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尸体接近白骨化,恶臭大幅度减轻,民警还是瞬间拧紧眉。 “男性还是女性?” 万漪通过细致检查:“盆骨宽且浅,夹角近于直角,女性。” “年龄呢?死亡原因?死亡时间大概多少?” 万漪抬头觑了觑他,并未接话。 民警追问:“万法医?” 万漪站起身,环顾四周:“带我走一走泥石流外围的路径。” “不行啊,那边危险。” “没关系,只要你不往沟谷带。”万漪说着,已然拿起旁边的雨伞,往棚外走。 民警后脚跟出去,朝着人群高喊:“来位女同志帮忙。” “不用,她们手头也有活。”万漪撑伞,刚抬头,视线扫到离她渐行渐近的聂繁心。 “你们法医和痕检从我们公安系统分出去,就相当于少了块心头肉。心头肉当然需要护着。” 奉承的话,万漪只当耳旁风。她轻轻颔首,目光自始至终停留在步伐矫健的聂繁心身上,以及那卷着裤腿,白晃晃的小腿。 聂繁心站稳,抿着嘴向万漪递了递眼神,而后询问民警:“什么事?” “万法医随我们上山,想找人帮衬,男同志始终不方便。” “走吧。” “你这鞋?”出勤穿高跟,对于聂繁心的工作态度,民警表示怀疑。 光脚穿鞋套走路太滑,聂繁心差点栽跟头,只好折回停车的地方,换上万漪的鞋。亏得鞋跟不算高,勉qiáng应付自如。 “开会,没来得及换。罗里吧嗦gān嘛,抓紧时间。”聂繁心伸手一使劲,自然地抢过万漪手里的伞。 万漪推辞:“我来吧,你走路不方便。” 聂繁心不给她:“我也奇怪,平时几乎不穿高跟,竟然还行。” “说明平衡感qiáng。” 聂繁心眉眼弯弯:“所以不用客气,万法医,请吧。” 身后的民警看着两人亲密耳语,心想原来认识,忽然有点心疼介绍的时间。他加快脚步往前走,眼看渐渐远离人群,说道:“昨晚夜里王岭山因为bào雨突发泥石流,凌晨1点左右停止流动。一路上含有大量泥沙介于挟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混合,奔腾而下。” 万漪抬手紧握聂繁心伸长的手,往山上攀爬,调整气息道:“时长多久?流动范围多广?” 民警指了指二十米开外的巨石:“喏,附近最高的点,可以远观全貌。” 聂繁心忙不迭问:“安不安全?巨石平时有没有人上去?青苔多吗?” “登山爱好者必往,每天没有百来个也有几十个吧。” 聂繁心目视巨石的高度,面露担忧,转头低声问:“万小雨,你想知道什么给我说,坡太抖。” “帮你们初步确定抛尸点。”近期学术研讨,万漪连续数日休息不够,再加上天气骤变,昨晚便有点咳嗽。所以她不再逞qiáng,知道聂繁心过人的记忆,放心jiāo给她。 “怎么确定?” “流动范围的高处有没有盘山公路。”万漪以手指作笔,在她掌心比划,“泥石流自上而下,两边是山坡,中间是沟谷,先确定起始地,再沿路排查。” 聂繁心嗯了一声收回手,喉头不自觉滑动了一下。痒,她另一只手下意识扣了扣掌心,若有所思道:“为什么是高处?凶手也可以拖着编织袋,爬山的时候弃尸。” “死者身上多处粉碎性骨折,只有从高处往下抛尸才能形成。” 民警抓着心里那个疑点不放:“万法医,死亡时间?” 万漪这才回他:“根据天气和尸骨变化推测,大概是1个半月到3个月之间。” “死亡原因?” “暂时未知,目前只观察到死者牙颈部表面出现的玫瑰色。” “玫瑰齿?窒息死亡?”两年前,聂繁心侦办一起仇杀案,死者出现相同表现。 “确实较多出现于窒息死亡案件,但它也在电击死、颅脑损伤死、失血性休克死、中毒死等非窒息死亡的案件中出现。因而只能作为判断死因的辅助标准。” 聂繁心顺着她的话往下分析:“所以说,大概确定抛尸地点,就可以调出监控,排查可疑车辆。” 民警前脚已经迈出:“还等什么,走。” “行。”聂繁心将伞递给万漪,戴好雨衣的帽子。刚转身,右手被微凉的手心轻柔地握住,温润的嗓音流淌进她的耳蜗,“听话,把鞋换了。” 作者有话要说:玫瑰齿:法医学专用名词。 本章重点:换鞋。 本文重点:改名。由原来的《破晓》改名——《鉴证寻踪》。 第32章 上山容易下山难,带路的民警赶时间,几乎滑着走,栽了几个大跟头。聂繁心牵着万漪,两人每一步走得实,一路无话。