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曲+番外

怕黑怕鬼又爱哭的汉王殿下,一直是王妃的乖宝宝。直到有一天,汉王殿下在书肆中发现了一本画册?内容标签:搜索关键字:主角:汉王,汉王妃

作家 若花辞树 分類 百合 | 50萬字 | 269章
第96篇
    她要保护她,这话听起来真像是大话。阿瑶那么厉害,怎会需她保护。可是汉王是当真决心要保护她的。她不会妨碍她,待她有一日终于能飞升,却因放心不下她,而留在凡间。

    汉王一声不吭,板着脸,任诸臣打量。

    皇帝想了想,又点了刑部尚书:卢尚书为钦使,往州郡彻查此案,涉案官员,不论身在何职,一律夺官下狱,押送京师。

    刑部尚书领旨。

    有心之人一看便知,如此安排,是恐汉王难当大任。二人同赴州郡,一人查案,一人抚民,汉王殿下若有疏漏,卢尚书就在近旁,可代为周全。

    汉王偷偷看了眼刑部尚书,只见这位老尚书身形gān瘪,形容刻板,甚为严肃,好似一名积威日久的教书先生,一看就是严厉之人。

    卢尚书仿佛察觉到汉王的目光,朝她望过来,冲她颔首为礼,汉王欲回礼,卢尚书已回过头去,不再看她。分明是不怕她的。

    汉王怯了怯,连忙安慰自己,不怕,我是汉王呢,他不能凶我。

    及散朝,走出大殿,卢尚书朝汉王走来。汉王止步,等了等他。

    卢尚书见汉王容色沉静,又看四周还未走的大臣有意无意地留意这边,便与汉王道:臣有事与殿下商议,殿下若得闲,午后望驾临舍下。

    汉王点头:孤必至。

    卢尚书闻言,与汉王抬袖一礼,便走了。

    纵然卢尚书未明言,汉王也知,他与她商议的,多半是启程之期,与当地的些许境况。

    民怨沸腾,不可不抚。二人自是愈早启程愈好。但二人行装却不能不打点,汉王还有许多仪仗,刑部尚书则还要点属官文书之流,与他一同办案。那县令送入京的奏本也在这一两天,若能一览,便能对当地境况更了解两分。

    汉王略略站了站,见卢尚书去的方向乃是六部衙门所在,知他多半是往刑部,转了个身,往宫外去。

    卢尚书为一部主官,主理刑部事宜,他要出京,部中众多事务皆需安排。汉王却无这许多杂事,下了朝,便回王府,令府中打点行装。

    家令听闻陛下将代天抚民的重任jiāo与汉王,也是大吃一惊,惊诧过后,便是欣慰,恭敬道:殿下出行,不可儿戏,臣这便去准备。

    府中事务,家令从未出过差错,汉王是很信他的,见家令就要退下,汉王忽然想起一事:不必铺张。

    季舅兄去的两处乃是东城、东安两郡,这两郡年成不好,又被搜刮了一通,想来正处凄风苦雨之中。上行下效,汉王若王驾铺张,地方必待之以隆重,其中花费银钱,事后又要加诸于百姓。两郡百姓境况凄苦,她去是为抚民,不能再让他们雪上加霜了。

    家令一点即通,连连点头:正是。说完,又道,殿下首次领了差使,可与王妃说了?

    既是要离家远行,少不得与王妃说一声的。何况侍从、仪仗有家令准备,殿下换洗衣物,佩饰、冠帽却需王妃打点。

    汉王听到王妃二字,心下就是一颤,努力维持了稳重道:我正要去说。

    她忽然就要出京,不知此去要多久。

    汉王见天色尚早,缓缓步入后院。王妃正与两名管事说话,见汉王驾临,她挥了挥手,示意二人退下。

    汉王微微松了口气,若有旁人在场,她真不知如何与阿瑶开口。

    汉王满脸都写满了心事,王妃又怎能看不出来。她令汉王在她身旁坐了,方问:殿下可有事要说?

    汉王道:陛下令我出京抚民,行期就在这两日。

    说的时候,很有些恹恹的模样。她有心自立,好让王妃对她放心,不至于将来因放心不下她而留在凡间。可一想到接下去有许多日子不能见王妃,她还是很惆怅。

    这消息来得突然,王妃再是冷静,也不禁显出意外来,见汉王十分低落的模样,不由一笑:殿下不想去?

    汉王点点头,点了一半,想起什么,又连忙摇头。先点头,又摇头,当真矛盾得紧。汉王悄悄看了王妃一眼,见王妃始终温和地看着她。心中不禁高兴起来,然而这高兴中又杂糅着难过。

    其实,她们就算要分离,也在数十年后,她此时便开始因此而烦忧,着实早了些。分离与轮回是无论如何都避不开的,与其为此伤神,不若及时行乐。可汉王就是忍不住。

    她低头,拨弄着腰间的玉佩,一下一下的,像是个钻进牛角尖里出不来的孩子。王妃摸了摸她的后颈,手下肌肤软滑,带着汉王的体温。汉王下意识地在她手心蹭了蹭。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