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国运与人相辅相成,甚至可以借助国运,飞天遁地,逍遥长生。 可想而知,如果按照这个卷轴上所写的一样,那么我大唐将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与传说中的神做较量。 袁天罡看着李世民的脸因为激动,所以导致有些潮红的脸庞。 比刚才见到纯钧剑还有些不及,这不由得让袁天罡心里猜想到,彭文所给的卷轴,上面写的是什么?可以让陛下如此失态? 但是袁天罡没有选择过问,因为他十分认清自己的身份。 良久之后,李世民颤颤巍巍的用手合上了卷轴,长长呼出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自己激动的心情。 “张真人,这个卷轴,真有上面所写的神器?” 李世民虽然很是激动,但是却并没有被巨大的喜悦给冲昏头脑,所以缅怀期待的向彭文问道。 彭文看着李世民的脸色,他知道如果自己说出当然是假的,李世民怕是要气的吐血。 所以彭文看着李世民回应道:“请陛下放心,此卷轴之上记载的东西全部属实!” “叮!恭喜宿主获得9999点神话点。” ……………… “那…那朕…那我要该如何做,才能将卷轴上所说的圣庭变为现实 !” 李世民语气有些急迫的说道。 “陛下,操之莫急。” 彭文淡淡开口说道。 “是是!张真人说的是,是朕有些急了!” 李世民也感觉到自己有些着急了,一点也没有了身为皇帝的气度。 “张真人,您说接下来,朕该走那一步?” 李世民恢复了刚才有些威严的面孔。 “还请陛下不要心急,现在距离开科取士还有多长时间?” 彭文话一转向李世民问道。 “离开科取士还有多长时间?” 李世民一愣,他属实没有想到彭文为什么会问这么一个问题,所以李世民疑问道:“真人问这干什么?” “那是因为,陛下开始打造圣庭的时机,便在开科取士之时。” 彭文看着李世民淡淡的说道。 “叮!恭喜宿主获得9999点神话点。” ……………… “什么?” 李世民听到了彭文的话,感觉有些难以置信,在他听到彭文说不急于一时的时候,他已经做好了等上好几年的准备了。 但是这位张真人居然说下次开科取士的时候便是打造圣庭的时候。 这怎么能不让李世民喊道欣喜。 “真人,离开科取士那一天还有两个月。” 李世民心情愉悦的说道。 “哦?还有两个月。这么早吗?” 彭文听到李世民说离开科取士只有两个月了,心底事有些惊讶。 没想到在唐朝科举居然这么早,原本彭文以为开科的时间在秋季左右,现在的季节已经到了冬天。 但是还有两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才春季的时候就要开始科举了。 “哈哈!” 听到彭文的话,李世民哈哈笑了两声,对彭文说道: “张真人,我们的考试时间是一年的正、二月的某一个日子,一般上一年十一月开始报名。” 听到了李世民的解释后,彭文才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原来是这样。” “看样子,真人你对科举好像不太了解啊!”李世民对彭文说道。 “是的,我一直在深山里修行,今日为了给陛下送这个卷轴才会选择出山。” 彭文点了点头对李世民说道。 “那既然如此,那就由朕向你介绍一下科举如何?” 李世民试探的对彭文问道。 “由陛下讲解,那自然是贫道求之不得啊!” 彭文向李世民恭维的说道。 “哈哈!好!” “朕变便给你说说这科举。” 老师哈哈大笑道。 原来一直是彭文在给予他东西,现在有东西可以回报彭文,他自然也是求之不得,毕竟没有人愿意一直是付出的一方,哪怕这仅仅只是微不足道的事情,也要让对方明白你的心意。 李世民开始讲解道,“刚才朕向真人说了开课取士的时间,接下来便给真人你介绍一下 考试的地点和招考的对象。” 彭文向李世民做了一个道稽,“贫道洗耳恭听!” 不一会,李世民便开始缓缓的说道:“这开科取士的地方在尚书省礼部南院的贡院,主考便为礼部侍郎。” “至于招考对象有“生徒”、“乡贡”、“制举”。” “这“生徒”、“乡贡”、“制举”是什么?” 彭文听到了一些在现代没有听说过词汇,于是向李世民疑惑的问道。 “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等一些国家的最高学府和各地方州县的官办学习结业的一部分学生,被称作“生徒”。” 李世民没有因为彭文的打断而生气,反而是脸上笑容越来越浓烈的对彭文解答道。 “而不在校学习,自学成才的,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先参加县一级的考试,合格了然后再参加州一级的考试,再合格了,就会被送到长安,这种被称为“乡贡”。” “还有一类就是朕临时下诏选拔的“非常之才”,也就是以朕的名义征召各地有专门才能的知名人士去考试,这些就被统称为“制举”。” 彭文认真的听着李世民讲道,心里不由得有些奇怪的感觉,一直在历史书上的唐太宗李世民,居然再给他讲解科举是怎么一回事! 这想都不敢想啊! 彭文将脑海里一些胡思乱想的东西给驱逐了下去,继续听着李世民的讲话。 “至于报考程序,也非常的简单,就是举子们到达京城后,先要到尚书省的有关部门“疏名列到”,就是办理报到手续。” “第二步,则是“文解”,就是由地方官府发给举子的推荐证件,还有由举子本人填写的籍贯叫“家壮”。” “还有一样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考着者本人三代名讳等方面的家庭状况表。” “接下来还要“结款通保及所居”。就是要求举子们以三人为一组来相互担保,并写明在长安城的暂时住所。” “最后,那就是准备参加两项集体活动了。一项是在元旦节那天参加由朕接见的仪式,另一项是由国子监举行的拜谒孔子像的仪式。” 这句话不是有李世民说的,而是袁天罡代为解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