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修然第一次听说冬猎的事,一时有些疑惑。 石靖琛低声给他解释了几句。 为了阻止冬天山上的动物没有食物而下山攻击村民,每年入冬第一个月都会组织人,上山围捕那些大型的野兽。 一方面为了冬天时候村民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想改善改善村里的伙食,让他们能过一个肥年。 每年,村里都会组织,就算不组织,石靖琛他们也会自己上山。 毕竟这个时候的猎物最肥,最好卖钱。 农忙结束,纪家四个成年男人,都会带着村里的壮青上山打猎,好好的赚一笔,贴补家用,也过个好年。 但,今年纪修然穿来之后,折腾出来那么多事,赚了大把的银子。 纪家和村里以前跟着纪家父子上山的几家,都转了不少,不用进山搏命,也能好好过一个肥年。 所以,农忙过后,都没进山,他们不进山,其他人便不敢随意行动,这一年来,还不知道山上的猎物泛滥成什么样了呢。 为了村子的安危,这次冬猎势在必行。 石靖琛想到打猎,手有些痒。 这一段时间一直忙其他事情,只有偶尔在大青山外围的几个山头转转,打一些野鸡兔子,已经很久没有进深山,打一些大家伙了。 纪父以前每一次都会参加,一听,也有些跃跃欲试,但,他现在年纪大了,家里人都不同意他去冒险,只好悻悻作罢。 经过讨论,这次,纪家人让石靖琛和纪二哥去。 虽然知道他们有能力自保,但出发之前,还是要做一些准备。 第二天一大早,课也顾不上上,纪修然就拉着石靖琛去镇上买东西。 时间太短了,只能捡最需要的买。 买了三大块油布,让他们到林子里打地铺的时候,一张铺到地上,其余的可以搭个木架子搭在上面。 这样可以防潮,保温。 之前虽然拿到了帐篷和睡袋的图纸,但是两人没有想到会这么快的用到,并没准备,只能用油布凑合一下。 然后又去药店买了一些伤药和驱虫药。虽然村里的周郎中也会跟去, 但是伤药这东西,他那里的存量也有限,到时候不够用就不妙了。 反正都来了,买一些带着,有备无患。 这一次冬猎,全村人出动了一半,成人班的学生大部分都要去,纪修然顺势给他们放了假。 才开始走的第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少了一个人,纪修然突然不习惯,翻了覆去在床上翻了很久,才朦朦胧胧睡去。 第二天,起床,精神有些不好,在书房练完字,感觉肩头有些酸涩,却没有往常那只主动过来,给自己按摩解乏的大手。 坐在书桌旁,看了半天书,端起茶杯,才发现之前倒的茶水早就凉了,忍不住轻叹一声。 原来石靖琛无微不至的关心,已经渗透到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他一不在,竟然让他感觉哪哪都不对劲。 当纪修然又一次在课堂上走神的时候,他才头疼的发觉事情有些大条了。 揉了揉脸,强打起精神,拿出从大石村带回来的石头,研究起来。 他要找些事情做,不然老是胡思乱想。 这块石头已经带回来一段时间,之前事赶事,忙活起来,就把这块石头忘到脑后了。 现在正好有空,拿出来,测量一下长宽,又称了一下重量,最后还费了老大的劲,把这块石头砸开,观察它的纹理。 最后得出结论,这石头是造桥的最佳材料。 得出结论之后他就去找了村长,把这件事告诉了他,剩下的事就看村长的了。 之前制粉坊第一季的收入,按照占比分红之后,村里账上一百五十两银子,造桥的费用还差一半。 其他几个合伙人听说要造桥,主动表示,这一季的分成先不分,这样村里就有足够的钱了。 大石村要起那么多的石头出来,给他们送来,也是要几个月的时间。 所以,要提前通知他们。 让他们赶紧准备石材,而他们拿到石材,还要一块块的凿成纪修然要求的形状和大小。 这又要很长时间,所以越早准备越好。 第 31 章 解决了石材的问题,纪修然重新埋头整理记忆之书,把一些经典的经史子集,诗词歌赋誊写出来。 之后,又把先生给他的的著作翻出来看了一遍; 然后,还趁机把原主记忆里面的一些知识翻出来,理解吃透; 把这部分知识都收录进记忆之书。 在纪修然忙活这些的时候,石靖琛一行人已经进入了大青山深处。 大青山绵延十万里,山头连着山头,没人真正到达过它的中心,就算是石靖琛也深入数百里便不敢再深入。 就算已经走了三天,进入了大青山的深处,但,实际上,离着大青山的中心还很远。 但是为了自身安全着想,他们到达以前打猎的地界就停下了。 他们只要保证山里面大型野兽不泛滥,不会跑出大青山,祸害到村里人就行了,并不需要真的搏命。 一行五十多个人,大半都是有经验的猎手,到了地界之后,就自动降低走路发出的声响,找好树丛,灌木隐蔽起来,缓慢的向前进。 石靖琛打头走了一会儿,听到一些细微的声音,打出一个暗号,其他几组人的带头人看到这个手势,立即示意组员全部停下隐蔽。 等全员隐藏好,便看到从二十米外的灌木丛中跳出一头麂子。 看到这头麂子,有人就有些蠢蠢欲动,但都被带头的几个人给阻止了。 只好安静下来,继续等候。 一息之后,一头成年野猪,从灌木丛中冲出来,身长三米多,半尺长的獠牙外翻,气势汹汹的冲过来。 众人都骇了一跳,有人看到野猪冲着自己过来,当即顾不上其他,跳起来就跑。 本来还没事,他这么一动,便成了大野猪的目标,喷着粗气冲的更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