攻,最后速击刘备,用荀攸之谋划声东击西灭了颜良,以逸待劳弄死文丑。 最后打袁绍变成了曹孟德的飞速成长,这段时间他的进步让所有人感觉到恐慌。 等覆灭袁尚之后,曹孟德基本上到了自己的崛起,做土山,挖地道,做围缱,掘漳水灌城。 三是西山逆击,围营不准求和,然后一边追击一边诱降敌将。 最后造成了袁家的全面崩溃。 从这里我们可以说,荀彧是谋略极为强悍的政治家,荀攸贾诩在单纯谋略方面绝对是真正的天花板级别。 荀攸的作战军谋,贾诩的战略预判都称得上是举世无双的存在。 而郭嘉能够和他们厮混在一起,甚至在曹孟德的心中重要程度不下其人。 就是他的果断强势,聚焦主动成就了曹孟德的战神地位。 当然,再次声明,其他人的功劳同样不小。 曾经听到过这么一句话。 如果一个人能够遇到一个触及到他灵魂的人,能够影响他甚至催化他,帮助他完成蜕变和进化的人。 那么一定要好好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